1.非选择题- (共2题)
1.
光合作用是整个生物圈的物质基础和能量基础。请回答下列问题:
(1)希尔反应把对光合作用的研究深入到细胞器水平,为光合作用研究开创了新的途径,其基本过程是:将黑暗中制备的离体叶绿体加到含有DCIP(氧化型)、蔗糖和pH7.3磷酸缓冲液的溶液中并照光。水在光照下被分解后,溶液颜色由蓝色变成无色。希尔反应是模拟了叶绿体光合作用中______阶段的部分变化,其反应活力可通过测定DCIP溶液的颜色变化得到,也可通过测定______得到。而美国科学家阿农等研究发现,给叶绿体照光时向体系中供给______,体系中就会有ATP和NADPH产生。同时发现,只要供给了ATP和NADPH,即使在黑暗中,叶绿体也可将CO2转变为糖。
(2)在“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的活动中,某小组利用A品种小麦探究夏日晴天中午时气温和相对湿度对其光合作用的影响。将生长状态一致的A品种小麦植株分为5组,1组在田间生长作对照,另外4组在人工气候室中生长,并保持其他无关条件一致,于正午12:30测定各组叶片的光合速率,各组处理及结果如表所示:

①根据实验结果可以推测中午时对小麦光合作用速率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______,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
②在实验组中,若适当提高第______组的环境温度能提高小麦的光合速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1)希尔反应把对光合作用的研究深入到细胞器水平,为光合作用研究开创了新的途径,其基本过程是:将黑暗中制备的离体叶绿体加到含有DCIP(氧化型)、蔗糖和pH7.3磷酸缓冲液的溶液中并照光。水在光照下被分解后,溶液颜色由蓝色变成无色。希尔反应是模拟了叶绿体光合作用中______阶段的部分变化,其反应活力可通过测定DCIP溶液的颜色变化得到,也可通过测定______得到。而美国科学家阿农等研究发现,给叶绿体照光时向体系中供给______,体系中就会有ATP和NADPH产生。同时发现,只要供给了ATP和NADPH,即使在黑暗中,叶绿体也可将CO2转变为糖。
(2)在“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的活动中,某小组利用A品种小麦探究夏日晴天中午时气温和相对湿度对其光合作用的影响。将生长状态一致的A品种小麦植株分为5组,1组在田间生长作对照,另外4组在人工气候室中生长,并保持其他无关条件一致,于正午12:30测定各组叶片的光合速率,各组处理及结果如表所示:

①根据实验结果可以推测中午时对小麦光合作用速率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______,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
②在实验组中,若适当提高第______组的环境温度能提高小麦的光合速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
果蝇有一种缺刻翅的变异类型,这种变异是由染色体上某个基因(记为B或b)突变引起的,并且有纯合致死效应。已知在果蝇群体中不存在缺刻翅的雄性个体。用缺刻翅雌果蝇与正常翅雄果蝇杂交,然后让F1中雄雌果蝇自由交配得F2。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缺刻翅这一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缺刻翅和正常翅这一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______。
(2)果蝇群体中不存在缺刻翅雄性个体的原因是________。F2中B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
(3)用遗传图解表示缺刻翅雌果蝇和正常翅雄果蝇杂交得到子一代的过程________。
(1)控制缺刻翅这一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缺刻翅和正常翅这一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______。
(2)果蝇群体中不存在缺刻翅雄性个体的原因是________。F2中B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
(3)用遗传图解表示缺刻翅雌果蝇和正常翅雄果蝇杂交得到子一代的过程________。
2.单选题- (共18题)
3.
某二倍体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临时装片的观察结果如图所示,序号表示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在该视野中找不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则需要更换一个装片 |
B.①处于分裂后期,该时期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 |
C.②处于分裂后期,该时期细胞中央会形成细胞板 |
D.进入间隙期的细胞都在大量合成整个分裂期所需的蛋白质 |
4.
植物能吸收一定强度的光驱动光合作用,后者的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过度光照可能会导致DNA损伤甚至细胞死亡,但是植物能借助一种光保护机制防止这种损伤。近来研究发现,类囊体膜蛋白PSBS感应类囊体腔内的高质子浓度而被激活,激活了的PSBS抑制电子在类囊体膜上的传递,最终将过量的光能转换成热能释放,从而防止强光对植物造成损伤(即光保护效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抑制A物质释放有利于PSBS发挥功能 |
B.降低ATP合成酶活性和阻断反应II都有利于PSBS发挥功能 |
C.若该植株既不吸收也不释放CO2,则所产生的A物质全部用于图示细胞的细胞呼吸 |
D.物质F可以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合成蔗糖 |
6.
下列有关多细胞生物衰老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衰老时,所有的酶活性都降低 |
B.细胞衰老时,细胞核体积明显缩小 |
C.从总体上看,衰老的过程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
D.衰老意味着组成个体的细胞脱离了正常的生命历程 |
7.
某高等动物体内细胞的部分结构模式图如下,①-④代表不同结构,其中②代表溶酶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RNA聚合酶合成的场所 |
B.②中的物质只能催化蛋白质的水解 |
C.③与该生物合成纤维素有关 |
D.④由一系列单位膜构成的囊腔和细管组成 |
8.
下列与教材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常用层析液提取分离菠菜中的光合色素研究色素的种类和含量 |
B.用低倍镜观察不到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 |
C.还原糖鉴定时,不宜选用西瓜汁作为实验材料 |
D.油脂鉴定中需要用50%的HCl洗去多余的染料 |
9.
下图是某种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反应的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表格是某同学为验证温度对该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所设计的实验及操作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c点酶促反应速率较低,可适当升高温度提高反应速率 |
B.图中a点所对应的反应速率即表示该酶的最佳酶活性 |
C.表格中试管B将温度降低至37℃保持一段时间后,实验现象仍呈现蓝色 |
D.表格中X处的实验现象是不变蓝 |
10.
生物膜对K+、Na+的通透性都明显强于人工脂双层膜的通透性,而生物膜对甘油、CO2的通透性与人工脂双层膜的通透性无明显差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O2通过被动转运进入线粒体 |
B.Na+通过人工脂双层膜的方式可能是易化扩散 |
C.离子的载体蛋白形状改变的过程,不一定消耗ATP |
D.甘油通过生物膜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
11.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遗传病患者都携带致病基因,携带致病基因不一定是遗传病患者 |
B.多基因遗传病比单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高 |
C.近亲结婚是造成畸形胎的遗传原因之一 |
D.特纳氏综合征和猫叫综合征患者都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
12.
基因型为DdXaY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DD型配子。等位基因D、d位于12号染色体。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12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②1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③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④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①12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②1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③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④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13.
已知某种植物的花色(红色和黄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所控制,现取红花和黄花各一株,据表判断显隐性
组别 | 亲本 | 子代 |
组一 | 红花×黄花 | 红花:黄花=1:1 |
组二 | 红花(自交) | 全为红花 |
A.红花为隐性 | B.红花为显性 | C.不能确定 | D.共显性 |
14.
育种学家通过转基因技术将两个抗病毒基因(A1、A2)和一个抗虫基因(B)整合到玉米染色体上,如图所示。将培育形成的转基因玉米自交,后代抗病毒抗虫:抗病毒不抗虫:不抗病毒抗虫:不抗病毒不抗虫比例为


A.3:3:1:1 |
B.1:1:1:1 |
C.9:3:3:1 |
D.45:15:3:1 |
15.
图是先天聋哑遗传病的某家系图,Ⅱ2 的致病基因位于1对染色体,Ⅱ3和Ⅱ6的致病基因位于另1对染色体,这两对基因均可单独致病。Ⅱ2不含Ⅱ3致病基因,Ⅱ3不含Ⅱ2的致病基因。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Ⅱ3和Ⅱ6所患的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B.若Ⅱ2所患的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2不患病的原因是无来自父亲的致病基因 |
C.若Ⅱ2所患的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2与某先天聋哑的人婚配,则子女患先天聋哑的概率为1/2 |
D.若Ⅱ2和Ⅱ3生育了1个先天聋哑女孩,该女孩的1条X染色体长臂缺失,则该X染色体来自母亲 |
17.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型为Rr的圆粒豌豆逐代自交,纯合圆粒基因型频率增加,表明豌豆正在进化 |
B.一片森林中黑色桦尺蠖与灰色桦尺蠖是自然选择作用下由一个物种进化成的两个种群 |
C.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生物个体的表现型而不是决定表现型的基因 |
D.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标志 |
18.
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2P(或35S)的培养基中培养噬菌体进行标记 |
B.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实验结果是只有沉淀物中有放射性 |
C.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时间长短不会影响悬浮液中的放射性强度 |
D.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后,搅拌的目的是使菌体外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
19.
一头纯种白色母牛与一头纯种红色公牛交配,产下一头幼牛,既有白色的毛,也有红色的毛,远看像粉褐色的。说明决定这种牛毛色的白色基因与红色基因之间的关系是
A.红色基因对白色基因为完全显性 | B.红色基因对白色基因为不完全显性 |
C.为共显性 | D.不能确定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2道)
单选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