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4题)
1.
下图是某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的坐标图和分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坐标图中曲线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染色体/DNA)的变化,由分裂图可知,坐标图的纵坐标中a=___________。
(2)H→I段表示发生了___________作用。
(3)C→D段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该段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量之比为___________。
(4)在分裂图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_;含有姐妹染色单体的是___________。
(5)分裂图中的细胞③处于___________期,其产生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

(1)坐标图中曲线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染色体/DNA)的变化,由分裂图可知,坐标图的纵坐标中a=___________。
(2)H→I段表示发生了___________作用。
(3)C→D段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该段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量之比为___________。
(4)在分裂图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_;含有姐妹染色单体的是___________。
(5)分裂图中的细胞③处于___________期,其产生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
2.
番茄果实的颜色,红色和黄色由一对等位A、a控制着,番茄果实的形状,长形和圆形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着,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某小组进 行了下列杂交实验,请分析回答:
(1)番茄的果实形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__,这一结论是依据实验_____________得出。
(2)写出实验1中两个亲本的遗传因子组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让实验3子代中黄色长果番茄自交,后代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让纯合红色长形果番茄与黄色圆形果番茄杂交,其子代自交产生的F2中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种,其中红色圆形果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
实验组 | 亲本表现型 | 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
1 | 红果×红果 | 红果492株,黄果163株 |
2 | 长果×圆果 | 长果997株,圆果0株 |
3 | 红色长果×黄色圆果 | 红色长果1511株,黄色长果 1508 株 |
(1)番茄的果实形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__,这一结论是依据实验_____________得出。
(2)写出实验1中两个亲本的遗传因子组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让实验3子代中黄色长果番茄自交,后代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让纯合红色长形果番茄与黄色圆形果番茄杂交,其子代自交产生的F2中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种,其中红色圆形果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
3.
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家族含有遗传病基因的近亲或有共同血缘关系的夫妇也有高于常人百分之几的几率生下遗传病患者。在过去是难以诊断和治疗,父母的血缘关系越近产生的遗传病就越重。请根据下列四组家庭的遗传家谱图回答问题:

(1)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是____________。
(2)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是____________。
(3)可能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是____________。
(4)可能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是____________。

(1)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是____________。
(2)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是____________。
(3)可能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是____________。
(4)可能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是____________。
4.
请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点完成下列填空:
(1)孟德尔做了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后,在对自由组合现象进行解释时,认为:①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________________可以自由组合;②受精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随机的。
(2)孟德尔设计的对性状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方法是________;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方法是__________。
(3)自由组合定律告诉我们:在减数第_______次分裂的_______期,_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__基因自由组合。
(4)萨顿利用________方法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的假说,而摩尔根运用____________方法,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萨顿假说。
(1)孟德尔做了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后,在对自由组合现象进行解释时,认为:①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________________可以自由组合;②受精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随机的。
(2)孟德尔设计的对性状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方法是________;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方法是__________。
(3)自由组合定律告诉我们:在减数第_______次分裂的_______期,_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__基因自由组合。
(4)萨顿利用________方法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的假说,而摩尔根运用____________方法,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萨顿假说。
2.单选题- (共8题)
6.
如图表示某哺乳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部分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 | B.丁细胞中①和②可能均为性染色体 |
C.丙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 | D.戊细胞可能是第二极体,也可能是卵细胞 |
7.
某生物的精原细胞含有42条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四分体时,细胞内含有的染色单体、染色体和DNA分子数依次是( )
A.42、84、84 | B.84、42、84 |
C.84、42、42 | D.42、42、84 |
8.
已知玉米某两对基因按照自由组合规律遗传,其子代基因型及比值如图,则亲本的基因型是( )

A. DDSS×DDSs B. DdSs×DdSs C. DdSs×DDSs D. DdSS×DDSs

A. DDSS×DDSs B. DdSs×DdSs C. DdSs×DDSs D. DdSS×DDSs
9.
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F2的3:1性状分离比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
B.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可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 |
C.孟德尔遗传定律描述的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 |
D.按照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AaBbCc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有27种 |
10.
原本无色的物质在酶Ⅰ、酶Ⅱ和酶Ⅲ的催化作用下,转变为黑色素,即:无色物质―→X物质―→Y物质―→黑色素。已知编码酶I、酶Ⅱ和酶Ⅲ的基因分别为A、B、C,则基因型为AaBbCc的两个个体交配,出现黑色子代的概率为 ( )
A. 1/64 B. 3/64 C. 27/64 D. 9/64
A. 1/64 B. 3/64 C. 27/64 D. 9/64
11.
豌豆花的颜色受两对基因P/p和Q/q控制,这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假设每一对基因中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时,花的颜色为紫色,其他的基因组合则为白色。依据下列杂交结果,P(紫花×白花)→F1(3/8紫花、5/8白花),推测亲代的基因型是 ( )
A.PPQq×ppqq | B.PPqq×Ppqq |
C.PpQq×ppqq | D.PpQq×Ppqq |
12.
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0%,Aa的个体占20%,aa的个体占10%。A基因和a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
A.70%、30% | B.50%、50% | C.90%、10% | D.80%、20% |
3.选择题- (共1题)
13.
阅读下列材料,谈谈你对“战争”的看法。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4年3个月,参战国家33个,波及人口15亿以上。战争双方动用军队6540万人,军民伤亡3000多万人。直接战争费用1863亿美元,财产损失3300亿美元。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历时6年之久,参战国家和地区60多个,波及20多亿人口。战争双方共动用军队1亿多人,在战争、山洪中死亡的人数达5000万,直接战争费用13520亿美元,财产损失高达4万亿美元。
材料三:2008年3月23日,4名美军士兵在路边炸弹袭击中身亡。这一事件使伊拉克战争以来驻伊美军死亡总数达到4000人,其中死于路边炸弹的美军士兵约占死亡总数的40%。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4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