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1题)
1.
表现遗传是指DNA序列不改变,而基因的表达发生可遗传的改变。DNA甲基化是表现遗传中最常见的现象之一。某些基因在启动子上存在富含双核苷酸“CG”的区域,称为“CG岛”。其中的胞嘧啶在发生甲基化后转变成了5-甲基胞嘧啶,但仍能与鸟嘌呤互补配对。细胞中存在两种DNA甲基化酶(如图1所示),从头甲基化酶只作用于非甲基化的DNA,使其半甲基化;维持甲基化酶只作用于DNA的半甲基化位点,使其全甲基化。请回答。

(1)由上述材料可知,DNA甲基化_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改变基因转录产物的碱基序列。
(2)由于图2中过程①的方式是__________,所以其产物都是__________甲基化的,因此过程②必须经过__________的催化才能获得与亲代分子相同的甲基化状态。
(3)研究发现,启动子中“CG岛”的甲基化会影响__________与启动子的结合,从而抑制基因的表达。
(4)小鼠的A基因可编码胰岛素生长因子-2(IGF-2),a基因无此功能(A、a位于常染色 体上)。IGF-2是小鼠正常发育必需的一种蛋白质,缺乏时小鼠表现为个体矮小。在小鼠胚胎中,来自父本的A基因能够表达,来自母本的则不能表达。检测发现,这对基因的启动子在精子中是非甲基化的,在卵细胞中则是甲基化的。若纯合矮小雌鼠与纯合正常雄鼠杂交,则F1的表现型应为__________。F1雌雄个体间随机交配,则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应为__________________。
(5)5-氮杂胞苷(AZA)常用于临床上治疗DNA甲基化引起的疾病。推测AZA可能的作用机制之一是AZA在__________过程中掺入DNA分子,导致与DNA结合的甲基化酶活性降低,从而降低DNA的甲基化程度。另一种可能的机制是AZA与“CG岛”中的__________竞争甲基化酶,从而降低DNA的甲基化程度。

(1)由上述材料可知,DNA甲基化_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改变基因转录产物的碱基序列。
(2)由于图2中过程①的方式是__________,所以其产物都是__________甲基化的,因此过程②必须经过__________的催化才能获得与亲代分子相同的甲基化状态。
(3)研究发现,启动子中“CG岛”的甲基化会影响__________与启动子的结合,从而抑制基因的表达。
(4)小鼠的A基因可编码胰岛素生长因子-2(IGF-2),a基因无此功能(A、a位于常染色 体上)。IGF-2是小鼠正常发育必需的一种蛋白质,缺乏时小鼠表现为个体矮小。在小鼠胚胎中,来自父本的A基因能够表达,来自母本的则不能表达。检测发现,这对基因的启动子在精子中是非甲基化的,在卵细胞中则是甲基化的。若纯合矮小雌鼠与纯合正常雄鼠杂交,则F1的表现型应为__________。F1雌雄个体间随机交配,则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应为__________________。
(5)5-氮杂胞苷(AZA)常用于临床上治疗DNA甲基化引起的疾病。推测AZA可能的作用机制之一是AZA在__________过程中掺入DNA分子,导致与DNA结合的甲基化酶活性降低,从而降低DNA的甲基化程度。另一种可能的机制是AZA与“CG岛”中的__________竞争甲基化酶,从而降低DNA的甲基化程度。
2.单选题- (共4题)
2.
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胰岛素、肝糖原、性激素的元素组成都完全相同 |
B.抗体、脱氧核糖、DNA都是由单体聚合而成的 |
C.细胞膜、细胞质基质中都由载体蛋白转运氨基酸 |
D.利用双缩脲试剂可以将生长激素、生长素区分开 |
3.
科学家们在研究成体干细胞的分裂时提出这样的假说:成体干细胞总是将含有相对古老DNA链(永生化链)的染色体分配给其中一个子代细胞,使其成为成体干细胞,同时将含有相对新合成DNA链的染色体分配给另一个子代细胞,这个细胞分化并最终衰老凋亡(如下图所示)。根据该假说,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成体干细胞的基因突变频率与其他细胞完全相同 |
B.从图中可看出成体干细胞分裂时,DNA进行半保留复制 |
C.成体干细胞分裂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
D.成体干细胞通过有丝分裂使体内成体干细胞的数量不断增长 |
4.
研究人员在家蚕中发现一种新的体态类型——短体蚕,用这种家蚕与正常体形家蚕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杂交组合 | F1 | |
短体蚕 | 正常蚕 | |
实验一:短体蚕×正常蚕 | 788 | 810 |
实验二:短体蚕×短体蚕 | 1530 | 790 |
A.可以通过连续自交多代的方式获得纯种短体蚕 |
B.短体蚕自交后代出现正常蚕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
C.实验一中F1个体随机交配,F2中短体蚕:正常蚕=2:3 |
D.实验二中F1个体随机交配,F2中正常蚕占4/9 |
5.
欧亚苔原生态系统的旅鼠以苔草为主要食物。苔草被旅鼠大量啃食时,可产生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抑制旅鼠消化道内蛋白质的水解,减少了旅鼠小肠上皮细胞对氨基酸的吸收,即苔草的“化学防御”。图为某一时期旅鼠种群密度与苔草化学防御水平的研究结果。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生产者苔草的种群增长受其密度制约 |
B.可推测此前一段时间样地一中旅鼠种群密度过高 |
C.可预测样地三中的苔草化学防御水平此后将会降低 |
D.苔草化学防御水平的变化有助于维持苔原生态系统稳态 |
3.多选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1道)
单选题:(4道)
多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