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4题)
1.
南瓜果型的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能稳定遗传的南瓜品种长圆形果和扁盘形果为亲本杂交,子一代均为扁盘形果。据此判断,________为隐性。
(2)若上述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a),则杂交得到的子一代自交,预测子二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际上该实验的结果是:子一代均为扁盘形果,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表现型及其比例为扁盘形∶圆球形∶长圆形=9∶6∶1。依据实验结果判断,南瓜果形性状受________对基因的控制,符合基因的__________(分离/自由组合)定律。
(4)若用测交的方法检验对以上实验结果的解释,测交的亲本基因组合是AaBb×aabb。预测测交子代性状分离的结果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以能稳定遗传的南瓜品种长圆形果和扁盘形果为亲本杂交,子一代均为扁盘形果。据此判断,________为隐性。
(2)若上述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a),则杂交得到的子一代自交,预测子二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际上该实验的结果是:子一代均为扁盘形果,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表现型及其比例为扁盘形∶圆球形∶长圆形=9∶6∶1。依据实验结果判断,南瓜果形性状受________对基因的控制,符合基因的__________(分离/自由组合)定律。
(4)若用测交的方法检验对以上实验结果的解释,测交的亲本基因组合是AaBb×aabb。预测测交子代性状分离的结果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根据蛋白质合成中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在下面表格中的空白处填入相应的字母并回答问题:
(1)DNA双链中,________链为转录模板链,遗传密码存在于________链上。
(2)丙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__,决定合成该氨基酸的DNA上的碱基是________。
(3)第二个氨基酸(?)应是________[选填半胱氨酸(UGC)、丝氨酸(UCC)、苏氨酸(ACC)、精氨酸(AGG)]。
DNA双链 | a链 | C | | | A | | |
b链 | | | | | G | | |
信使RNA c链 | | | A | | G | | |
转运RNA d链 | | G | | A | | G | |
合成氨基酸 | 丙氨酸 | ? |
(1)DNA双链中,________链为转录模板链,遗传密码存在于________链上。
(2)丙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__,决定合成该氨基酸的DNA上的碱基是________。
(3)第二个氨基酸(?)应是________[选填半胱氨酸(UGC)、丝氨酸(UCC)、苏氨酸(ACC)、精氨酸(AGG)]。
3.
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品种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____________,其原理是____________。
(2)过程④常采用____________技术得到Ab个体。与过程①②③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④⑤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程⑥的育种方式是____________。

(1)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____________,其原理是____________。
(2)过程④常采用____________技术得到Ab个体。与过程①②③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④⑤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程⑥的育种方式是____________。
4.
下图是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物种演化的模型。图中上为甲岛,下为乙岛,A、B、C、D为四个物种及其演化关系,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由A物种进化为B、C两个物种的内因是________,进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
(2)甲岛上的B物种迁到乙岛后,不与C物种发生基因交流,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和a,A的基因频率为0.1,a的基因频率为0.9,那么AA基因型的频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若环境的选择作用使a的频率逐渐下降,A的频率逐渐上升,则后代中aa基因型频率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

(1)由A物种进化为B、C两个物种的内因是________,进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
(2)甲岛上的B物种迁到乙岛后,不与C物种发生基因交流,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和a,A的基因频率为0.1,a的基因频率为0.9,那么AA基因型的频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若环境的选择作用使a的频率逐渐下降,A的频率逐渐上升,则后代中aa基因型频率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22题)
6.
如图为中心法则图解。下列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过程a只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分裂期 |
B.过程b和c为基因的表达,具有选择性 |
C.过程a、b、c、d、e都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
D.过程d、e只发生在某些病毒中 |
7.
在体育竞技比赛中,都要对运动员进行包括基因兴奋剂在内的各类兴奋剂的严格检测。基因兴奋剂是注入运动员体内新的基因,以提高运动员的成绩,从变异角度分析,此方式属于
A.基因突变 | B.基因重组 | C.细胞癌变 | D.染色体变异 |
8.
一条多肽链中有氨基酸1 000个,则作为合成该多肽链模板的信使RNA和用来转录该信使RNA的基因分别至少有碱基
A.3 000个和3 000个 | B.1 000个和3 000个 |
C.1 000个和4 000个 | D.3 000个和6 000个 |
9.
单倍体(可含一个或多个染色体组)经一次秋水仙素处理,可得到
①一定是二倍体 ②一定是多倍体 ③二倍体或多倍体
④一定是杂合子 ⑤含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可能是纯合子
①一定是二倍体 ②一定是多倍体 ③二倍体或多倍体
④一定是杂合子 ⑤含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可能是纯合子
A.①④ | B.②⑤ | C.③⑤ | D.③④ |
11.
如图为四个物种的进化关系树(图中百分数表示各物种与人类的DNA相似度)。DNA碱基进化速率按1%/百万年计算,下列相关论述合理的是


A.四个物种没有任何亲缘关系 |
B.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非洲猴 |
C.人类与黑猩猩的DNA差异经历了约99万年的累积 |
D.大猩猩和人类的亲缘关系,与大猩猩和非洲猴的亲缘关系的远近相同 |
12.
育种的方法有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下面对这五种育种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涉及的原理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
B.都不可能产生定向的可遗传变异 |
C.都不能通过产生新基因从而产生新性状 |
D.都在细胞水平上进行操作 |
14.
关于转录和翻译的叙述,错误的是
A.转录时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
B.转录时RNA聚合酶能识别DNA中特定碱基序列 |
C.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翻译出成熟的蛋白质 |
D.不同密码子编码同种氨基酸可增强密码的容错性 |
15.
对于下列图解,正确的说法有

①表示DNA复制过程 ②表示DNA转录过程 ③共有5种碱基 ④共有8种核苷酸 ⑤共有5种核苷酸 ⑥A均代表同一种核苷酸

①表示DNA复制过程 ②表示DNA转录过程 ③共有5种碱基 ④共有8种核苷酸 ⑤共有5种核苷酸 ⑥A均代表同一种核苷酸
A.①②③ | B.④⑤⑥ | C.②③④ | D.①③⑤ |
16.
如图是有关真核细胞内遗传信息传递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所示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质中,其原料为核糖核苷酸 |
B.图2所示过程主要发生于核糖体中,其原料为核苷酸 |
C.图2中②是rRNA |
D.图2所示的过程为翻译 |
18.
下列有关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纯合子之间杂交,后代不一定是纯合子 |
B.杂合子之间杂交,后代全是杂合子 |
C.前者基因组成相同;后者基因组成不同 |
D.前者自交后代性状不分离,后者自交后代性状分离 |
19.
玉米的高甜对非甜为一对相对性状,现有两袋高甜玉米种子(编号为甲、乙),已知其中有一袋是纯种,请用最简便的方法,鉴别并保留纯种高甜玉米种子
A.甲×乙 | B.甲×乙,得到的F1反复自交,筛选出高甜玉米 |
C.甲、乙分别与隐性个体测交 | D.甲×甲;乙×乙 |
20.
豌豆中,子粒黄色(Y)和圆粒(R)分别对绿色和皱粒为显性。现有甲(黄色圆粒)与乙(黄色皱粒)两种豌豆杂交,子代有四种性状表现,如果让甲自交,则它的后代性状表现之比应为
A.1∶1∶1∶1 | B.3∶3∶1∶1 | C.9∶3∶3∶1 | D.3∶1∶1∶1 |
21.
人类遗传病中,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甲家庭丈夫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妻子表现正常。从优生角度考虑,甲家庭应选择生育,妻子的基因型为( )
A.男孩杂合子 | B.女孩 杂合子 | C.男孩纯合子 | D.女孩 纯合子 |
22.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你认为同位素标记的方案应为
A.一组用14C标记DNA,另一组用3H标记蛋白质外壳 |
B.一组用3H标记DNA,另一组用14C标记蛋白质外壳 |
C.一组用35S标记DNA,另一组用32P标记蛋白质外壳 |
D.一组用32P标记DNA,另一组用35S标记蛋白质外壳 |
24.
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是DNA,乙为RNA,此过程要为转录 |
B.甲是DNA,乙为DNA,此过程为DNA复制 |
C.甲是RNA,乙为DNA,此过程为转录 |
D.甲是RNA,乙为蛋白质,此过程为翻译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4道)
单选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4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