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6月月考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68619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5

1.非选择题(共5题)

1.
下图一是某课题组的实验结果(注:A酶和B酶分别是两种微生物分泌的纤维素酶)。请据图回答:

(1)分析图一的实验结果可知,本实验研究的课题是__。
(2)图一结果显示,在40℃至60℃范围内,热稳定性较好的酶是__。高温条件下,酶容易失活,其原因是__。
(3)下表是图一所示实验结果统计表,由图一可知表中③处应是__,⑧处应是__。

(4)图二表示30℃时B酶催化下的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他条件相同,在答题纸图二上画出A酶(浓度与B酶相同)催化下的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曲线_____________。
(5)适宜条件下,取一支试管加入A酶和蛋白酶溶液并摇匀,一段时间后加入纤维素,几分钟后加入新制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结果试管中没有产生砖红色沉淀,原因是____________。
2.
下图是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无氧呼吸所制作的一个实验装置。开始时锥形瓶中装满了质量分数为2%的葡萄糖溶液,处理后在其中加入了适量的酵母菌。发酵过程中液体会进入移液管,并从移液管的刻度上可以读出进入移液管的液体量。(假设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很低,其量忽略不计)表中是该同学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单位:mL)。


(1)上述实验研究的自变量是温度;请列举出一个无关变量__。
(2)实验开始时需对葡萄糖溶液做煮沸处理,其目的是除了灭菌外还有__。
(3)实验过程中应该用___方法控制温度,不可直接加热。
(4)表中最有利于酵母菌发酵的温度条件下,预计在第5分钟到第6分钟之间移液管中增加的液体量比第4分钟到第5分钟之间增加的量__(填“多”或“少”),可能的原因是__。 
(5)用酵母菌生产果酒时,则不宜用此装置,原因是为保证发酵罐中产生较多的酵母菌,必须先__,达到一定数量后,再__,以获得大量的酒精。
6)请写出该实验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反应式:__。
3.
灌浆期是决定小麦产量的关键时期,分为灌浆前期、中期、后期,约80%的营养物质在灌浆中期运往小麦籽粒积累。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和不同施氮水平对灌浆期小麦旗叶(植株最上面的一片叶子,对产量起决定作用)光合特性和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麦细胞中的叶绿素分布在__上,其作用是__。
(2)测定叶绿素含量时,先用__提取叶绿体色素,再测定色素对__光的吸收量,通过色素对光的吸收量间接计算叶绿素含量。
(3)正常光照条件下,与灌浆中期相比,灌浆后期的净光合速率__,据表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
(4)实验结果表明,增施氮肥对提高小麦产量作用更显著的光照条件是__。
(5)与正常光照相比,遮光处理后旗叶的净光合速率在灌浆中期下降不明显,但小麦产量却明显下降,其可能原因是__。
4.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后,尝试开展R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通过查阅资料,制订了以下的实验方案:
(实验课题)酵母RNA的提取和鉴定。
(实验目的)1.从酵母中提取RNA;2.鉴定RNA。
(实验原理)微生物是工业上大量生产RNA的原料,其中以酵母尤为理想,因为酵母核酸中主要是RNA,DNA很少,菌体易收集,RNA易分离。RNA不溶于乙醇和无水乙醚,RNA热稳定性较蛋白质强。利用稀碱法(稀碱能使细胞壁溶解)或高盐法(高浓度的盐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来释放RNA。RNA水解液(加硫酸、加热)+苔黑酚-FeCl3试剂加热直到沸腾1分钟,会呈现墨绿色。
(实验材料)干酵母粉、离心机、烧杯、试管、玻璃棒等;0.2%氢氧化钠、95%乙醇、无水乙醚、乙酸、10%硫酸溶液、苔黑酚-FeCl3试剂等。
(实验步骤)
①称6克干酵母
②加0.2%氢氧化钠45mL,沸水加热20分钟,搅拌,后加乙酸7滴
③离心10分钟后取上清液
④边搅拌边缓慢加95%乙醇并静置10分钟
⑤离心后先用95%乙醇洗两次,再用无水乙醚洗两次
⑥获得RNA粗制品
⑦RNA鉴定
请根据实验方案,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细胞中的RNA主要分布在____中,酵母菌也是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不同方式的好材料,理由是____。
(2)实验步骤⑤中,离心后取____(填“上清液”或“沉淀物”)用乙醇、无水乙醚进行洗涤。
(3)RNA提取过程要注意温度的控制,在20~70℃的温度范围内停留的时间不能太长,其原因是____;
(4)稀碱法提取RNA须在沸水浴中进行的目的,一是____,二是____,以便获得更多更纯净的RNA。
(5)若用花椰菜来提取DNA,可用____瓦解细胞膜,然后充分研磨,实验中研磨速度要____。
5.
下图中a、b、c、d为细胞器,3H-亮氨酸参与图示过程可合成物质3H-X。请据图回答:

(1)分离细胞器的常用方法是__,图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__(填字母),观察该细胞器常用的染色剂是__。
(2)在图示过程中,膜面积会发生变化的细胞器有__(填字母);b和d之间物质运输的枢纽是__。
(3)蓝藻细胞具有的细胞器有__(填字母)。
(4)物质3H-X出细胞膜的方式为__,说明了细胞膜具有__。

2.单选题(共9题)

6.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卵细胞体积大,有利于进行物质交换
B.精子中的线粒体聚集在尾基部,有利于运动
C.线粒体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增大了呼吸酶附着面积
D.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无核,为能携带O2的血红蛋白腾出空间
7.
取经过编号的5支试管分别加入2mL0.5mol/L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如下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试管编号
1
2
3
4
5
加入物质
适量唾液
FeCl3溶液
生土豆块
熟土豆块
生土豆块+稀盐酸
实验结果
几乎无气泡
少量气泡
大量气泡
几乎无气泡
几乎无气泡
 
A.1号和3号对照不能说明酶有专一性
B.说明酶具有高效性的是3号和4号实验
C.各组实验都不能体现酶的活性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D.3号和5号对照可以说明酶的活性受pH的影响
8.
大丽花具有药用价值,干旱是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为引种大丽花,将其种植在含水量为80%的土壤(CK)和中度缺水的土壤(MD)中,分别检测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第3﹣6天Pn﹣MD的限制因素主要为外界光照强度
B.第6﹣12天Pn﹣MD的限制因素为还原C3的酶结构
C.第12﹣15天Pn﹣MD的限制因素为非气孔类的因素
D.第3﹣15天中度缺水环境更利于大丽花积累有机物
9.
如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点有氧呼吸大于无氧呼吸
B.A点无氧呼吸最强,C点无氧呼吸最弱
C.D点氧气充足,应该将该器官贮存于此条件下
D.图中阴影面积为该器官释放的二氧化碳总量
10.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加酶洗衣粉中常添加酸性蛋白酶和酸性脂肪酶
B.酶在完成催化作用后即降解为氨基酸或核苷酸
C.用包埋法将果胶酶固定化后,其活性明显增强
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化学反应的底物
11.
下列有关NaCl在生物技术实践中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时,需加入琼脂,不需要添加NaCl
B.利用DNA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粗提取DNA
C.在腐乳制作过程中,装瓶时需逐层等量加入NaCl,以防杂菌污染
D.将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浸泡于0.9%的NaCl溶液中,用以制备纯净的细胞膜
12.
下列有关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核糖体、染色体、叶绿体等结构中都含有DNA
B.C是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也是组成每种化合物的必需元素
C.ATP、核苷酸、噬菌体的组成元素一定含有C、H、O、N、P
D.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和磷脂分子都具有特异性,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基础
13.
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实验操作方法或结果,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花生种子含脂肪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
B.蛋白质和双缩脲试剂作用呈紫色反应,该过程不需要加热
C.提取和分离绿叶中叶绿体色素时,滤纸条上最宽的色素带呈黄绿色
D.测定绿色植物呼吸作用需在暗处进行,可避免光合作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14.
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汁要装满发酵瓶,造成无氧环境,有利于发酵
B.变酸的果酒表面形成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繁殖形成的
C.果醋制作过程中打开发酵瓶是因为全过程需要通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D.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质量分数为5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并注意无菌操作

3.多选题(共3题)

15.
下列有关细胞和细胞器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所有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有关
B.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
C.蓝藻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染色体数目一般不发生改变
D.细胞分化、衰老和癌变会导致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16.
主动运输消耗的能量可来自ATP或离子电化学梯度等。如图为Na+、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关于图中物质跨膜运输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都是主动运输
B.Na+从小肠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是需要消耗ATP的主动运输
C.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与Na+从肠腔到小肠上皮细胞相伴随
D.Na+从肠腔到小肠上皮细胞以及葡萄糖从小肠上皮细胞到组织液均为被动运输
17.
下列生物学研究所选择的技术或方法,错误的是
A.利用同位素示踪法探究暗反应C的踪迹B.利用蛙红细胞制备细胞膜
C.研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需在黑暗条件下进行D.利用平板划线法计数细菌种群数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5道)

    单选题:(9道)

    多选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