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3题)
1.
下图表示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请回答:

(1)图中虚线内的体液构成______________,其中A为_________,B为________,C为___________。
(2)填写图中D、E系统的名称:D ________,E __________。
(3)毛细血管壁生活的液体环境包括_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作答)。
(4)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
(5)空气中的O2进入组织细胞内发挥作用需要穿过_______层磷脂分子。
(6)食物中过多的酸性物质被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后,血浆的pH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其主要原因与与它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离子有关。

(1)图中虚线内的体液构成______________,其中A为_________,B为________,C为___________。
(2)填写图中D、E系统的名称:D ________,E __________。
(3)毛细血管壁生活的液体环境包括_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作答)。
(4)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
(5)空气中的O2进入组织细胞内发挥作用需要穿过_______层磷脂分子。
(6)食物中过多的酸性物质被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后,血浆的pH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其主要原因与与它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离子有关。
2.
现有甲、乙两种水生小动物,为探究它们的种群增长规律及种间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各组实验中,每种动物初始数量相等,饲养条件相同)。
①第1组:将甲与乙分别于两个容器中饲养,甲动物种群数量变化如曲线A所示
②第2组:将甲与乙于同一容器中饲养,乙种数量变化如曲线D所示。

(1)测得第1组实验中乙种动物种群在第15天增长速率最大,且当天种群数量为400只,根据此数据在图中画出第1组实验乙种群数量变化曲线________________。
(2)据图可知实验2中甲乙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_。经调查,甲乙均为消费者,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3)若甲为对水产养殖有害的生物,可通过破坏其种群的_____________进而降低种群的出生率。若要增加乙的种群数量,最根本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①第1组:将甲与乙分别于两个容器中饲养,甲动物种群数量变化如曲线A所示
②第2组:将甲与乙于同一容器中饲养,乙种数量变化如曲线D所示。

(1)测得第1组实验中乙种动物种群在第15天增长速率最大,且当天种群数量为400只,根据此数据在图中画出第1组实验乙种群数量变化曲线________________。
(2)据图可知实验2中甲乙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_。经调查,甲乙均为消费者,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3)若甲为对水产养殖有害的生物,可通过破坏其种群的_____________进而降低种群的出生率。若要增加乙的种群数量,最根本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
3.
图中图Ⅰ是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Ⅱ表示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Ⅰ中甲和乙代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依次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它们与分解者共同构成了_____________。
(2)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__________形式进行,该物质主要通过 [ ]____________(用数字和文字表示)作用从无机环境进入甲。
(3)图Ⅱ中A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量,B代表被____________利用的能量。从图中可总结出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c,则a、b、c之间的关系是(_____)

(1)图Ⅰ中甲和乙代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依次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它们与分解者共同构成了_____________。
(2)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__________形式进行,该物质主要通过 [ ]____________(用数字和文字表示)作用从无机环境进入甲。
(3)图Ⅱ中A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量,B代表被____________利用的能量。从图中可总结出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c,则a、b、c之间的关系是(_____)
A.a=b+c | B.a<b+c | C.a>b+c | D.c=a+b |
2.单选题- (共4题)
4.
图中A、B代表人体内的物质,①②③④代表体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组织细胞为胰岛细胞,则饥饿时①比④处胰高血糖素浓度低 |
B.若组织细胞为脑细胞,则①比④处CO2浓度高 |
C.若组织细胞为骨骼肌细胞,则B可代表乳酸 |
D.若组织细胞为垂体细胞,则A可代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
5.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种群内的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
B.群落中动物与植物均有分层现象,二者互不影响 |
C.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
D.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而出现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 |
6.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建立人工湿地公园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一种有效途径。下面是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挺水植物芦苇在湿地边随地势高低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
B.绿藻、黑藻可吸收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物,并用于自身的光合作用 |
C.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要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
D.人工湿地净化污水的过程体现了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3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