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竞赛(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686784

试卷类型:竞赛
试卷考试时间:2018/1/9

1.非选择题(共2题)

1.
研究不同浓度CO2对红掌幼苗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CO2浓度的升高,红掌幼苗叶肉细胞中还原糖的含量______(填:“升高”或“降低”),实验中可用_________试剂检测还原糖。
(2)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气孔的张开主要是因保卫细胞中细胞液的渗透压升高,使细胞_______水造成的。保卫细胞不能用作观察有丝分裂材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图分析,CO2浓度增高有利于红掌幼苗度过干旱环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的Rubisco(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能够催化光合作用中CO2的固定过程,该过程是否需要光反应产生的ATP?____(填“是”或“否”)。提取该酶,在体外一般通过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其活性。
2.
我国科学家率先完成了家蚕基因组精细图谱的绘制,将13000多个基因定位于家蚕染色体DNA上,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即雌性、雄性染色体组成方式分别为ZW、ZZ)。请回答有关问题:

(1)家蚕的体细胞有56条染色体,分析家蚕基因组,应测定家蚕___条双链D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图一为家蚕某正常细胞的部分染色体图,则该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____条。
(2)家蚕主要以桑叶为食,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培育出的粤桑11号,具有产量高,叶质好,叶大而厚等优点,其育种过程简要表示为上图图二,据图回答:处理方法a表示_____,粤桑11号应用的育种方法主要是___________,育种原理是___________。
(3)一只雄蚕的染色体上的某基因发生突变,使得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假定上述雄蚕为杂合子,让其与野生型雌蚕杂交,F1的表现型有四种,分别是突变型♀、野生型♀、突变型♂、野生型♂,比例为1∶1∶1∶1。从F1代中选用野生型♂、突变型♀的个体进行杂交,其下一代的表现型中所有的雄性都为突变型,所有的雌性都为野生型。用遗传图解表示F1代的杂交过程(B表示显性基因,b表示隐性基因)。

2.单选题(共8题)

3.
下列有关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磷脂和蛋白质分子是所有细胞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
B.水既是某些代谢过程的反应物又是该过程的生成物
C.有的蛋白质有催化作用,有的蛋白质却有调节作用
D.DNA和RNA分别是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
4.
果蝇的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现有一个果蝇体细胞,它的每条染色体DNA双链都被32P标记。如果把该细胞放在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使其连续分裂,那么将会在第几次细胞分裂中出现每个细胞的中期和后期都有8条被标记的染色体()
A.第1次B.第2次C.第3次D.第4次
5.
A、a和B、b是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1号和2号这一对同源染色体上,1号染色体上有部分来自其它染色体的片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和a、B和b的遗传均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B.A、a和B、b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其他染色体片段移接到1号染色体上的现象称为基因重组
D.A和a基因的根本区别是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的种类不同
6.
某植物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其性别决定为XY型,显性基因A和B同时存在时,植株开红花,其他情况开白花,某同学以白花和纯合的红花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预期F2出现红花:白花=9:7的分离比。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实现该预期结果的必要条件(   )
A.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B.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C.亲本白花为隐性纯合子D.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7.
甲病和乙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某家族遗传家系图如下,其中Ⅱ4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Ⅱ3和Ⅱ4的后代中理论上共有9种基因型和4种表现型
C.Ⅱ1与Ⅲ5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4
D.若Ⅲ7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最可能是其母亲
8.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受粉植物,可以接受本植株的花粉,也能接受其他植株的花粉。在一块农田里间行种植等数量基因型为Aa和aa的玉米(A与a分别控制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AA、Aa表现型相同且不存在致死现象).在收获的子代玉米中该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比例应接近(   )
A.1:3B.5:8C.1:1D.7:9
9.
将纯合的灰色小鼠与棕色小鼠杂交,F1全部表现为灰色。F1个体间相互交配,F2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色∶黄色∶黑色∶棕色=9∶3∶3∶1。若M、N为控制相关代谢途径的显性基因,据此推测最合理的代谢途径是(   )
A.B.
C.D.
10.
人体细胞之间的通讯多数是通过信号分子传递的。有些信号分子作用于细胞表面的受体,有些则作用于胞内受体。生物学上将细胞外与膜受体结合的信息分子称为第一信使,由其转换而来的细胞内信号则称为第二信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表面膜受体的化学本质为糖蛋白
B.神经递质和大多数激素属于第一信使
C.第二信使通过调控细胞核内发生的基因的翻译过程发挥作用
D.第一信使与膜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2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