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3题)
1.
21三体综合征是人类染色体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现有一21三体综合征患者,基因型为Nnn,其父亲的基因型为nn,母亲的基因型为Nn。减数分裂过程如下图:

(1)若该21三体综合征患儿为女孩,其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 。
(2)若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和分离是正常的,则出现21三体综合征患者是由于双亲中父亲的第21号染色体在减数第 次分裂中未正常分离,图中染色体未发生正常分离的细胞是 。
(3)若该21三体综合征患者为男孩,则上图A和B中染色体未发生正常分离的细胞是 。
(4)研究人员发现,21三体综合征男性患者多不育,女性患者可产生后代。某女性21三体综合征患者(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NNn,减数分裂时三条染色体两条配对,一条成单)减数分裂理论上可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 。

(1)若该21三体综合征患儿为女孩,其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 。
(2)若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和分离是正常的,则出现21三体综合征患者是由于双亲中父亲的第21号染色体在减数第 次分裂中未正常分离,图中染色体未发生正常分离的细胞是 。
(3)若该21三体综合征患者为男孩,则上图A和B中染色体未发生正常分离的细胞是 。
(4)研究人员发现,21三体综合征男性患者多不育,女性患者可产生后代。某女性21三体综合征患者(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NNn,减数分裂时三条染色体两条配对,一条成单)减数分裂理论上可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 。
3.
黄瓜中偶尔有“苦黄瓜”。中国科学家研究发现黄瓜的苦味物质一葫芦素主要有两个“主控开关”,叶苦与非苦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果苦与非苦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二者独立遗传)。现将叶和果实均苦味、叶和果实非苦味的两品系进行杂交,得到全为叶和果实非苦味类型。进一步研究发现提高叶片中葫芦素的含量能有效抵御害虫侵害,减少农药的使用。下图是葫芦素形成的遗传机制示意图,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据题推测亲本的基因型为 。
(2)自然条件下叶和果实均无苦味的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有 种。
(3)若你是育种工作者,应选育表现型为 的黄瓜,为了获得这样的黄瓜可采取杂交育种的方法:让F1 得F2,在F2中表现型符合要求的个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为了获得稳定遗传的个体还需进行 ,并不断淘汰 (表现型)的个体。

(1)据题推测亲本的基因型为 。
(2)自然条件下叶和果实均无苦味的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有 种。
(3)若你是育种工作者,应选育表现型为 的黄瓜,为了获得这样的黄瓜可采取杂交育种的方法:让F1 得F2,在F2中表现型符合要求的个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为了获得稳定遗传的个体还需进行 ,并不断淘汰 (表现型)的个体。
2.单选题- (共5题)
4.
下列关于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细胞凋亡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 |
B.细胞坏死是一种病理性过程 |
C.蝌蚪尾的消失,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
D.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因为细胞坏死而被清除 |
5.
一对夫妻中,男性色觉正常,女性色盲,婚后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色觉正常的儿子,产生这种染色体变异的细胞和时期分别是()
A.卵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
B.卵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
C.精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
D.精子、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
6.
下图是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细胞中相关基因组成示意图,其中图1和图3、图2和图4分别为雌、雄性个体中的细胞。后代中可出现两种表现型、六种基因型的亲本组合是


A.图1和图4 | B.图3和图4 | C.图2和图3 | D.图1和图2 |
7.
假如某植物茎卷须的长短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单杂合的茎卷须中等长度,双杂合植物的茎卷须最长,其他纯合植物的茎卷须最短;花粉是否可育受一对等位基因C-c的控制,含有C的花粉可育、含c的花粉不可育,下列叙述正确的
A.茎卷须最长的植株自交,子代中茎卷须中等长度的个体占1/8 |
B.茎卷须最长的与最短的杂交,子代中茎卷须最长的个体占1/4 |
C.基因型为Cc的个体自交2次,子代中CC个体占1/4 |
D.如果三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该植物种群内对应的基因型有27种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3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