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0题)
1.
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
B.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 |
C.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 |
D.一般情况下,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则不能 |
2.
某男X结过两次婚,与妻子M,N分别各生有一子,后因战乱而走失.现下图为X、M、N及4个孤儿的DNA样品指纹图.试判断4个孤儿中,最有可能是M及N孩子的是


A.M的孩子是b,N的孩子是c |
B.M的孩子是c,N的孩子是b |
C.M的孩子是d,N的孩子是a |
D.M的孩子是d,N的孩子是b |
3.
假设某哺乳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且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图A表示该动物的某器官内连续发生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B、图C为该过程中一个细胞内部分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 过程I中“染色体:DNA”的变化是“1:2”→“1:1”→“1:2”
B. 图B、C所示的分裂时期在图A中分别位于过程 II、III
C. 图B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的细胞种类有AB和ab或Ab和Ab
D. 图C细胞移向同一极的基因是AABB、aabb或AAbb、aaBB

A. 过程I中“染色体:DNA”的变化是“1:2”→“1:1”→“1:2”
B. 图B、C所示的分裂时期在图A中分别位于过程 II、III
C. 图B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的细胞种类有AB和ab或Ab和Ab
D. 图C细胞移向同一极的基因是AABB、aabb或AAbb、aaBB
4.
取一个精原细胞(2n=16),用15N标记细胞核中的DNA,然后放在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让其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再进行一次减数分裂,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每个细胞含15N的染色体和含14N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A.8、16 | B.16、16 | C.16、8 | D.8、8 |
5.
下列有关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时期的判断,正确的是
选项 | 个体基因型 | 配子基因型 | 异常发生时期 |
A | DD | D,d | 有丝分裂后期 |
B | AaBb | AaB,AaB,b,b | 减数第二次分裂 |
C | XaY | XaY,XaY | 减数第一次分裂 |
D | AaXBXb | AAXBXb , XBXb , a,a | 减数第二次分裂 |
A.A | B.B | C.C | D.D |
6.
植物A的抗病对易感病为显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植物B的红花对白花为显性,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且两种显性基因均存在时为红花,否则为白花;果蝇的红眼对白眼为显性,受一对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下列各项的描述中子代不会出现
3:1的性状分离比的是
3:1的性状分离比的是
A.植物A的杂合抗病与杂合抗病植株杂交 | B.植物B的双杂合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 |
C.白眼雄果蝇与红眼杂合雌果蝇交配 | D.红眼雄果蝇与红眼杂合雌果蝇交配 |
7.
对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产生基因型为Aadd个体的概率为1/6 |
B.乙图细胞一定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该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8条 |
C.丙图家系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该病最有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 |
D.丁图表示某果蝇染色体组成,其配子基因型有AXw、aXw、AY 、aY四种 |
8.
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人群中某遗传病发病率时,最好要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 |
B.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研究和摩尔根果蝇眼色遗传的研究过程均用到了假说—演绎法 |
C.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 |
D.在模拟研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效率关系时,正方体琼脂块的体积是无关变量 |
9.
下图为某男性的一个精原细胞示意图(白化病基因a、色盲基因b),该男性与正常女性结婚生了一个白化兼色盲病的儿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此男性的某些体细胞中可能含有4个染色体组
B. 该夫妇所生儿子的色盲基因一定来自于母亲
C. 该夫妇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3/16
D. 若再生一个女儿,患病的概率是1/16

A. 此男性的某些体细胞中可能含有4个染色体组
B. 该夫妇所生儿子的色盲基因一定来自于母亲
C. 该夫妇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3/16
D. 若再生一个女儿,患病的概率是1/16
10.
下列哪项对双链 DNA 分子的叙述是不正确的( )
A.若一条链 A 和 T 的数目相等,则另一条链 A 和 T 的数目也相等 |
B.若一条链 G 的数目为 C 的 2 倍,则另一条链 G 的数目为 C 的 0.5 倍 |
C.若一条链的 A∶T∶G∶C=1∶2∶3∶4,则另一条链相应碱基比为 2∶1∶4∶3 |
D.若一条链的 G∶T=1∶2,则另一条链的 C∶A=2∶1 |
2.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