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2题)
1.
下图是动物细胞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这是人体的骨髓细胞,正处于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则细胞核内所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这是昆虫的飞行肌细胞,则该细胞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较多,因为该细胞的生理活动需要的能量较多。
(3)若这是人的肠腺细胞,那么与其合成功能直接相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的数量会多一些,其合成的物质经过______________的运输和___________加工后至细胞膜处分泌出去。
(4)若这是人体卵细胞,则其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数目是肠腺细胞的________。
(5)洋葱根尖分生区的间期细胞与该动物细胞结构上的不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若这是人体的骨髓细胞,正处于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则细胞核内所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这是昆虫的飞行肌细胞,则该细胞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较多,因为该细胞的生理活动需要的能量较多。
(3)若这是人的肠腺细胞,那么与其合成功能直接相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的数量会多一些,其合成的物质经过______________的运输和___________加工后至细胞膜处分泌出去。
(4)若这是人体卵细胞,则其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数目是肠腺细胞的________。
(5)洋葱根尖分生区的间期细胞与该动物细胞结构上的不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黄帝内经》中,五谷被称之为:“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 现代常用汉语中,通常说的五谷是指:稻谷、麦子、大豆、玉米、薯类,同对也习惯地将米和面粉以外的粮食称作杂粮,而五谷杂粮也泛指粮食作物,科研工作若对五谷中的荞麦和水稻的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系列实验研究如下:
实验一:研究人员为探究荞麦主茎颜色、花柱长度和瘦果形状的遗传规律,以自交可育的普通荞麦纯种为材料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二:进一步对主茎颜色与花柱长度进行研究,结果如图。

实验三:水稻的高杆对矮杆为完全显性,由一对等位某因A、a控制,抗病对易感病为完全显性,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现有纯合高杆抗病和纯合矮杆易感病的两种亲本杂交,所得F1测交,多次重复实验,统计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都近似如下结果:商杆抗焫;高杆易感病:矮杆抗病:矮杆易感病4: 1:1:4。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实验一可知,三对相对性状中,最可能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是_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主茎颜色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且两对等位基因均含显性基因时,表现为红色,那么实验一甲组合的F2理论比是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二的实际结果分析,红茎花柱长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用图中表示基因型的方法表示)。
(4)根据实验三分析上述两对等位基因之间_________(填“遵循”和“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5)有人针对实验三实验结果做出了如下假说:
①控制上述性状的两对基因位于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F1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的比例为AB:Ab:aB:ab=4:1:1:4。
③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若上述假说正确,则用F1自交,其后代中aabb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一:研究人员为探究荞麦主茎颜色、花柱长度和瘦果形状的遗传规律,以自交可育的普通荞麦纯种为材料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合 | 亲本 | F1表现型 | F2表现型及数量 | F2理论比 |
甲 | 绿茎尖果X绿茎钝 | 红茎尖果 | 红茎尖果271 红茎钝果90 绿茎尖果211 绿茎钝果72 | ? |
乙 | 花柱长X花柱同长 | 花柱同长 | 花柱同长126 花柱长34 | 13:3 |
实验二:进一步对主茎颜色与花柱长度进行研究,结果如图。

实验三:水稻的高杆对矮杆为完全显性,由一对等位某因A、a控制,抗病对易感病为完全显性,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现有纯合高杆抗病和纯合矮杆易感病的两种亲本杂交,所得F1测交,多次重复实验,统计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都近似如下结果:商杆抗焫;高杆易感病:矮杆抗病:矮杆易感病4: 1:1:4。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实验一可知,三对相对性状中,最可能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是_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主茎颜色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且两对等位基因均含显性基因时,表现为红色,那么实验一甲组合的F2理论比是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二的实际结果分析,红茎花柱长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用图中表示基因型的方法表示)。
(4)根据实验三分析上述两对等位基因之间_________(填“遵循”和“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5)有人针对实验三实验结果做出了如下假说:
①控制上述性状的两对基因位于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F1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的比例为AB:Ab:aB:ab=4:1:1:4。
③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若上述假说正确,则用F1自交,其后代中aabb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0题)
3.
下列实验操作中,会达到预期实验目的是( )
A.用健那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染色,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
B.将酶与底物在室温下混合,再作不同保温处理,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
C.用新配制的NaOH与CuSO4混合液,可检测待测样液中是否含有蛋白质 |
D.用苏丹Ⅲ染液染色后的动物脂肪细胞,必须用光学显微镜才能看到橘黄色颗粒 |
4.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及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斐林试剂及双缩脲试剂都需要将两种液体先混合后使用
②健那绿是活细胞染液,可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
③由于叶绿体中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所以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
④利用洋葱根尖分生区观察有丝分裂时,需对根尖解离,其目的是使细胞分离
⑤在观察细胞的DNA和RNA分布时,盐酸处理可以改变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⑥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能确定酵母菌细胞呼吸的类型
①斐林试剂及双缩脲试剂都需要将两种液体先混合后使用
②健那绿是活细胞染液,可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
③由于叶绿体中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所以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
④利用洋葱根尖分生区观察有丝分裂时,需对根尖解离,其目的是使细胞分离
⑤在观察细胞的DNA和RNA分布时,盐酸处理可以改变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⑥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能确定酵母菌细胞呼吸的类型
A.①②④ | B.②④⑤ | C.②③⑥ | D.②④⑥ |
6.
下列与RNA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核糖体中含有mRNA、tRNA和rRNA
B. 某些RNA具有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功能
C. RNA可以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D. 真核细胞中的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A. 核糖体中含有mRNA、tRNA和rRNA
B. 某些RNA具有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功能
C. RNA可以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D. 真核细胞中的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7.
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
B.蓝藻细胞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
C.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
D.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
8.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依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①,判断甲是否为需氧型生物 |
B.不能仅依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②,判断乙是否为植物细胞 |
C.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不能区分细胞甲和细胞乙是否为原核生物 |
D.根据细胞中是否有结构③,可将甲乙丙三种生物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两个类群 |
9.
下图是细胞的两种增殖方式染色体行为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种方式姐妹染色单体分开,使子细胞都含有P1、P2、M1、M2 |
B.乙种方式P1和M1、P2和M2分离,子细胞具有不同组合的染色体 |
C.利用甲种方式繁殖后代,有利于生物遗传性状的稳定和物种的进化 |
D.繁殖过程中存在乙种方式的生物,有利于种群适应环境和发展进化 |
10.
已知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让一株杂合子小麦自交得F1,淘汰掉其中不抗诱病的植株后,再自交得F2,从理论上计算,F2中抗绣病占植株总数的( )
A.1/4 | B.5/8 | C.5/6 | D.1/6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2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