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6题)
1.
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有足量的三种氨基酸,则它们能形成多肽的种类最多是27种 |
B.氨基酸之间的不同,是由基因的碱基排列次序决定的 |
C.碳元素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可形成链式或环式结构,在一个十七肽化合物中,最多含有肽键17个 |
D.狼捕食兔子后通过消化吸收,增加了体内的蛋白质种类 |
2.
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中的自由水可自由流动,在化学反应中充当溶剂 |
B.由氨基酸形成多肽链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 |
C.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与生物的抗逆性有关 |
D.细胞内有机大分子的水解能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 |
3.
蛋白质是决定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都是蛋白质 |
B.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膜蛋白具有控制物质出入和催化功能 |
C.细胞内蛋白质发生水解时,通常需要另一种蛋白质的参与 |
D.多肽的主要区别在于组成它们的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的不同 |
4.
图是由A、B、C三个区段共81个氨基酸构成的胰岛素原,其需切除C区段才能成为有活性的胰岛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胰岛素原中至少含有3个游离的氨基
B. 胰岛素分子中含有2条肽链、79个肽键
C. 沸水浴时肽键断裂,导致胰岛素生物活性的丧失
D. 理论上可以根据切除C区段所得多肽的含量间接反映胰岛素的量

A. 胰岛素原中至少含有3个游离的氨基
B. 胰岛素分子中含有2条肽链、79个肽键
C. 沸水浴时肽键断裂,导致胰岛素生物活性的丧失
D. 理论上可以根据切除C区段所得多肽的含量间接反映胰岛素的量
5.
2017年中秋时节,家住安徽省患糖尿病的韩奶奶,因食用“无糖月饼”而被“甜晕”,还好抢救及时,脱离危险。目前很多广告语存在科学性错误,下列你认为正确的是
A.无糖饼干没有甜味,属于无糖食品 |
B.XX牌”口服液含有丰富的N、P、Zn等微量元素 |
C.某地大棚蔬菜,天然种植,不含任何化学元素,是真正的绿色食品 |
D.“XX牌”鱼肝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有助于宝宝骨骼健康 |
6.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 |
B.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 |
C.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 |
D.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 |
7.
生物大分子通常都有一定的分子结构规律,即是由一定的基本结构单位,按一定的排列顺序和连接方式形成的多聚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若该图为一段肽链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肽键,2表示中心碳原子,3的种类有20种
B. 若该图为一段RNA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核糖,2表示磷酸基团,3的种类有4种
C. 若该图为一段单链DNA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磷酸基团,2表示脱氧核糖,3的种类有4种
D. 若该图表示多糖的结构模式图,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是相同的

A. 若该图为一段肽链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肽键,2表示中心碳原子,3的种类有20种
B. 若该图为一段RNA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核糖,2表示磷酸基团,3的种类有4种
C. 若该图为一段单链DNA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磷酸基团,2表示脱氧核糖,3的种类有4种
D. 若该图表示多糖的结构模式图,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是相同的
8.
下列对醋酸菌、酵母菌和HIV病毒共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都能通过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
B.生物体中的嘌呤数都不一定等于嘧啶数 |
C.都在宿主细胞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 |
D.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都属于个体层次 |
9.
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则杂交亲本的组合是( )
A.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
B.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
C.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
D.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
10.
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膜内陷的位点取决于纺锤体的位置,纺锤体在中间细胞对称分裂,若偏离中心则不均等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纺锤体在细胞中位置决定细胞分化的方向 |
B.癌细胞的无限增殖过程中也有纺锤体的形成 |
C.动物细胞纺锤体的形成与中心体发出的纺锤丝有关 |
D.卵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次分裂纺锤体都偏离中心 |
11.
下图是某种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由④细胞可推测该动物是雄性动物 |
B.存在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只有②③ |
C.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①②③④ |
D.①②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含量均不同 |
12.
现有基因型都为BbVv的雌雄果蝇。己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雌果蝇会发生如图所示染色体行为,且发生该染色体行为的细胞比例为2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图所示染色体行为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
B.该图所示染色体行为属于基因重组范畴 |
C.若后代中基因型为bbvv个体比例为0,则雄果蝇在减数 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没有发生该行为 |
D.若后代中基因型为bbvv个体比例为0,则后代中表现型 为B_V_的比例为70% |
13.
果蝇的X、Y染色体有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X、Y染色体同源区段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子代中也可能出现性别差异 |
B.通过杂交组合1可判断刚毛对截毛为显性 |
C.通过杂交组合2,可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X、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 |
D.通过杂交组合3,可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
14.
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定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同学的实验模拟的是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自由组合的过程 |
B.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必须相等,且Ⅰ、Ⅱ桶小球总数也必须相等 |
C.乙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 |
D.甲、乙重复100次实验后,统计的Dd、AB组合的概率均约为50% |
15.
如图是具有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若Ⅱ7为纯合子,请分析此图,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甲病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 |
B.乙病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
C.Ⅱ5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或aaBb,Ⅲ10是纯合子的概率是1/3 |
D.若Ⅲ10与Ⅲ9结婚,生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5/12 |
16.
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 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 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则杂交亲本的组合是
A.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
B.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
C.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
D.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