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4题)
1.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多种环境因素对水稻光合作用影响的活动中,测得水稻吸收(用“+”表示)或释放(用“-”表示) CO2的速率(单位:mgh-1)随温度变化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组数据可表示水稻的__________随温度变化的情况。由表中数据可知,影响水稻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有__________。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相同温度下,C组的光合速率明显高于B组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
(3)若对水稻进行光照、黑暗处理各12小时,根据表格中信息,应选择光照为__________、CO2浓度为__________、光照下温度为__________和黑暗下温度为__________的条件,以保证水稻内有机物的积累量最多。
组别 | 条件 | 温度 | |||||
10℃ | 20℃ | 30℃ | 35℃ | 40℃ | 45℃ | ||
A | 黑暗 | -5 | -10 | -18 | -34 | -40 | -34 |
B | 适当遮阴,CO2深度为0.03% | +3 | +5 | 0 | -16 | -24 | -24 |
C | 全光照,CO2深度为0.03% | +5 | +8 | +4 | +2 | 0 | -14 |
D | 全光照,CO2深度为1.22% | +10 | +20 | +40 | +28 | +12 | 0 |
(1)A组数据可表示水稻的__________随温度变化的情况。由表中数据可知,影响水稻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有__________。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相同温度下,C组的光合速率明显高于B组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
(3)若对水稻进行光照、黑暗处理各12小时,根据表格中信息,应选择光照为__________、CO2浓度为__________、光照下温度为__________和黑暗下温度为__________的条件,以保证水稻内有机物的积累量最多。
2.
某实验室保存有野生型和一些突变型果蝇。果蝇的部分隐性突变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甲用翅外展粗糙眼果蝇与野生型(正常翅正常眼)纯合子果蝇进行杂交,F2中翅外展正常眼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图中所列基因中,不能与翅外展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乙用焦刚毛白眼雄蝇与野生型(直刚毛红眼)纯合子雌蝇进行杂交(正交),则子代雄蝇中焦刚毛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若进行反交,子代中白眼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遗传规律,同学丙让白眼黑檀体雄果蝇与野生型(红眼灰体)纯合子雌果蝇进行杂交得到F1,F1相互交配得到F2,那么,在所得实验结果中,能够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F1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____,F2表现型及其分离比是_________________;验证伴性遗传时应分析的相对性状是_________________,能够验证伴性遗传的F2表现型及其分离比是_________________。

(1)同学甲用翅外展粗糙眼果蝇与野生型(正常翅正常眼)纯合子果蝇进行杂交,F2中翅外展正常眼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图中所列基因中,不能与翅外展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乙用焦刚毛白眼雄蝇与野生型(直刚毛红眼)纯合子雌蝇进行杂交(正交),则子代雄蝇中焦刚毛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若进行反交,子代中白眼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遗传规律,同学丙让白眼黑檀体雄果蝇与野生型(红眼灰体)纯合子雌果蝇进行杂交得到F1,F1相互交配得到F2,那么,在所得实验结果中,能够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F1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____,F2表现型及其分离比是_________________;验证伴性遗传时应分析的相对性状是_________________,能够验证伴性遗传的F2表现型及其分离比是_________________。
3.
已知红玉杏花朵颜色由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该色素随液泡中细胞液pH降低而颜色变浅,B基因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1)推测B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可能位于___________上,并且该蛋白质的作用可能与___________有关。
(2)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深紫色植株作亲本杂交,子一代全部是淡紫色植株。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认为A、a和B、b基因是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也有人认为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利用淡紫色红玉杏(AaBb)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让淡紫色红玉杏(AaBb)植株测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红玉杏花的颜色和比例(不考虑交叉互换)。
实验预测及结论:
①若子代红玉杏花色比值为___________,则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若子代红玉杏花色为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则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4)若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取(3)题中淡紫色红玉杏(AaBb)自交,子代白色红玉杏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种,其中纯种个体占___________。
基因型 | A_bb | A_Bb | A_BB、aa_ _ |
表现型 | 深紫色 | 淡紫色 | 白色 |
(1)推测B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可能位于___________上,并且该蛋白质的作用可能与___________有关。
(2)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深紫色植株作亲本杂交,子一代全部是淡紫色植株。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认为A、a和B、b基因是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也有人认为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利用淡紫色红玉杏(AaBb)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让淡紫色红玉杏(AaBb)植株测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红玉杏花的颜色和比例(不考虑交叉互换)。
实验预测及结论:
①若子代红玉杏花色比值为___________,则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若子代红玉杏花色为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则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4)若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取(3)题中淡紫色红玉杏(AaBb)自交,子代白色红玉杏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种,其中纯种个体占___________。
4.
研究发现,从锥形蜗牛体内提取出的锥形蜗牛毒蛋白(Con-Ins GI)能加速受体细胞信号转换,比人类胰岛素更加快速的发挥作用,因此制造这类“速效胰岛素”以及利用转基因技术实现批量生产为Ⅰ型号糖尿病治疗的新思路。
(1)利用基因工程制造速效胰岛素过程中,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一般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______、标记基因和复制原点,标记基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获得目的基因,可以通过提取分析毒蛋白中的_________序列推知毒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再用DNA合成仪直接合成。基因工程中需要DNA连接酶,根据酶的来源不同分为两类,其中“缝合”双链DNA片段平末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人工合成的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体内,一般先用_______处理大肠杆菌使之成为_________细胞,再将重组表达载体DNA分子溶于_________中与该类细胞混合,在一定温度下促进细胞吸收DNA分子完成转化过程。
(4)经过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获得Con-Ins GI毒蛋白活性未能达到期待的“速效胰岛素”的生物活性,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利用基因工程制造速效胰岛素过程中,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一般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______、标记基因和复制原点,标记基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获得目的基因,可以通过提取分析毒蛋白中的_________序列推知毒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再用DNA合成仪直接合成。基因工程中需要DNA连接酶,根据酶的来源不同分为两类,其中“缝合”双链DNA片段平末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人工合成的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体内,一般先用_______处理大肠杆菌使之成为_________细胞,再将重组表达载体DNA分子溶于_________中与该类细胞混合,在一定温度下促进细胞吸收DNA分子完成转化过程。
(4)经过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获得Con-Ins GI毒蛋白活性未能达到期待的“速效胰岛素”的生物活性,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35题)
5.
下图甲、乙表示某植物体内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及其与温度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所示植物在光照条件下,25℃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
B.图乙中①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②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
C.图甲中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相等 |
D.图乙中①②③④四个过程既不消耗氧气也不产生氧气,①④过程都能产生[H] |
6.
脂质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在细胞中具有独特的生物学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与糖原相比,同质量脂肪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更少 |
B.磷脂是细胞中所有细胞器必不可少的脂质 |
C.固醇类物质在细胞中可以起调节生命活动的作用 |
D.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中含量最丰富的脂质是胆固醇 |
7.
200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以表彰两人在气味受体和嗅觉系统组织方式研究中作出的贡献。如图为嗅觉受体细胞膜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C为多肽,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
B.A为蛋白质分子,可作为物质运输的载体 |
C.A具有特异性最终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
D.B为磷脂双分子层,为受体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
8.
现有甲和乙两种物质,物质甲遇双缩脲试剂呈紫色,物质乙与斐林试剂在水浴状态下不出现砖红色沉淀,但物质甲与物质乙混合后可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下列关于物质甲和物质乙及相关试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物质甲可能是麦芽糖酶,物质乙可能是麦芽糖 |
B.物质甲一定是蛋白质,物质乙一定不是还原糖 |
C.物质甲可能是纤维素酶,物质乙可能是纤维素 |
D.组成双缩脲试剂和斐林试剂的两种溶液种类相同但浓度不完全相同 |
9.
如图是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DNA含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b和e~f段曲线变化的原因相同,且均能发生基因突变 |
B.b~d和f~h过程中细胞内都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且细胞中都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加倍 |
C.一般情况下,f~g能发生基因重组,b~c不能发生基因重组 |
D.图示整个过程细胞质一共分裂3次 |
10.
已知核糖体由RNA和蛋白质构成,图示中a、b为有机小分子物质,甲、乙、丙代表有机大分子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细胞生物体内,a有8种,b约有20种 |
B.b在细胞核中经脱水缩合反应形成丙 |
C.组成甲与乙的五碳糖不同 |
D.同一机体内肌肉细胞和神经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不同与乙的不同有关 |
11.
下列关于细胞内有机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蛋白质分子只有在细胞内才能发挥功能 |
B.核糖通过氧化分解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主要能量 |
C.叶绿素的元素组成中一定含有镁和氮 |
D.DNA空间结构为双螺旋结构,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
12.
核酸是细胞中一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中的DNA是环状的,真核细胞中的核DNA都是链状的 |
B.人体细胞中的RNA是由DNA转录而得到的单链核酸,无碱基对存在 |
C.DNA和RNA所含的碱基不同,五碳糖和磷酸也不同 |
D.细胞生物同时含有DNA和RNA,主要遗传物质是DNA |
13.
下列关于胰岛素的合成、加工、运输和分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胰岛素分泌的方式是胞吐,需要细胞呼吸提供ATP |
B.胰岛素分泌过程与膜的流动性无关 |
C.该过程前后高尔基体的膜面积基本保持不变 |
D.胰岛素的分泌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细胞内各细胞器在结构上是紧密联系的 |
14.
下列关于细胞及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A.原核细胞不含线粒体,但某些种类能进行有氧呼吸 |
B.大肠杆菌在分裂过程中会出现染色体着丝点不能分裂的现象 |
C.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相对独立的单位 |
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
15.
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葡萄糖进入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过程属于协助扩散 |
B.低温环境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 |
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 |
D.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
16.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作用的对象范围广,作用效率更强 |
B.细胞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低,因此细胞越小越好 |
C.一般来讲,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有较大的细胞核 |
D.细胞内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相关,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关 |
17.
下列有关人体中的葡萄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通过氧化分解供能,其需要先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线粒体中 |
B.1分子葡萄糖可以在细胞中水解成2分子丙酮酸 |
C.胰岛素可促进消化道对葡萄糖的吸收 |
D.与脂肪相比,质量相同的葡萄糖氧化分解时耗氧更少 |
18.
下列与细胞中能量代谢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白化玉米苗缺少光合色素,不能进行能量代谢 |
B.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不能产生酶,无法进行能量代谢 |
C.高能磷酸键的形成可能伴随着放能反应的进行 |
D.人剧烈运动时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量小于产生的二氧化碳量 |
19.
下列有关植物细胞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生长过程中,叶绿体内各种色素的比例保持不变 |
B.叶片呈现绿色,因此日光中绿光被叶绿素吸收的最多 |
C.叶绿体基质中的CO2只有进入卡尔文循环才能被 NADPH还原 |
D.增施农家肥可以促进农作物根部对有机物的吸收 |
20.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方法或结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胡萝ト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 |
B.运用模拟的方法,可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速率的关系 |
C.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DNA的分布时,细胞已经失去了活性 |
D.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经健那绿染液染色后,可以看到呈蓝绿色的线粒体 |
21.
结构与功能观是生命观念的内容之一。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都有细胞膜,不同细胞膜中脂质的种类均相同 |
B.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可确保有害物质不能进入 |
C.细胞间传递信息的分子均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
D.借助显微镜看不到高等植物成熟筛管细胞的细胞核 |
22.
蛋白质是决定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核糖体合成的分泌蛋白能够自由透过高尔基体膜 |
B.没有高尔基体的细胞中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一定简单 |
C.某种蛋白质的功能与其碳骨架、功能基团都相关 |
D.蛋白质的变性过程中有肽键和二硫键的破坏 |
23.
下图1表示酶促反应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产物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图2表示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图1中曲线Ⅲ所对应的温度为图2中的m,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中曲线Ⅰ、Ⅱ所对应的温度都高于m |
B.曲线Ⅰ对应的温度比曲线Ⅱ对应的更接近该酶的最适温度 |
C.适当升高曲线Ⅰ对应的温度,B点将右移,A点将上移 |
D.适当增加曲线Ⅱ的酶浓度,C点将左移,A点不移动 |
24.
下列关于细胞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
B.磷脂双分子层的亲水端在中间,疏水端在两侧 |
C.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与蛋白质和磷脂分子有关 |
D.液泡的体积能随着细胞的吸水或失水而变化 |
25.
对下列生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酵母菌②乳酸菌③硝化细菌④衣藻⑤金鱼藻⑥烟草花叶病毒.
①酵母菌②乳酸菌③硝化细菌④衣藻⑤金鱼藻⑥烟草花叶病毒.
A.①②③都不含叶绿素,且都是分解者 |
B.③④⑤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 |
C.①③都是异养生物,且都能进行有氧呼吸 |
D.①②⑥都是原核生物,且遗传物质均为DNA |
26.
图甲、乙是一定条件下测得的某植物叶片净光合速率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点条件下,适当提高温度,净光合速率减小 |
B.b点条件下,适当增强光照,净光合速率增大 |
C.c点条件下,适当提高温度,净光合速率减小 |
D.d点条件下,适当增强光照,净光合速率减小 |
27.
下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酶1、酶2和酶3依次分别存在于( )


A.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细胞质基质 |
B.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
C.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
D.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线粒体 |
28.
下图为一只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朱红眼基因cn、暗栗色眼基因cl为一对等位基因 |
B.在有丝分裂中期,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 |
C.在有丝分裂后期,基因cn、cl、v、w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
D.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cn、cl、v、w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
29.
细胞色素 C(CytC)是位于线粒体内外膜之间的一种水溶性蛋白质,当细胞受到凋亡信号刺激后,线粒体释放CytC到细胞质基质中,CytC与其他物质相结合组成凋亡体,启动细胞凋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
B.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信号传递可能与细胞膜表而的糖蛋白质有关 |
C.若促进癌细胞内控制CytC合成基因的表达,可能会促进癌细胞凋亡 |
D.凋亡细胞特有的控制CytC合成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
30.
在光合作用中,RuBP羧化酶能催化CO2+C5→2C3.为测定RuBP羧化酶的活性,某学习小组从菠菜叶中提取该酶,用其催化C5与14CO2的反应,并检测产物14C3的放射性强度。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RuBP羧化酶催化的上述反应过程为CO2的固定 |
B.RuBP羧化酶催化的上述反应需要在无光条件下进行 |
C.测定RuBP羧化酶活性的过程中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
D.单位时间内14C3生成量越多说明RuBP羧化酶活性越高 |
31.
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叶对窄叶为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现在雌株中 |
B.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 |
C.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 |
D.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 |
32.
某植物(雌雄同株,异花受粉)群体中只有Aa和AA两种类型,数目之比为3:1。若不同基因型个体生殖力相同,无致死现象,则该植物群体中个体自由交配和自交所得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分別为
A.1/2、1/2 | B.5/9、5/8 | C.17/32、5/8 | D.7/16、17/32 |
33.
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依次解决①—⑤中的遗传学问题:
①鉴定一只白羊(显性性状)是否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
⑤鉴别一株高茎豌豆是不是纯合体的最简便方法( )
①鉴定一只白羊(显性性状)是否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
⑤鉴别一株高茎豌豆是不是纯合体的最简便方法( )
A.自交 杂交 自交 测交 测交 | B.测交 杂交 自交 自交 测交 |
C.测交 杂交 自交 测交 自交 | D.测交 测交 杂交 测交 自交 |
35.
下图为某哺乳动物体内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中部分染色体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形成甲细胞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片段交换 |
B.乙细胞包含了4对同源染色体和2个染色体组 |
C.丙图①②染色体上的基因可能未发生重组 |
D.丁细胞形成的配子基因型为AXb或aXb |
36.
某单子叶植物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易染病(t)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变棕色。现有四种纯合子,基因型分别为①AATTdd、②AAttdd、③AAttDD、④aattdd。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选择①和③为亲本进行杂交,可通过观察F1的花粉来验证自由组合定律 |
B.任意选择上述亲本中的两个进行杂交,都可通过观察F1的花粉粒形状来验证分离定律 |
C.选择①和④为亲本进行杂交,将杂交所得的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蓝色花粉粒∶棕色花粉粒=1∶1 |
D.选择①和②为亲本进行杂交,可通过观察F2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来验证自由组合定律 |
37.
南瓜的扁盘形、圆形、长形三种瓜形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a和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2株圆形南瓜植株进行杂交,F1收获的全是扁盘形南瓜;F1自交,F2获得139株扁盘形、93株圆形、16株长形南瓜.据此推断,亲代圆形南瓜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 )
A.aaBB和Aabb | B.AAbb和aaBB | C.aaBb和Aabb | D.AABB和aabb |
38.
在对某种单基因遗传病调查中发现,某女性患者的母亲和儿子是患者,其丈夫、女儿及父亲、哥哥和妹妹都正常,其哥哥的配偶及一儿一女也都正常,其妹妹与一表现型正常男性结婚,未生育。下列对该女性及其家系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病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也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
B.若其丈夫没有该病致病基因,则该病为伴X显性遗传病 |
C.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则妹妹不可能生患该病的孩子 |
D.若该女性患者与丈夫再生一个孩子,则其患病的概率为1/2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4道)
单选题:(3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3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