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新泰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68385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2

1.单选题(共13题)

1.
下列关于细胞中物质或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细胞的边界是细胞壁,控制物质进出的是细胞膜
B.蔗糖、淀粉、纤维素等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C.核酸和磷脂都是含有C、H、O、N、P的有机物之一
D.血红蛋白、血浆蛋白、性激素的合成都与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
2.
端粒是存在于真核生物线性染色体的末端,由DNA序列及其相关的蛋白质所组成的DNA蛋白复合体;端粒酶是一种逆转录酶,是一种由蛋白质和RNA构成的核糖核蛋白体。由此可知,属于核糖体、端粒和端粒酶共同点的是
A. 都能携带遗传信息    B. 都只存在于真核细胞中
C. 都与遗传信息的传递无关    D. 都具有C、H、0、N、P等化学元素
3.
将与生物学有关的内容依次填入下图各框中,其中包含关系错误的选项是(  )

 
1
2
3
4
5
A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有机物
无机物

无机盐
B
细胞生物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高等植物
真菌
C
物质跨膜运输
主动运输
被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D
脂质
磷脂
胆固醇
维生素D
性激素
 
A.AB.BC.CD.D
4.
下列关于人体内所有活细胞的共同点的总结,正确的是  (    )
A.都能进行有氧呼吸B.都含有代谢有关的酶
C.都能进行有丝分裂D.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5.
下列关于DNA复制和基因表达的叙述,错误的是
A.DNA复制过程核苷酸到达指定位置不需要搬运工具
B.转录过程中与模板链上碱基配对的碱基中没有胸腺嘧啶
C.翻译过程中搬运氨基酸到达指定位置的物质内有氢键
D.能进行DNA复制的细胞不一定能进行基因的表达
6.
M基因编码含63个氨基酸的肽链。该基因发生插入突变,使mRNA增加了一个三碱基序列AAG,表达的肽链含64个氨基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M基因突变后,参与基因复制的嘌呤核苷酸比例增加
B.在M基因转录时,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碱基配对连接
C.突变前后编码的两条肽链,最多有2个氨基酸不同
D.在突变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最多需要64种tRNA参与
7.
以下是来自于同一生物体内、处于四个不同状态的细胞分裂图示。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图①分裂结束后可能会进入图③所示的分裂过程
B.图②与图③所示细胞中染色单体数相等
C.由图④分析,该生物是雄性个体
D.①②③④分别含有4、2、2、2个染色体组
8.
下列对各种“比值”变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置于蔗糖溶液中的细胞在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的值变大
B.对某绿色植物进行遮光处理时,遮光后瞬间叶绿体中NADPH/NADP+的值变小
C.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核DNA数的值不变
D.红细胞运输氧气功能受损后,其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不变
9.
某男性与一正常女性婚配,生育了一个患白化病兼色盲的儿子。下图为此男性的一个精原细胞示意图(白化病基因a、色盲基因b)。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此男性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23个四分体
B.在形成此精原细胞的过程中不可能出现四分体
C.该夫妇所生女儿可能患色盲病
D.该夫妇再生一个表现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3/8
10.
下列有关同位素标记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小白鼠吸入18O2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不可能含有18O
B.用14C标记14CO2,研究CO2中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
C.分生区细胞对培养液中3H标记的尿嘧啶的吸收峰值出现在间期
D.一个只有一条染色体被l5N标记的精原细胞,在14N培养液中能产生两个含l5N的精细胞
11.
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图所示。下列相关推测错误的是
A.Ⅰ片段上某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女性患病率低于男性
B.Ⅱ片段上某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其遗传与性别不相关
C.Ⅲ片段上某基因(M)控制的遗传病,患者的女儿全正常,儿子全患病
D.Ⅰ片段上某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该病
12.
某种田鼠,已知等位基因T(长尾)和t(短尾)位于X染色体上,且带有Xt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后使受精卵致死。将长尾雄鼠与杂合长尾雌鼠杂交得到F1,再让F1相互交配得到F2。在理论上,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F2中,雌雄的数量比为1∶2
B.F2中,长尾∶短尾的数量比为5∶1
C.F2中的雄性个体中,T基因频率∶t基因频率为3∶1
D.F2的雌性个体中,T基因频率∶t基因频率为3∶1
13.
孟德尔和摩尔根的杂交实验都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孟德尔提出了配子中遗传因子减半的假说
B.孟德尔根据杂交实验结果提出问题
C.摩尔根运用该方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D.摩尔根进行测交实验属于演绎过程

2.实验题(共1题)

14.
某严格自花传粉的二倍体植物(2n),野生型为红花,突变型为白花。研究人员围绕花色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花色控制基因及在染色体上的定位,进行了以下相关实验。请分析回答:
(1)在甲地的种群中,该植物出现一株白花突变。让白花植株自交,若后代
____________说明该突变型为纯合体。将该白花植株与野生型杂交,若子一代为红花植株,子二代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比为3:1,出现该结果的条件是:①红花和白花受________等位基因控制,且基因完全显性;②配子具有相同成活率及受精能力并能随机结合;③受精卵发育及各基因型植株存活率相同。
(2)在乙地的种群中,该植物也出现了一株白花突变且和甲地的白花突变同为隐性突变。为确定甲、乙两地的白花突变是否由相同的等位基因控制,可将_________________杂交,当子一代表现型为___________时,可确定两地的白花突变由不同的等位基因控制;若子二代中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时,可确定白花突变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
(3)缺体(2n-1)可用于基因的染色体定位。人工构建该种植物的缺体系(红花)应有_______种缺体。若白花由一对隐性突变基因控制,将白花突变植株与该种植物缺体系中的全部缺体分别杂交,留种并单独种植,当子代出现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时,可将白花突变基因定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