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5题)
1.
如图为某一个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丝分裂过程的顺序是_________,属于减数分裂过程的是_________.
(2)图中②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此时细胞中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染色体数依次是_________
(3)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_____。
(4)图中④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 ④细胞的分裂方式是_________。

(1)图中有丝分裂过程的顺序是_________,属于减数分裂过程的是_________.
(2)图中②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此时细胞中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染色体数依次是_________
(3)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_____。
(4)图中④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 ④细胞的分裂方式是_________。
2.
下图为舞蹈症某家庭遗传系谱,请据图回答(相关的遗传基因用A、a表示)

(1)该病是由_________性基因控制的。
(2)7号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是杂合体的几率是_________。
(3)若图中7和10婚配,他们生一个孩子出现该病的概率为____

(1)该病是由_________性基因控制的。
(2)7号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是杂合体的几率是_________。
(3)若图中7和10婚配,他们生一个孩子出现该病的概率为____
3.
下图是某家庭红绿色盲遗传图解。图中除深颜色代表的人为红绿色盲患者外,其他人的色觉都正常。据图回答问题:(基因用B、b表示)

(1)图中Ⅱ代2号的基因型是_________,Ⅲ代2号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或__________ 。
(2)Ⅲ代3号色盲基因来自Ⅰ代_________号。
(3)若Ⅱ代1号和2号再生一男孩是红绿色盲的可能性是_________ 。
(4)该遗传病遵循________定律遗传。

(1)图中Ⅱ代2号的基因型是_________,Ⅲ代2号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或__________ 。
(2)Ⅲ代3号色盲基因来自Ⅰ代_________号。
(3)若Ⅱ代1号和2号再生一男孩是红绿色盲的可能性是_________ 。
(4)该遗传病遵循________定律遗传。
4.
西红柿为自花授粉的植物,已知果实颜色有黄色和红色,果形有圆形和多棱形。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根据下表有关的杂交及数据统计,回答问题。
据表回答:
(1)上述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_________定律,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_________。
(2)以A和a分别表示果色的显、隐性基因,B和b分别表示果形的显、隐性基因。请写出组别II的亲本中红色圆果的基因型:_________。
(3)现有红色多棱果、黄色圆果和黄色多棱果三个纯合品种,育种家期望获得红色圆果的新品种,为此进行杂交,应选用哪两个品种作为杂交亲本较好?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上述两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F2,在F2中,表现型为红色圆果的植株出现的比例为_________,其中能稳定遗传的红色圆果又占该表现型的比例为_________。
组别 | 亲本组合 | 后代表现型及株数 | |||
表现型 | 红色圆果 | 红色多棱果 | 黄色圆果 | 黄色多棱果 | |
I | 红色多棱果×黄色圆果 | 531 | 557 | 502 | 510 |
II | 红色圆果×红色多棱果 | 720 | 745 | 241 | 253 |
III | 红色圆果×黄色圆果 | 603 | 198 | 627 | 207 |
据表回答:
(1)上述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_________定律,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_________。
(2)以A和a分别表示果色的显、隐性基因,B和b分别表示果形的显、隐性基因。请写出组别II的亲本中红色圆果的基因型:_________。
(3)现有红色多棱果、黄色圆果和黄色多棱果三个纯合品种,育种家期望获得红色圆果的新品种,为此进行杂交,应选用哪两个品种作为杂交亲本较好?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上述两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F2,在F2中,表现型为红色圆果的植株出现的比例为_________,其中能稳定遗传的红色圆果又占该表现型的比例为_________。
5.
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遗传因子A、a控制着,下表是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3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请分析回答:
(1)番茄的果色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这一结论是依据实验________得出。
(2)写出3个实验中两个亲本的遗传因子组合。
实验一: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二:____________;实验三:______________
实验组 | 亲本表现型 | 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 |
红果 | 黄果 | ||
1 | 红果×黄果 | 492 | 504 |
2 | 红果×黄果 | 997 | 0 |
3 | 红果×红果 | 1511 | 508 |
(1)番茄的果色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这一结论是依据实验________得出。
(2)写出3个实验中两个亲本的遗传因子组合。
实验一: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二:____________;实验三: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28题)
6.
关于减数分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 |
B.水稻体细胞中有12对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后,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为6对 |
C.每个原始生殖细胞经过减数分裂都形成4个成熟生殖细胞 |
D.在同一生物体内,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2倍 |
9.
关于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 |
B.染色体是基因的唯一载体 |
C.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间也发生自由组合 |
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 |
10.
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之所以在研究遗传规律时获得了巨大成功,关键在于他在实验的过程中选择了正确的方法。下列哪项不是他获得成功的原因( )
A.先只针对一对相对性状的传递规律进行研究,然后再研究多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
B.选择了严格自花受粉的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
C.选择了多种植物作为实验材料,做了大量的实验 |
D.应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
11.
眼皮的单双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所决定的,某男孩的双亲都是双眼皮,而他却是单眼皮。他的基因型及其父母的基因型依次是:( )
A.aa、AA、Aa | B.Aa、Aa、aa | C.aa、Aa、Aa | D.aa、AA、AA |
13.
对纯合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实验结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F1能产生4种比例相同的雌配子和雄配子 |
B.F2中圆粒和皱粒之比接近于3∶1,与分离定律相符 |
C.F2出现4种基因型的个体 |
D.F2出现4种表现型的个体,且比例为9∶3∶3∶1 |
14.
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1:1比例的是 ( )
①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 ②F2表现型的比例 ③F1测交后代类型的比例 ④F1表现型的比例 ⑤F2基因型的比例
①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 ②F2表现型的比例 ③F1测交后代类型的比例 ④F1表现型的比例 ⑤F2基因型的比例
A.②④ | B.①③ | C.④⑤ | D.②⑤ |
15.
基因型为Bb的动物,在其精子正常形成过程中,基因B与B、B与b和b与b的分开分别发生在
①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
②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
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细胞
④精细胞变形成为精子
①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
②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
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细胞
④精细胞变形成为精子
A.①②③ | B.③②③ | C.②②② | D.②③④ |
16.
如果某精原细胞有三对同源染色体A和a、B和b、C和c,下列哪四个精子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
A.aBc、AbC、aBc、AbC | B.AbC、aBC、abc、abc |
C.AbC、Abc、abc、ABC | D.abC、abc、aBc、ABC |
17.
多指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先天性聋哑则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两对基因不在一对染色体上,父亲患有多指症,母亲手指正常,婚后生过一个手指正常患有先天性聋哑的孩子,试问这对夫妇以后所生子女中多指和先天性聋哑单独发病的几率分别为
A.3/8、1/8 | B.1/4、3/8 | C.3/4、1/4 | D.1/4、1/8 |
19.
血友病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某男孩为血友病患者,但他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都不是患者。血友病基因在该家族中传递的顺序是 ( )
A.祖父→母亲→男孩 | B.外祖母→母亲→男孩 |
C.祖父→父亲→男孩 | D.祖母→父亲→男孩 |
22.
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褐色。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进行观察的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的一项是
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 |
B.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 |
C.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
D.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
24.
现有高茎(T)无芒(B)小麦与矮茎无芒小麦杂交,其后代中高茎无芒:高茎有芒:矮茎无芒:矮茎有芒为3:1:3:1,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
A. TtBb和ttBb B. TtBb和Ttbb C. TtBB和ttBb D. TtBb和ttBB
A. TtBb和ttBb B. TtBb和Ttbb C. TtBB和ttBb D. TtBb和ttBB
25.
家兔的毛色黑色(A)对褐色(a)为显性。要判断一只黑毛兔的遗传因子组成的方法,选用与它交配的兔最好是( )
A. 纯种黑毛兔 B. 褐毛兔 C. 杂种黑毛兔 D. A、B、C都不对
A. 纯种黑毛兔 B. 褐毛兔 C. 杂种黑毛兔 D. A、B、C都不对
27.
下列有关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
B.相同环境下,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
C.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
D.相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
29.
豌豆的顶生和腋生是一对相对性状。根据下表中的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判断显性性状和纯合子分别是( )
A. 腋生,甲和丁 B. 顶生,甲和丙
C. 顶生,甲和乙 D. 腋生,乙和丙
杂交组合 | 子代表现型及数量 |
甲(顶生)×乙(腋生) | 191腋生,201顶生 |
甲(顶生)×丙(腋生) | 110腋生,114顶生 |
甲(顶生)×丁(腋生) | 298腋生 |
A. 腋生,甲和丁 B. 顶生,甲和丙
C. 顶生,甲和乙 D. 腋生,乙和丙
30.
孟德尔利用假说一演绎法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提出问题”环节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实验基础上的 |
B.“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属于孟德尔假说内容之一 |
C.为了验证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
D.“若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接近1:1”属于演绎推理 |
31.
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的雄果蝇中约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Xr
B. F1雄果蝇的白眼基因来自亲本雌蝇
C. F1长翅红眼雌果蝇中纯合子占1/2
D. F1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3/8
A. 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Xr
B. F1雄果蝇的白眼基因来自亲本雌蝇
C. F1长翅红眼雌果蝇中纯合子占1/2
D. F1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3/8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5道)
单选题:(28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