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2题)
1.
下列甲图中曲线表示某生物的体细胞分裂过程及配子形成过程中每个细胞内某物质数量的变化;a、b、c、d、e分别表示分裂过程中某几个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示意图。乙图是该生物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 DNA含量变化的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曲线中①~③段可表示细胞进行__________分裂的___________数量变化。
(2)甲图b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细胞中有______个四分体,该生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最多时为___________条。
(4)甲图a~e中与曲线②⑤位置相对应的细胞分别是___________,该时期的细胞对应乙图的时期为_______________。

(1)甲图曲线中①~③段可表示细胞进行__________分裂的___________数量变化。
(2)甲图b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细胞中有______个四分体,该生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最多时为___________条。
(4)甲图a~e中与曲线②⑤位置相对应的细胞分别是___________,该时期的细胞对应乙图的时期为_______________。
2.
如图表示甲、乙、丙、丁一家四口的性染色体组成情况,B、b为控制红绿色盲性状的等位基因;SRY为编码睾丸决定因子的基因,该基因可引导原始性腺细胞发育成睾丸而不是卵巢。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的红绿色盲病仅会伴随着X染色体的传递而传递,表现为伴X遗传现象,其原因是______。
(2)丙的性别趋向为______(填“男性”或“女性”)。丁产生的原因是______。
(3)若某人性染色体组成为XY,但其性别并未表 现为男性,依据题干信息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1)人类的红绿色盲病仅会伴随着X染色体的传递而传递,表现为伴X遗传现象,其原因是______。
(2)丙的性别趋向为______(填“男性”或“女性”)。丁产生的原因是______。
(3)若某人性染色体组成为XY,但其性别并未表 现为男性,依据题干信息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2.单选题- (共29题)
4.
下列关于大肠杆菌与硝化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没有线粒体,所以都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
B.硝化细菌是生产者,大肠杆菌寄生在人肠道内是消费者 |
C.去除植物细胞壁的酶也可以用于去除大肠杆菌的细胞壁 |
D.硝化细菌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所以是自养生物 |
6.
如图所示为基因型是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种二倍体动物的两个正处在分裂状态的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细胞所属的分裂方式相同 |
B.两个细胞中染色体组数和同源染色体对数相同 |
C.两个细胞发生了相同类型的可遗传变异(就B、b而言) |
D.两个细胞中染色体上出现A与a的原因一定相同 |
7.
某兴趣小组在用显微镜观察小鼠细胞(2n =40)图像时,发现了一个细胞膜向内凹陷、细胞质即将分裂为两部分的细胞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该细胞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则一定为初级卵母细胞 |
B.若该细胞移向某一极染色体为40条,则一定为有丝分裂 |
C.若该细胞每条染色体上均不含染色单体,则一定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
D.若该细胞移向两极的染色体不完全相同,则一定不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
8.
图1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雌性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图2是两个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最可能发生在图1中BC区段 |
B.图1中甲曲线表示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
C.图2中①细胞的基因A与非等位基因B或b移向同一极 |
D.图2中②细胞正在进行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 |
9.
某哺乳动物的基因型是AaBb,如图是其体内一个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经减数分裂后可形成4种精子或1种卵细胞 |
B.该细胞发生过交叉互换,染色体结构未发生改变 |
C.等位基因A与a的分离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
D.减数第二次分裂出现差错可能产生基因型为Aabb的细胞 |
10.
下列有关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者形成过程中都出现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现象 |
B.二者形成过程中都有染色体的复制、均分,而且细胞质也是均分的 |
C.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不同的地方是精子需变形,卵细胞不需要变形,其余完全相同 |
D.形成100个受精卵,至少需要100个精原细胞和100个卵原细胞 |
11.
水稻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在一般正常情况下,它的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中染色体数目,分别依次是( )
A.24、12、12 | B.24、24、12 |
C.48、24、12 | D.48、12、12 |
12.
Rbfoxl蛋白质能够与特定的信使RNA分子结合,阻止这些信使RNA被翻译成蛋白质。如果Rbfoxl蛋白质丢失,那么mRNA分子将不再受到抑制,这可能会导致细胞的异常生长,甚至引起癌症。研究人员发现,细胞质中的Rbfoxl 蛋白质是果蝇生殖细胞发育过程中必需的。没有这种蛋白质,生殖细胞的分化过程被封锁在一个特殊的阶段,不会向下进行。它们不能分化成为成熟的卵子。对此说法中正确的是
A.果蝇的1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可形成4个生殖细胞 |
B.Rbfoxl基因转录时,RNA聚合酶要与该基因上的起始密码子结合 |
C.Rbfoxl基因转录时两条DNA链可同时作为转录的模板 |
D.上述特定的信使RNA上有的密码子不能在转运RNA上找到相应的反密码子 |
13.
下列关于人体内性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性别受性染色体控制而与基因无关 |
B.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X、Y染色体会发生联会行为 |
C.正常情况下,人体的次级精母细胞可能含有的Y染色体个数是0,1,2 |
D.位于X或Y染色体上的基因,其相应的性状表现一定与性别相关联 |
14.
控制玉米植株颜色的基因G(紫色)和g(绿色)位于6号染色体上。经X射线照射的纯种紫株玉米与绿株玉米杂交,F1出现极少数绿株。为确定绿株的出现是由于G基因突变还是G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缺失,可行的研究方法是( )
A.用该绿株与纯合紫株杂交,观察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
B.用该绿株与杂合紫株杂交,观察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
C.选择该绿株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对染色体观察分析 |
D.提取该绿株的DNA,根据PCR能否扩增出g基因进行判断 |
15.
下图为甲病(A-a)和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一种为伴性遗传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
B.Ⅱ-5为纯合子的概率是1/2,Ⅲ-13的致病基因来自于Ⅱ-8 |
C.假如Ⅲ-10和Ⅲ-13结婚,生育的孩子患甲病的概率是2/3,两病都不患的概率是15/24 |
D.Ⅰ-2的基因型为AaXBY,Ⅱ-6的基因型为aaXBY |
16.
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豌豆是自花受粉,实验过程免去了人工授粉的麻烦 |
B.解释实验现象提出的“假说”是: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1:1 |
C.解释性状分离现象的“演绎”过程是:体细胞中的等位基因是成对存在的,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等位基因分离 |
D.检测假设阶段完成的实验是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
18.
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用纯合的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做亲本进行杂交,F1全部为黄色圆粒。F1自交获得F2,在F2中让黄色圆粒的植株自交,统计黄色圆粒植株后代的性状分离比,理论值为
A.24:8:3:1 | B.25:5:5:1 |
C.4:2:2:1 | D.15:9:5:3 |
19.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则后代中( )
A.表现型4种,比例为3:1:3:1;基因型6种 | B.表现型2种,比例为3:1,基因型3种 |
C.表现型4种,比例为9:3:3:1;基因型9种 | D.表现型2种,比例为1:1,基因型3种 |
20.
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必须对母本采取的措施是
①开花前人工去雄②开花后人工去雄③去雄后自然授粉④去雄后人工授粉⑤授粉后套袋隔离⑥授粉后自然发育
①开花前人工去雄②开花后人工去雄③去雄后自然授粉④去雄后人工授粉⑤授粉后套袋隔离⑥授粉后自然发育
A.①④⑤ | B.②④⑥ | C.③⑤⑥ | D.①⑤⑥ |
21.
某动物的毛色由A+、A、a3个复等位基因控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A+、A、a分别控制灰红色、蓝色和巧克力色,其显、隐性关系表现为A+>A>a,该动物某一种群,A+和a基因的频率均为1/3。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控制该动物毛色的基因型有6种
B. 该种群随机交配所得的后代中灰红色占5/9
C. 灰红色与蓝色杂交,后代可能出现3种毛色
D. A+和a是由A分别发生显性和隐性突变而来
A. 控制该动物毛色的基因型有6种
B. 该种群随机交配所得的后代中灰红色占5/9
C. 灰红色与蓝色杂交,后代可能出现3种毛色
D. A+和a是由A分别发生显性和隐性突变而来
23.
下列哪项不属于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做出的解释:( )
A.生物的性状由遗传因子控制 |
B.遗传因子是个“独立的颗粒”,既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且分显隐性 |
C.细胞中有遗传因子都是成对存在的 |
D.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
24.
蜘蛛脚样趾综合症是人类的一种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如图为该病的家族系谱图,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A.该遗传病由位于X性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 |
B.III1和III7婚配所生的患病孩子中是杂合子的概率是1/2 |
C.III5与正常男性婚配,生个患该病男孩的概率是1/4, |
D.III1和III5表现型相同,其基因型也一定是相同的 |
25.
如图所示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两种病分别是白化病和血友病,Ⅲ-10是甲病和乙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不考虑突变,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病和乙病相关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
B.Ⅱ-5同时含有甲乙两病致病基因的概率为2/3 |
C.Ⅲ-10的乙病致病基因来自Ⅱ-6或Ⅱ-7 |
D.Ⅲ-8生育一个患血友病儿子的概率为1/2 |
26.
—对正常夫妇,双方都有耳垂(控制耳垂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结婚后生了一个白化且无耳垂的孩子。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为有耳垂但患白化病的概率是
A.3/8 | B.3/16 | C.3/32 | D.5/16 |
27.
果蝇的腹部有斑与无斑是一对相对性状(其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现用无斑雌蝇与有斑雄蝇进行杂交,产生的子代有:①有斑雌蝇、②无斑雄蝇、③无斑雌蝇、④有斑雄蝇。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 | Aa | aa |
雄性 | 有斑 | 有斑 | 无斑 |
雌性 | 有斑 | 无斑 | 无斑 |
A.②的精巢中可能存在两条含Y染色体的细胞 |
B.①与有斑果蝇的杂交后代不可能有无斑果蝇 |
C.亲本无斑雌蝇的基因型为Aa |
D.②与③杂交产生有斑果蝇的概率为1/6 |
28.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和“观察细胞中DNA和RNA分布”的实验中加入盐酸的浓度和目的都不相同 |
B.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小,扩散速度最快 |
C.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专一性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
D.噬菌体侵染细菌的的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萨顿采用假说——演绎法得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推论 |
29.
下列有关科学史中研究材料、方法及结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孟德尔以豌豆为研究材料,采用杂交等方法,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 |
B.摩尔根以果绳为研究材料,统计分析后代眼色分离比,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
C.赫尔希与蔡斯以噬菌体为研究材料,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
D.沃森和克里克以DNA大分子为研究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的方法,破译了全部密码子 |
30.
豌豆素是野生型豌豆产生的一种抵抗真菌感染的天然化学物质。豌豆细胞中基因A决定豌豆素产生,基因B抑制豌豆素产生。科研人员用两个不产生豌豆素的突变纯系豌豆(突变品系1和突变品系2)和野生型豌豆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杂交组合 | 亲本性状 | F1表现型 | F2表现型 |
甲 | 突变品系1×野生型 | 产生豌豆素 | 3/4产生豌豆素,1/4不产生豌豆 |
乙 | 突变品系2×野生型 | 不产生豌豆素 | 1/4产生豌豆素,3/4不产生豌豆素 |
丙 | 突变品系1×突变品系2 | 不产生豌豆素 | 3/16产生豌豆素,13/16不产生豌豆素 |
A.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
B.突变品系1、2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 |
C.在真菌感染严重地区,A和b的基因频率会不断上升 |
D.杂交组合丙F2的不产生豌豆素植株中杂合子占3/13 |
31.
豌豆黄色(Y)对绿色(y)呈显性,圆粒(R)对皱粒(r)呈显性,这两对遗传因子是自由组合的。甲豌豆(YyRr)与乙豌豆(yyRr)杂交,其后代中四种性状表现的比例是
A.9∶3∶3∶1 | B.3∶1 |
C.1∶1∶1∶1 | D.3∶1∶3∶1 |
3.实验题- (共1题)
32.
真核生物基因中通常有内含子,而原核生物基因中没有,原核生物没有真核生物所具有的切除内含子对应的RNA序列的机制。已知在人体中基因A(有内含子)可以表达出某种特定蛋白(简称蛋白A)。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从人的基因组文库中获得了基因A,以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却未得到蛋白A,其原因是__________ 。
(2)若用家蚕作为表达基因A的载体,在噬菌体和昆虫病毒两种载体中,不选用_______ 作为载体,其原因是_________ 。
(3)若要高效地获得蛋白A,可选用大肠杆菌作为受体,因为与家蚕相比,大肠杆菌具有________ (答出两点即可)等优点。
(4)若要检测基因A是否翻译出蛋白A,可用的检测物质是________ (填“蛋白A的基因”或“蛋白A的抗体”)。
(5)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为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可以说是基因工程的先导,如果说他们的工作为基因工程理论的建立提供了启示,那么,这一启示是______________ 。
(1)某同学从人的基因组文库中获得了基因A,以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却未得到蛋白A,其原因是
(2)若用家蚕作为表达基因A的载体,在噬菌体和昆虫病毒两种载体中,不选用
(3)若要高效地获得蛋白A,可选用大肠杆菌作为受体,因为与家蚕相比,大肠杆菌具有
(4)若要检测基因A是否翻译出蛋白A,可用的检测物质是
(5)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为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可以说是基因工程的先导,如果说他们的工作为基因工程理论的建立提供了启示,那么,这一启示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2道)
单选题:(29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9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