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2题)
1.
下图1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高等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内进行的一系列生理过程,其中甲表示处于细胞分裂某时期的细胞;图2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值的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1中②③过程为__________,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可以通过__________(填序号)过程完成。⑤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与核DNA数目的比值会出现图2中BC段所示的变化,其原因是___________。
(2)图1中②③过程细胞中染色体条数为____________条。产生图1中甲细胞基因组成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图2的____________段。图2中DE段发生的分裂时期为____________。

(1)图1中②③过程为__________,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可以通过__________(填序号)过程完成。⑤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与核DNA数目的比值会出现图2中BC段所示的变化,其原因是___________。
(2)图1中②③过程细胞中染色体条数为____________条。产生图1中甲细胞基因组成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图2的____________段。图2中DE段发生的分裂时期为____________。
2.
果蝇是研究昼夜节律的一种理想模式生物,其羽化(从蛹变为蝇)时间有一定昼夜节律,约为24h。影响昼夜节律的野生型基因per及其三个等位基因pers、perL、per01都仅位于X染色体上,突变基因pers、perL、per01分别导致果绳的羽化节律周期变为19h(pers)、29(perL)和无节律(per01)。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昼夜节律的基因都仅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在遗传上总是与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果蝇种群中存在基因,体现了基因突变的____________性。野生型基因per的部分序列(含起始密码信息)如下图所示。(注:起始密码子为AUG,终止密码子为UAA、UAG或UGA)

该基因片段在转录时以____________(填“甲”或“乙”)链为模板合成mRNA;图中“↑”所指碱基对缺失后形成了 per01基因,该基因片段控制合成的肽链含____________个氨基酸,其数目远少于野生型的,因而导致羽化出现无节律性。
(2)考虑到复等位基因的存在,种群中雌果蝇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种。有同学认为可以通过后代雄果蝇的羽化节律周期来推测亲代雌果蝇的基因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影响昼夜节律的基因都仅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在遗传上总是与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果蝇种群中存在基因,体现了基因突变的____________性。野生型基因per的部分序列(含起始密码信息)如下图所示。(注:起始密码子为AUG,终止密码子为UAA、UAG或UGA)

该基因片段在转录时以____________(填“甲”或“乙”)链为模板合成mRNA;图中“↑”所指碱基对缺失后形成了 per01基因,该基因片段控制合成的肽链含____________个氨基酸,其数目远少于野生型的,因而导致羽化出现无节律性。
(2)考虑到复等位基因的存在,种群中雌果蝇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种。有同学认为可以通过后代雄果蝇的羽化节律周期来推测亲代雌果蝇的基因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2题)
3.
下列有关教材中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用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及蒸馏水来鉴定葡萄糖和尿液中的蛋白质 |
B.在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用卡诺氏液对染色体进行染色 |
C.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时,可看到细胞的连续分裂过程 |
D.检测脂肪时使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的目的是提取花生子叶中的脂肪 |
4.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处理口腔上皮细胞,目的是使组织细胞彼此分开 |
B.维生素D和胆固醇的化学本质为脂质,可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 |
C.无色的梨匀浆中加入斐林试剂后,即可观察到混合液的颜色变为砖红色 |
D.观察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时常用健那绿染液,此染液可使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
5.
下列有关蛋白质的结构、组成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温导致肽键被破坏,蛋白质变性,加入双缩脲试剂后不会显紫色 |
B.分布于细胞膜内外表面的糖蛋白,参与细胞之间的相互识别和免疫 |
C.线粒体内膜中蛋白质的含量比较高,这与内膜功能较复杂有关 |
D.若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其空间结构也一致,则为同种蛋白质 |
6.
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TP、mRNA、甲状腺激素和人体红细胞膜都含C、H、0、N、P
B. 多糖、蛋白质、核酸和胆固醇等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C. 脂肪中氢的含量比糖类多且氧化产生的能量多,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D. RNA与DNA都由四种核苷酸组成,两者均可携带遗传信息
A. ATP、mRNA、甲状腺激素和人体红细胞膜都含C、H、0、N、P
B. 多糖、蛋白质、核酸和胆固醇等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C. 脂肪中氢的含量比糖类多且氧化产生的能量多,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D. RNA与DNA都由四种核苷酸组成,两者均可携带遗传信息
7.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及物质迸出细胞的叙述,合理的是
A.胰岛素为蛋白质类激素,其运出细胞的方式与神经递质释放的方式相同 |
B.信息分子与细胞膜上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依赖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
C.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线粒体,因此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和细胞呼吸 |
D.葡萄糖进入人体成熟的红细胞需要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故为主动运输 |
8.
下列有关大豆植株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和中心体在根尖细胞的分裂过程中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
B.大豆植株细胞的细胞质与细胞核通过胞间连丝实现信息交流 |
C.在高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大豆叶肉细胞内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 |
D.不同膜结构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分子基础是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 |
9.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及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线粒体膜上既没有运输葡萄糖的载体,也没有运输氧气的载体
B. RNA聚合酶的化学本质是蛋与质,其催化的反应物是RNA
C. tRNA、SARS病毒抗体、唾液淀粉酶、载体发挥作用时都具有特异性
D. 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细胞骨架
A. 线粒体膜上既没有运输葡萄糖的载体,也没有运输氧气的载体
B. RNA聚合酶的化学本质是蛋与质,其催化的反应物是RNA
C. tRNA、SARS病毒抗体、唾液淀粉酶、载体发挥作用时都具有特异性
D. 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细胞骨架
10.
异色瓢虫是一种有益的变温动物,越冬期间体内甘油、葡萄糖含量会增多。下列有关异色瓢虫在越冬期间的推断,不合理的是
A.体内甘油、葡萄糖含量增多,可防止冻伤,有利于抗寒 |
B.因气温较低,异色瓢虫有氧呼吸增强,消耗的葡萄糖和氧气增多 |
C.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会下降,体内相关酶活性也下降 |
D.细胞膜的结构特性和功能特性都会不同程度地减弱 |
11.
下列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受精时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内,完成受精作用 |
B.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导致的基因重组使形成的受精卵的种类具有多样性 |
C.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分离之前 |
D.基因型为Aa的植株,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含A的雄配子数目远多于含A的雌配子 |
12.
基因型为AaXbY的男性,其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了基因型为AAaXb、aXb、Y、Y的4个精子。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精原细胞既可以进行有丝分裂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 |
B.非洲人和欧洲人所处的环境不同,会导致其原始生殖细胞减数分裂的周期不同 |
C.该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均出现异常 |
D.在正常情况下,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1:1 |
13.
如图为某家族苯丙酮尿症(相关基因用B、b表示)和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相关基因用D、d表示)的遗传系谱图,其中Ⅱ4家族中没有出现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患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该家系中调査和统计苯丙酮尿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的发病率较为理想
B. 苯丙酮尿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C. 若Ⅲ5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原因是其母亲的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发生异常
D. 若Ⅲ1与一母亲患苯丙酮尿症的正常男性婚配,则建议生女孩,女孩的患病概率为1/6

A. 在该家系中调査和统计苯丙酮尿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的发病率较为理想
B. 苯丙酮尿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C. 若Ⅲ5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原因是其母亲的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发生异常
D. 若Ⅲ1与一母亲患苯丙酮尿症的正常男性婚配,则建议生女孩,女孩的患病概率为1/6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2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