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沪科版第一册 第4章 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683435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8/29

1.非选择题(共4题)

1.
为了研究酶的有关特性,取两支洁净的试管并编号为A、B,各注入2mL体积分数3%的H2O2溶液;再向A管滴入2滴3.5%FeCl3溶掖,向B管满入2滴质量分数20%的肝脏研磨液;堵住管口,轻轻振荡;用点燃但无火焰的卫生香检验;观察并记录结果。
(1)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索_______
(2)如果两支试管的现象均不明显,从实验材料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3)过氧化物酶也能催化H2O2的分解,产生的[O]能使溶于水的无色焦性没食子酸氧化生成橙红色沉淀。为了鉴定马铃薯块茎是否含有过氧化物酶,设计了如下实验。

参照上图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3号试管内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②设计2号试管作为对照的具体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2号试管未产生颜色反应,则出现橙红色沉淀的是第_________号试管。
2.
下图是人体内物质代谢简图,请据图回答:

(1)参与过程②的消化液是由_________分泌的。
(2)如果a是结构蛋白质,则b主要是___________。
(3)过程⑦产生的物质将被转化成______排出体外。
(4)d是________, f是_______,g是________,h是________。
3.
分别在A、B、C三个研钵中加5克剪碎的新鲜菠菜绿叶,并按下表所示添加试剂,经研磨、过滤得到三种不同颜色的溶液,即:深绿色、黄绿色(或褐色)、几乎无色。
处理
A
B
C
SiO2(少量)



CaCO3(少量)



无水乙醇(15毫升)



蒸馏水(15毫升)



 
注:“+”表示加;“-”表示不加。试回答:
(1)A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
(2)B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
(3)C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
4.
如图是关于“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过程的图解:

(1)分离叶绿体色素的方法是_________。
(2)溶解叶绿体色素所用的试剂A是______,B溶液的名称是____。
(3)实验过程C,是在划______ ,这一步尽可能做到划得____。
(4)实验结果表明,分布在滤纸条上的色素带名称从下到上依次为_______ 、____、叶黄素和_____ 。

2.单选题(共25题)

5.
早晨喝牛奶的同时吃一些面包,其营养价值高于空腹喝牛奶,那是因为空腹喝牛奶时被人体吸收的氨基酸主要进行下列哪项生理过程
A.直接合成作用B.脱氨基作用
C.氨基转换作用D.上述三者都是
6.
由糖转化为脂肪必须先氧化分解成
A.六碳糖B.五碳化合物C.三碳和五碳化合物D.三碳或二碳化合物
7.
脂肪酸被彻底氧化分解释放CO2的过程是发生在
A.脾和肾B.肾和肝C.细胞质基质D.线粒体基质
8.
糖类代谢、脂类代谢、蛋白质代谢过程中共同的终产物是
A.水和无机盐B.水和二氧化碳
C.水、无机盐、尿酸和尿素D.尿酸和尿素
9.
图甲是用来验证绿色植物释放氧气是否需要光的装置,那么乙和丙两个装置可作为对照实验的是
A.乙
B.丙
C.乙和丙
D.乙和丙都不是
10.
农业科技人员向农民建议,在利用温室生产时,可向温室施放适量的CO2,这是因为
A.CO2可使害虫窒息死亡,从而有效防止植物的病虫害
B.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CO2,使用CO2可促进光合作用
C.CO2可产生温室效应,使温室里的温度升高
D.CO2能灭火,施用CO2可避免火灾
11.
下列选项中,属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同点的组合是
① 都产生 CO2   ② 都需要酶 ③ 都在线粒体中进行 ④都产生 ATP ⑤都生成丙酮酸
A.② ③ ⑤B.② ④ ⑤C.② ③ ④D.① ② ⑤
12.
酿酒过程以密封为好,其目的是
A.抑制酵母菌的有性生殖B.促进酵母菌的有氧呼吸
C.抑制酵母菌的厌氧发酵D.促进酵母菌的厌氧发酵
13.
叶肉细胞中葡萄糖的生成(光合作用)和分解(细胞呼吸)依次发生在
①线粒体②叶绿体③细胞质基质
A.①②③B.②①③C.②③①D.③②①
14.
在有氧呼吸过程中,大量ATP的形成发生在
A.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阶段B.丙酮酸脱氢分解成CO2阶段
C.丙酮酸分解成乳酸阶段D.脱下的氢和氧分子结合成水的阶段
15.
高等植物由于长期水淹而死亡的原因是
A.二氧化碳中毒B.乳酸中毒C.酒精中毒D.细胞吸水过多
16.
现有含水量①10%②12%③14%③16%的小麦,分别贮存于条件相同的四个粮仓中。在贮存过程中,有机物损耗最少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7.
下列关于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呼吸作用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可以通过线粒体两层膜
B.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是有氧、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
C.高等植物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
D.种子库中贮存的风干种子不进行呼吸作用
18.
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②生物体内各种形式能量的转变,都是以ATP为中心进行的
③ATP在生物体细胞中的含量是很多的
④ATP是生物体内唯一储存能量的物质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9.
下列关于“ATP ADP + Pi +能量”的反应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上述过程中存在着能量的储存和释放
B.生物体内ADP转变成ATP所需的能量均来自细胞的呼吸作用
C.这一反应并不是可逆反应
D.这一过程保证了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
20.
如果酶的数量一定,下列哪个图示最确切地反映了反应速率与底物数量之间的关系
A.B.C.D.
21.
生物氧化(有氧呼吸)不同于燃烧的是
①有机物中的能量逐步释放的 ②有机物中的能量爆发释放的
③释放能量与ATP的生成是偶联的 ④生物氧化也是氧气对有机物的直接氧化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2.
对光合作用中叶绿体色素的最确切的概述是
A.产生氧气B.产生还原剂NADPH
C.产生ATPD.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
23.
将小球藻(单细胞绿藻)置于什么光的照射下,叶绿素吸收光能的效率最低
A.白光B.绿光C.红橙光D.蓝紫光
24.
1642年,比利时科学家范·赫尔蒙特将一株柳树苗和烘干的土壤称重后载在一个密封的桶里,并用铁盖封上,给树苗浇水,但是5年后再次称重,发现小树增重74.47kg而土壤只损失了0.06kg。学了光合作用的知识后,你认为增加的质量主要来自()
A.水分B.空气C.光照D.空气和水分
25.
“气孔”位于绿色植物叶片外表皮上,可以打开和关闭,是叶片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气体)交换的门户。夏天的中午,棉花植株会关闭气孔以减少水分散失。此时,棉花植株的光合作用是怎样的
A.中午温度高,光照强,所以光合作用速率增强
B.气孔关闭抑制了CO2的固定,所以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C.气孔关闭抑制了叶绿素吸收光能,所以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D.叶片内水分储存多,可以促进水的光解,所以光合作用速率增强
26.
下图是鲁宾的同位素标记实验的示意图(分别用18O标记CO2和H2O中的O原子),图中A物质和B物质的相对分子量的比是
A.1∶2B.2∶1C.8∶9D.9∶8
27.
某科学家用含有14C的二氧化碳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这种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
A.二氧化碳→叶绿素a→ADPB.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糖类
C.二氧化碳→叶绿体→ATPD.二氧化碳→五碳化合物→糖类
28.
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12小时,再将此叶片一半曝光,一半用锡箔遮光。光照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汽处理叶片,结果发现叶片上曝光部分显深紫蓝色,遮光部分则没有显深紫蓝色。这个实验证明

①光合作用需要水②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③光合作用需要光④光合作用放出氧⑤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A.①⑤B.②④
C.③⑤D.①④
29.
如图所示,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下列装置中都放入干酵母(内有活酵母菌),其中适于产生酒精的装置是(  )
A.加入葡萄糖和水
B.加入葡萄糖
C.加入水
D.加入葡萄糖和水并不断地搅拌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4道)

    单选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