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4题)
1.
图1表示某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甲、乙、丙是该动物体内的三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请据图回答:

(1)该生物个体的性别为________性。
(2)图1中表示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__(实线、虚线),其中GH段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分裂方式和时期)。
(3)图1中EF段变化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甲、乙、丙三个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图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条。

(1)该生物个体的性别为________性。
(2)图1中表示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__(实线、虚线),其中GH段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分裂方式和时期)。
(3)图1中EF段变化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甲、乙、丙三个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图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条。
2.
图是某DNA分子的部分平面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化学元素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NA的空间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 4的中文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双链上的碱基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连接成碱基对,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
(4)若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G/T+C=0.5,那么在它的互补链中A+G/T+C,应为________,在该DNA分子中A+G/T+C应为________。
(5)若该DNA片段由600对碱基组成,A+T占碱基总数的40%,若该DNA片段复制2次,共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分子个数为________。

(1)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化学元素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NA的空间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 4的中文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双链上的碱基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连接成碱基对,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
(4)若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G/T+C=0.5,那么在它的互补链中A+G/T+C,应为________,在该DNA分子中A+G/T+C应为________。
(5)若该DNA片段由600对碱基组成,A+T占碱基总数的40%,若该DNA片段复制2次,共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分子个数为________。
3.
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A、a)和乙遗传病(基因为B、b)患者,系谱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所有概率用分数表示):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若I-3无乙病致病基因,请继续以下分析。
①I-2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II-5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II-5与II-6结婚,则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II-5与a基因携带者结婚并生育一个儿子,该儿子是a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__________,若已知该儿子表现型正常,则他是a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__________。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若I-3无乙病致病基因,请继续以下分析。
①I-2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II-5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II-5与II-6结婚,则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II-5与a基因携带者结婚并生育一个儿子,该儿子是a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__________,若已知该儿子表现型正常,则他是a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__________。
4.
某动物的毛色由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动物的毛色的表现型有三种,基因型相同的雌雄个体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黑毛∶灰毛∶白毛=9∶3∶4,则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两对基因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律。
(2)若该动物的毛色有黑、白两种,且只要有基因A存在就表现为黑毛,其余均为白毛,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则基因型相同的黑毛雌雄个体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该动物毛色共有四种表现型:黑毛(A_B_)、褐毛(aaB_)、红毛(A_bb)和黄毛(aabb)。图1为该动物的控制毛色的基因及其所在的常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则图1所示动物的毛色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常情况下,如果该动物产生了如图2所示的卵细胞,可能原因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 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若该动物的毛色的表现型有三种,基因型相同的雌雄个体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黑毛∶灰毛∶白毛=9∶3∶4,则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两对基因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律。
(2)若该动物的毛色有黑、白两种,且只要有基因A存在就表现为黑毛,其余均为白毛,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则基因型相同的黑毛雌雄个体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该动物毛色共有四种表现型:黑毛(A_B_)、褐毛(aaB_)、红毛(A_bb)和黄毛(aabb)。图1为该动物的控制毛色的基因及其所在的常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则图1所示动物的毛色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常情况下,如果该动物产生了如图2所示的卵细胞,可能原因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 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29题)
5.
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g完全显性。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据此可推测:雌蝇中
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
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
C.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
D.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
6.
对基因型为AaBbCc的植物进行测交,其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不考虑变异)。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状况是
A.![]() | B.![]() | C.![]() | D.![]() |
7.
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则杂交亲本的组合是( )
A.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
B.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
C.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
D.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
8.
下列叙述不属于抗维生素D佝偻症遗传病遗传特征的是( )
A.男性与女性的患病概率不同 |
B.患者的双亲中至少有一人为患者 |
C.患者家系中会出现连续几代都有患者的情况 |
D.若双亲均无患者,则子代的发病率最大为3/4 |
9.
鸡是ZW型性别决定的生物,如果一只母鸡由于环境因素而发生表现型变化(基因型不变),性反转成公鸡,则这只公鸡与母鸡交配,后代的性别是( )
A.全为公鸡 | B.全为母鸡 | C.有公鸡也有母鸡 | D.无后代 |
10.
用同位素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然后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则进入大肠杆菌体内的是( )
A.35S | B.32P | C.35S和32P | D.35S和32P都不进入 |
11.
甲、乙、丙、丁4个系谱图依次反映了a、b、c、d四种遗传病的发病情况,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根据系谱图判断,可排除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12.
人类多指基因(T)对正常基因(t)显性,白化基因(a)对正常基因(A)隐性,它们都位于常染色体上,而且独立遗传。一个家庭中父亲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手指正常但患白化病孩子,则这对夫妻再生一个孩子,该孩子患一种病和患两种病的几率分别是( )
A.1/2,1/8 | B.3/4,1/4 | C.1/4,1/4 | D.1/4,1/8 |
15.
下图为某动物睾丸中不同细胞的分裂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为②和④ | B.①②③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
C.③细胞的子细胞称为初级精母细胞 | D.④中可能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 |
16.
关于受精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能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
B.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 |
C.正常悄况下,一个卵细胞一般只能同一个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
D.受精作用形成的受精卵进而发育成个体的过程进行的是有丝分裂 |
18.
进行有性生殖的动物的三个生理过程如图所示,则与①、②、③过程相关的分别是


A.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受精作用 |
B.有丝分裂、受精作用、减数分裂 |
C.受精作用、减数分裂、有丝分裂 |
D.减数分裂、受精作用、有丝分裂 |
19.
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 |
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
C.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 |
D.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 |
21.
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若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F2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体 |
B.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 |
C.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
D.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种类比红花植株的多 |
22.
如果已知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1YYRR∶1YYrr∶1YyRR∶1Yyrr∶2YYRr∶2YyRr,并且也知道上述结果是按自由组合定律产生的,那么双亲的基因型是( )
A.YYRR×YYRr | B.YYRr×YyRr | C.YyRr×YyRr | D.YyRR×YyRr |
23.
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群体中的性别比例为1:1,原因是 ( )
A. 雌配子:雄配子=1:1 B. 含X的配子:含Y的配子=1:1
C. 含X的精子:含Y的精子=1:1 D. 含X的卵细胞:含Y的卵细胞=1:1
A. 雌配子:雄配子=1:1 B. 含X的配子:含Y的配子=1:1
C. 含X的精子:含Y的精子=1:1 D. 含X的卵细胞:含Y的卵细胞=1:1
24.
—组杂交组合AABB×aaBb,各对基因之间是自由组合的,则后代(F1)有表现型和基因型各几种
A.1种表现型,1种基因型 | B.2种表现型,4种基因型 |
C.2种表现型,2种基因型 | D.1种表现型,2种基因型 |
25.
调查发现,人类的外耳道多毛症总是由父亲传给儿子,女性无此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症属于X连锁遗传 | B.外耳道多毛症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
C.患者的体细胞都有成对的外耳道多毛症基因 | D.患者产生的精子中有外耳道多毛症基因占1/2 |
26.
如图是具有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若Ⅱ7为纯合子,请分析此图,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甲病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 |
B.乙病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
C.Ⅱ5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或aaBb,Ⅲ10是纯合子的概率是1/3 |
D.若Ⅲ10与Ⅲ9结婚,生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5/12 |
27.
红眼长翅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设眼色基因为E、e,翅长基因为F、f。则亲本的基因型是

设眼色基因为E、e,翅长基因为F、f。则亲本的基因型是
A.EeXFXf、EeXFY | B.FfXEXe、FfXEY |
C.EeFf、EeFf | D.EEFf、EeFF |
28.
人类中,显性基因D对耳蜗管的形成是必需的,显性基因E对听神经的发育是必需的;二者缺一,个体即聋。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夫妇中有一个耳聋,也有可能生下听觉正常的孩子 |
B.一方只有耳蜗管正常,另一方只有听神经正常的夫妇,只能生下耳聋的孩子 |
C.基因型为DdEe的双亲生下耳聋的孩子的几率为7/16 |
D.耳聋夫妇可以生下基因型为DdEe的孩子 |
29.
下列有关孟德尔、萨顿、摩尔根实验方法对应正确的是( )
A.类比推理、假说演绎、类比推理 | B.假说演绎、假说演绎、类比推理 |
C.类比推理、类比推理、假说演绎 | D.假说演绎、类比推理、假说演绎 |
30.
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群体中的性别比例为1:1,主要原因是
A.雌配子:雄配子=1:1 | B.含X型的配子:含Y型的配子=1:1 |
C.含X型的精子:含Y型的精子=1:1 | D.含X型的卵细胞:含Y形的卵细胞=1:1 |
31.
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 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 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则杂交亲本的组合是
A.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
B.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
C.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
D.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
32.
DNA分子的稳定性与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数目有关。下列关于生物体内DNA分子中(A+T)/(G+C)与(A+C)/(G+T)两个比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碱基序列不同的双链DNA分子,后一比值不同 |
B.前一个比值越大,双链DNA分子的稳定性越高 |
C.当两个比值相同时,可判断这个DNA分子是双链 |
D.经半保留复制得到的DNA分子,后一比值等于1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4道)
单选题:(2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