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1题)
1.
燕麦的颖色受两对基因控制。已知黑颖(A)和黄颖(B)为显性,且只要有A存在,该植株就表现为黑颖,双隐性则表现为白颖。现用纯种黄颖与纯种黑颖杂交,F1全为黑颖,F1自交产生的F2中,黑颖:黄颖:白颖=12:3:1。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F2的性状分离比说明基因A(a)与B(b)的遗传遵循基因的_______定律。F2中白颖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
(2)若将黑颖与黄颖杂交,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时,后代中白颖的比例最大,占总数的________。
(3)请用遗传图解的形式表示出题干所述的杂交过程。(包括亲本、F1及F2各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F2的性状分离比说明基因A(a)与B(b)的遗传遵循基因的_______定律。F2中白颖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
(2)若将黑颖与黄颖杂交,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时,后代中白颖的比例最大,占总数的________。
(3)请用遗传图解的形式表示出题干所述的杂交过程。(包括亲本、F1及F2各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2题)
2.
医院确认糖尿病的常用方法及结果是
A.取尿液并加入碘一碘化钾溶液,出现蓝色 |
B.取尿液并加入新制的Cu(OH)2,加热出现砖红色 |
C.取尿液并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 |
D.取尿液并加入苏丹Ⅲ染液,出现橘黄色 |
3.
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A.某些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能够传递信息 |
B.有些脂质能激发和维持动物第二性征 |
C.有些固醇类物质是构成细胞膜的成分 |
D.组成细胞的化合物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
6.
生物体内有70多种酶的活性与Zn2+有关,缺乏Zn2+生物就无法正常生活,这说明无机盐
A.对维持细胞形态有重要作用 | B.对维持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
C.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 D.对调节细胞内的浓度有重要作用 |
8.
下图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与该细胞活动关系密切的激素是雄性激素 |
B.该细胞中有2条染色体、3条染色单体 |
C.若①上有基因B,则②上相应位点的基因是b |
D.该细胞能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
10.
下图表示孟德尔所做的豌豆杂交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据图可知,高茎作父本,矮茎作母本 |
B.①为去雄,要待花完全开放后操作 |
C.②为人工授粉,要与①同时操作 |
D.①与②操作后,需要对①处的花进行套袋 |
11.
果蝇中灰身(B)与黑身(b)、大翅脉(E)与小翅脉(e)是两对相对性状且独立遗传,相关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灰身大翅脉的雌蝇与灰身小翅脉的雄蝇杂交,子代中47只为灰身大翅脉.49只为灰身小翅脉,17只为黑身大翅脉,15只为黑身小翅脉。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B. 亲代雌果蝇产生的卵细胞有4种,且其比例为1:1:1:1
C. 子代灰身大翅脉果蝇中纯合子占的比例为1/3
D. 子代中黑身小翅脉雌果蝇理论上的概率为1/16
A. 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B. 亲代雌果蝇产生的卵细胞有4种,且其比例为1:1:1:1
C. 子代灰身大翅脉果蝇中纯合子占的比例为1/3
D. 子代中黑身小翅脉雌果蝇理论上的概率为1/16
12.
成熟黄瓜果实的颜色由两对基因(R和r、E和e)共同决定,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R、E同时存在时,表现为红色;只有R存在时表现为橙色;只有E存在时表现为黄色;R、E都不存在时表现为白色。两个亲本杂交,F1中出现3红:1橙:3黄:1白的比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成熟黄瓜果实颜色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
B.能稳定遗传的红色黄瓜的基因型为RREE |
C.上述两杂交亲本的基因型为RrEe×rrEe |
D.F1红果植株进行同株异花受粉,后代果实颜色有3种 |
13.
在果蝇的表现型中,红眼(R)对白眼(r)为显性,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让纯合的红眼长翅雄果蝇与白眼残翅雌果蝇杂交,再让F1中雌雄果蝇杂交,则F2中红眼长翅果蝇的基因型有
A. 4种 B. 6种 C. 9种 D. 12种
A. 4种 B. 6种 C. 9种 D. 12种
3.多选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1道)
单选题:(12道)
多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