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4题)
1.
海拉细胞系源自一位美国黑人妇女海珊塔·拉克斯的宫颈癌细胞。 这名美国妇女在1951年死于该癌症,一位外科医生从她的肿瘤上取下组织样本,并在实验室中进行培养,形成的细胞系被称之为Hela Cells(海拉细胞系)。至今海拉细胞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研究、生物实验或者细胞培养,已经成为医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工具。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不同的海拉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其中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所具有的特点为____________;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在前期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分裂期中,核DNA与染色体的数量之比等于2的时期有________,在利用海拉细胞系研究细胞周期时,向细胞培养液中加入某种能够抑制DNA复制的试剂,则处于___________期的细胞数将增多。
(2)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DNA分子,使____________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其中原癌基因负责____________________。
(3)a,细胞分化;b,细胞衰老;c,细胞凋亡;d, 细胞癌变四个生理过程中,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的有:__________(填写相关字母)
(1)不同的海拉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其中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所具有的特点为____________;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在前期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分裂期中,核DNA与染色体的数量之比等于2的时期有________,在利用海拉细胞系研究细胞周期时,向细胞培养液中加入某种能够抑制DNA复制的试剂,则处于___________期的细胞数将增多。
(2)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DNA分子,使____________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其中原癌基因负责____________________。
(3)a,细胞分化;b,细胞衰老;c,细胞凋亡;d, 细胞癌变四个生理过程中,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的有:__________(填写相关字母)
2.
以下图甲表示某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图乙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某两个时期的图象,图丙是观察根尖有丝分裂关图像。请分析回答:
(2)图乙中Ⅱ细胞对应于图甲中的_____________(填1或2)时期。I中细胞染色单体数为_____________。Ⅱ细胞中染色体与DNA数之比为_____________。
(3)在电镜下观察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可见放射状星射线是由细胞两极的结构发出的,该结构复制的时间在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时期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观察图丙中根尖有丝分裂时应选择________(填图中的字母)区细胞,,该区域细胞特点是__________,③和④过程中细胞核遗传物质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形成不同细胞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依据上图信息画出该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的数量变化__________。
(2)图乙中Ⅱ细胞对应于图甲中的_____________(填1或2)时期。I中细胞染色单体数为_____________。Ⅱ细胞中染色体与DNA数之比为_____________。
(3)在电镜下观察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可见放射状星射线是由细胞两极的结构发出的,该结构复制的时间在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时期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观察图丙中根尖有丝分裂时应选择________(填图中的字母)区细胞,,该区域细胞特点是__________,③和④过程中细胞核遗传物质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形成不同细胞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依据上图信息画出该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的数量变化__________。
3.
某豌豆的叶片宽度由两对等位基因(D、d及R、r)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且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两对基因以累加效应决定植株的叶宽,即每个显性基因均可增加该植物叶片的宽度,且任何显性基因增加宽度的效果相同,叶片宽度只由显性基因的个数决定。例如,基因型为DDRR的植株叶宽为20cm,基因型为ddrr的植株叶宽12cm,它们之间杂交得到F1全为叶宽16cm。现用叶宽16cm的F1自交得到F2。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以豌豆为材料做遗传学实验容易取得成功,因为豌豆具有以下特征: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对性状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2中叶片宽度性状共有______种表现型,叶宽18cm植株的基因型包括______。
(3)一株叶宽16cm植株和一株叶宽14cm植株杂交,杂交后代中叶宽18cm:叶宽16cm:叶宽14cm:叶宽12cm约为1: 3:3 :1,则16cm亲本及14cm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 杂交后代表现型为叶宽16cm的植株中,纯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
(4)利用上述实验材料,一株叶宽18cm植株和一株叶宽16cm植株杂交,杂交后代(能/否)______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
(5)请写出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______________。
(1)以豌豆为材料做遗传学实验容易取得成功,因为豌豆具有以下特征: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对性状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2中叶片宽度性状共有______种表现型,叶宽18cm植株的基因型包括______。
(3)一株叶宽16cm植株和一株叶宽14cm植株杂交,杂交后代中叶宽18cm:叶宽16cm:叶宽14cm:叶宽12cm约为1: 3:3 :1,则16cm亲本及14cm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 杂交后代表现型为叶宽16cm的植株中,纯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
(4)利用上述实验材料,一株叶宽18cm植株和一株叶宽16cm植株杂交,杂交后代(能/否)______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
(5)请写出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______________。
4.
已知红玉杏花朵颜色由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该色素随液泡中细胞液pH降低而颜色变浅。B基因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1)推测B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可能位于________上,并且该蛋白质的作用可能与________有关。
(2)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深紫色植株作亲本杂交,子一代全部是淡紫色植株。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认为A、a和B、b基因是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也有人认为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利用淡紫色红玉杏(AaBb)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让淡紫色红玉杏(AaBb)植株自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红玉杏花的颜色和比例(不考虑交叉互换)。
实验预测及结论:
①若子代红玉杏花色为________________,则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若子代红玉杏花色为________________,则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
③若子代红玉杏花色为__________________,则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
(4)若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取(3)题中淡紫色红玉杏(AaBb)自交,F1中白色红玉杏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其中纯种个体占________。

(1)推测B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可能位于________上,并且该蛋白质的作用可能与________有关。
(2)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深紫色植株作亲本杂交,子一代全部是淡紫色植株。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认为A、a和B、b基因是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也有人认为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利用淡紫色红玉杏(AaBb)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让淡紫色红玉杏(AaBb)植株自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红玉杏花的颜色和比例(不考虑交叉互换)。
实验预测及结论:
①若子代红玉杏花色为________________,则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若子代红玉杏花色为________________,则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
③若子代红玉杏花色为__________________,则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
(4)若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取(3)题中淡紫色红玉杏(AaBb)自交,F1中白色红玉杏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其中纯种个体占________。
2.单选题- (共23题)
6.
人体细胞内的溶酶体是一种含有多种水解酶的细胞器,其内部的pH为5左右。溶酶体的作用存在胞吞和自噬两种途径,下图表示吞噬细胞内溶酶体的产生和作用过程。下列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异噬溶酶体结合形成“自噬溶酶体”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性 |
B.溶酶体与囊泡形成异噬溶酶体不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 |
C.溶酶体能消化病原体的原因是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
D.少量的溶酶体內的水解酶泄露到细胞质基质中不会引起细胞损伤,其主要原因是细胞质基质的pH高于5 |
7.
下列有关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衰老的细胞染色质收缩,会影响DNA的复制和转录 |
B.衰老细胞与癌细胞的形态、结构都发生了改变 |
C.细胞的自然更新、噬菌体裂解细菌的过程都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
D.细胞分化过程中基因的种类未发生改变,但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 |
8.
下列关于细胞全能性的理解,不确切的是( )
A.器官移植的临床应用,证明了动物体细胞也具有全能性 |
B.细胞内含有个体发育所需的全部基因是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内在因素 |
C.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
D.胡萝卜韧皮部细胞经组织培养产生完整的植株,是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表现全能性的结果 |
9.
下列关于“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装片制作的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
B.视野中绝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 |
C.漂洗的目的是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
D.无法持续观察一个细胞从间期到末期的连续分裂过程 |
10.
科学家用含 32P 的磷酸盐作为标记物浸泡蚕豆幼苗,追踪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情况,得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数据如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上图能找出连续分裂细胞的两个细胞周期 |
B.21.3~40.6 h 为一个细胞周期,共计 19.3h |
C.21.3~38.6 时段,染色体与 DNA 的数量比值始终为 1:1 |
D.图中可用来表示细胞分裂间期的时段为 2~19.3 和 21.3~38.6,此时细胞有适度生长 |
11.
如图甲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上 DNA 含量变化的关系,图乙表示处于细胞有丝分裂某个时期的细胞图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 C→D 过程会发生中心体的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 |
B.图乙中有 8 条染色体,8 个核 DNA,0 条染色单体 |
C.若将图甲纵坐标改为核 DNA 含量,则更改前后 CD 段形成的原因不相同 |
D.图乙细胞产生的两个子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核 DNA 数目也相同 |
12.
下列关于黑藻、蓝藻、根尖分生区细胞以及叶肉细胞基本共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均具有将CO2转变成为有机物的能力 |
B.均存在 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 |
C.遗传信息均储存 在脱氧核糖核苷酸分子中 |
D.均有以磷脂双分子层作为基本支架的生物膜系统 |
13.
下列关于遗传学的基本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状分离 |
B.纯合子相互交配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
C.不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
D.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
14.
某植物的高茎、矮茎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受D、d控制:红果、黄果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受E、e控制,高茎基因(D)对矮茎基因(d)为完全显性,红果基因(E)对黄果基因(e)为完全显性。现用纯种高茎黄果个体和矮茎红果个体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若F2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有660株,那么F2中两对等位基因均为杂合的个体理论上应有( )株。
A.990 | B.330 | C.440 | D.770 |
15.
已知牛的体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为红褐色,aa为红色,在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中,雄牛为红褐色,雌牛为红色。现有一群牛,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且雌:雄=1:1.若让该群体的牛进行自由交配,则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分别是( )
A.红褐色:红色=2:1 | B.红褐色:红色=4:1 |
C.红褐色:红色=8:1 | D.红褐色:红色=4:5 |
16.
已知某种老鼠的体色由复等位基因A+、A和a决定,A+(纯合胚胎致死)决定黄色,A决定灰色,a决定黑色,且A+对A是显性,A对a是显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种老鼠的成年个体中最多有6种基因型 |
B.A+、A和a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C.一只黄色雌鼠和一只黑色雄鼠杂交,后代一定出现3种表现型 |
D.基因型均为A+a的一对老鼠交配产下的3只小鼠可能全表现为黄色 |
17.
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及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隐性性状是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
B.孟德尔验证假说的证据是杂合子自交产生3: 1的性状分离比 |
C.正确的假说不仅能够解释已有的实验结果,还必须能够预测未知的实验结果 |
D.性状相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则两亲本一定为纯合子 |
18.
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 有人在两个小桶中分别放了10个、50个玻璃球,各自一半用字母D或d标记。下列对他这种做法的评价,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玻璃球数量多的桶代表雄性生殖器官 |
B.连续抓取了几次DD组合,不应舍去也要统计 |
C.桶内两种球的比例必须相等,即标记D、d的小球数目比例必须为1:1 |
D.两个小桶玻璃球数量不同会影响配子出现的概率,从而导致实验结果误差增大 |
19.
遗传工作者在进行遗传病调查时发现了一个先天性垂体性侏儒症的家系(设相关基因为A、a),系谱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该病为隐性基因所控制的遗传病 |
B.II-3的基因型为AA或Aa |
C.II-3与II-5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2 |
D.若Ⅱ-11携带致病基因,则Ⅱ-10与Ⅱ-11生下一个患病儿子的概率为1/4 |
20.
某植物花瓣的大小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基因型为AA植株表现为大花瓣,Aa表现为小花瓣,aa表现为无花瓣。花瓣颜色受另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基因型为RR、Rr的花瓣是红色,rr的为黄色,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则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
A.子代共有9种基因型 | B.子代有花瓣植株中,AaRr所占比例为1/3 |
C.子代共有5种表现型 | D.子代红色小花瓣植株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2/3 |
21.
某鼠毛的黄色基因Y对灰色基因y为显性,短尾基因T对长尾基因t为显性,且基因Y或T在纯合时都能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现有两只黄色短尾鼠杂交,它们所生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 )
A.6:2:3:1 | B.5:3:3:1 |
C.4:2:2:1 | D.5:1:1:1 |
22.
某种植物的花色有白色、蓝色、紫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D、d和R、r)控 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种植物中能开紫花的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 |
B.植株DDrr与植株ddRR杂交,后代全为蓝花植株 |
C.植株Ddrr与植株ddRR杂交,后代1/2为蓝花植株,1/2为紫花植株 |
D.植株DdRr自交,后代紫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1/6 |
23.
关于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 |
B.孟德尔作出的“演绎”是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预测后代产生1︰1的性状分离比 |
C.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可解释有性生殖生物所有相关性状的遗传现象 |
D.为了检验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
24.
现有一个由 AA.Aa.aa三种基因型个体组成的动物种群,已知该种群随机交配繁殖,而aa个体不具备繁殖能力该种群繁殖一代,子代中AA:Aa:aa=9:6:1,则亲代中AA:Aa:aa的数量比可能为
A. 4:1:4 B. 4:2:4 C. 4:4:4 D. 4:6:4
A. 4:1:4 B. 4:2:4 C. 4:4:4 D. 4:6:4
25.
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中孟德尔都必须在豌豆开花前对母本去雄 |
B.F1产生基因型为YR的卵细胞和精子数量之比为1:1 |
C.F1自交产生的黄色圆粒豌豆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9 |
D.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的自由组合 |
26.
人类的白化病是由是由遗传因子(A、a)控制的遗传病,某男及其父母均正常,其弟弟患白化病。他与一白化病女子结婚,生一个正常孩子的几率是
A. 1/4 B. 1/3 C. 1/2 D. 2/3
A. 1/4 B. 1/3 C. 1/2 D. 2/3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4道)
单选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0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