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682980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9/12

1.非选择题(共4题)

1.
图中Ⅰ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与核DNA数目比例的变化关系;图Ⅱ表示某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请据图回答:

(1)图Ⅰ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DE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Ⅱ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一定处于图Ⅰ中的CD段。
(3)图Ⅱ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
(4)若甲细胞处于图Ⅰ中的DE段,则①和④是________。
A.染色单体B.非同源染色体
C.同源染色体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
(5)图Ⅱ中丁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如果丁细胞中的M为X染色体,则N一定是__________。M与N的自由组合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填分裂时期)。
2.
基础知识填空:
(1)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______________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遗传病监测和预防最有效的手段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等。
(2)杂交育种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与杂交育种相比,诱变育种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创造___________。
(3)要使两种来源不同的DNA连接起来,常用的基因工程操作工具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基因工程操作步骤的第四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强调: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生物进化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_______________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3.
斯氏鼠种类众多,是遗传学研究的常用材料。如图是某种斯氏鼠(2N=44)的一些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情况。该种成年鼠的尾长受三对等位基因A-a、D-d、F-f控制(独立遗传)。这三对基因的遗传效应相同,且具有累加效应(AADDFF的成鼠尾最长,aaddff的成鼠尾最短)。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鼠的种群中,与尾长有关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分别有 ____________ 、_________ 种。用图中亲本杂交获得F1,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获得F2。则F2中成鼠尾长与亲本不相同的个体占 ________。
(2)斯氏鼠的有毛与无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 E、e控制,位于1、2号染色体上。经多次实验,结果表明:上述亲本杂交得到F1后,让F1的雌雄鼠自由交配,所得F2中有毛所占比例总是2/5,请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斯氏鼠的体色由两对基因控制,Y代表黄色,y代表鼠色,B决定有色素,b决定无色素(白色)。已知Y与y位于1、2号染色体上,以纯合黄色鼠作母本,隐性纯合白色鼠作父本,设计实验探究另一对等位基因(B、b)是否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只考虑体色,不考虑其他性状和交叉互换)。
第一步:父本和母本杂交得到F1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观察统计F2中鼠的毛色性状分离比。
结果及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另一对等位基因不位于1、2号染色体上: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另一对等位基因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
4.
研究发现,水稻的大穗(D)对小穗(d)为显性,不抗病(T)对抗病(t)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如图表示利用大穗不抗病和小穗抗病的两种水稻品种进行的育种实验过程,请分析回答:

(1)F1自交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大穗抗病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F1与某个体杂交,得到的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大穗不抗病∶大穗抗病∶小穗不抗病∶小穗抗病=3∶3∶1∶1,那么该个体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若让该个体连续自交2代,则后代中纯合子占________。
(3)对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形成的幼苗的基因型是________,花药离体培养形成的幼苗还需要用________处理才能获得可育的植株,用这种方法培育出的大穗抗病植株自交的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________。
(4)若要改变上述小麦亲本原有的遗传信息,则应该采用的常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

2.单选题(共25题)

5.
图中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某一高等动物的三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个细胞内均含有同源染色体B.甲产生的是次级精母细胞
C.乙产生的是精细胞D.丙产生的是体细胞
6.
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
B.随后细胞中的RNA转录发生障碍
C.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
D.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
7.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均要发生的现象是(  )
①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②纺锤体的形成 
③同源染色体配对和分离
④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⑤着丝点的分裂  
⑥同源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⑤D.①②⑤
8.
下列关于遗传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常情况下父亲通过儿子将其细胞中的染色体传至孙子体细胞中,最少可能有1条,最多可能有23条
B.让杂合体Aa连续自交三代,则第四代中显性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8
C.男人的色盲基因不传给儿子,只传给女儿.所以色盲男人的女儿一定会患色盲,也会生下患色盲的外孙
D.一个家族中仅在一代人出现过的疾病不是遗传病,而一个家族中几代人都出现过的疾病是遗传病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基因均位于染色体上;② DNA和基因是同一概念;③ 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④基因是4种碱基对的随机排列;⑤每条染色体上总是只含一个 DNA分子;⑥ DNA是主要遗传物质;⑦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上;⑧ DNA指纹技术的原理是DNA的多样性。
A.①④⑤B.③⑥C.⑤⑥D.⑥⑧
10.
下列有关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转录和翻译的场所都是细胞质
B.参与翻译过程的RNA均为单链结构,其内部不存在碱基互补配对
C.基因表达过程所需的原料有游离的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
D.有丝分裂的分裂间期和分裂期都有基因的转录和翻译
11.
如图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的几个基因示意图,从中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R基因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B.R、S、N、O互为非等位基因
C.果蝇的每个基因是由成百上千个核糖核苷酸组成的
D.每个基因中有一个碱基对的替换,都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12.
引起生物可遗传变异的原因有3种,以下几种生物性状的产生,来源于同一种变异类型的是(  )
①果蝇的白眼  ②豌豆的黄色皱粒、绿色圆粒   ③八倍体小黑麦  ④人类的色盲  ⑤玉米的高茎皱形叶 ⑥人类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④⑥D.②③⑤
13.
韭菜的体细胞中含有32条染色体,这32条染色体有8种形态结构,韭菜是(  )
A.二倍体B.四倍体C.六倍体D.八倍体
14.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①遗传病是指基因结构改变而引发的疾病
②具有先天性和家族性特点的疾病都是遗传病
③原发性高血压、哮喘病为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较高
④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
⑤对遗传病的发病率进行统计时,只需在患者家系中进行调查
⑥软骨发育不全是由隐性致病基因引起的单基因遗传病
⑦通过基因诊断确定胎儿不携带致病基因,但也有可能患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A.3B.4C.5D.6
15.
除草剂敏感型的大豆经辐射获得抗性突变体,且敏感基因与抗性基因是1对等位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突变体若为基因突变所致,则再经诱变不可能恢复为敏感型
B.突变体若为1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片段缺失所致,则再经诱变可恢复为敏感型
C.突变体若为1条染色体的片段缺失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为隐性基因
D.抗性基因若为敏感基因中的单个碱基对替换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不能编码肽链
16.
在DNA分子模型的搭建实验中,若仅用订书钉将脱氧核糖、磷酸、碱基连为一体并构建一个含10对碱基(A有6个)的DNA双链片段,那么使用的订书钉个数为( )
A.78B.82C.86D.88
17.
假设将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并供给14N 的原料。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细胞中,含15N标记的DNA的精子所占的比例是(    )
A.0B.25%C.50%D.100%
18.
科学研究发现,小鼠体内HMGIC基因与肥胖直接相关。具有HMGIC基因缺陷的实验小鼠与作为对照的正常小鼠,吃同样多的高脂肪食物,一段时间后,对照组小鼠变得十分肥胖,而具有HMGIC基因缺陷的实验小鼠体重仍然保持正常,这一现象说明基因(   )
A.在DNA 上B.在染色体上
C.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D.具有遗传效应
19.
多瓦夫兔毛色有黑、灰、黄、白,分别由基因PA、PB、PC、PD控制,某兴趣小组为确定控制毛色基因的显隐性关系,取多只各色纯合个体分别与其他毛色纯合个体杂交,并形成6组杂交组合(不考虑正反交),子代毛色有3组为黑毛,有2组为灰毛,有1组为黄毛。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PA分别对PB、PC、PD显性
B.该种群决定毛色的基因型有6种
C.PA、PB、PC、PD在同源染色体上位置不同
D.基因型为PAPB与PCPD个体杂交,子代毛色有3种
20.
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
A.B.
C.D.
21.
如图为甲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和乙病(由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的遗传系谱图,已知Ⅲ13的致病基因只来自于Ⅱ8。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乙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C.Ⅱ5的基因型为aaXDXD或aaXDXd
D.Ⅲ10为纯合体的概率是1/6
22.
果蝇的生物钟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有节律(XB)对无节律(Xb)为显性;体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在基因型为AaXBY的雄蝇减数分裂过程中,若出现一个AAXBXb类型的变异细胞,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
B.该细胞的核DNA数是体细胞的一半
C.形成该细胞过程中,A和a随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了分离
D.形成该细胞过程中,有节律基因发生了突变
23.
科研人员将红色荧光蛋白基因导入烟草细胞培育转基因烟草。下图①②③表示两个红色荧光蛋白基因随机整合在染色体上的三种转基因烟草的体细胞示意图。不考虑交叉互换和突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植株①自交后代中有1/4个体散发红色荧光
B.植株③的一个花粉细胞中至少含有1个红色荧光蛋白基因
C.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时有4条染色体含有红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细胞来自植株①②③
D.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可能含四种红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细胞来自植株①和③
24.
因一种环境温度的骤降,某育种工作者选取的高茎(DD)豌豆植株与矮茎(dd)豌豆植株杂交,F1全为高茎;但是其中有一F1植株自交得到的F2中出现了高茎:矮茎=35:1的性状分离比。下列与此F1植株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F1植株的基因型是DDdd
B.该F1植株产生的含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的配子的比例分别为5/6、1/6
C.该F1植株自交,产生的F2基因型有5种,其比例为1:8:18:8:1
D.可选择表现型为矮茎的豌豆对该F1植株进行异花授粉,以确定F1的基因型
25.
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兔的白毛与卷毛B.毛桃与甜桃
C.鸡的光腿与长腿D.果蝇的长翅与残翅
26.
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学问题(   )
①鉴定一只小鼠是否是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④鉴定一株豌豆是否是纯种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B.测交、杂交、自交、自交
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27.
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Ⅲ上的致病基因控制的,则患者均为男性
B.若X、Y染色体上存在一对等位基因,则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同源区(Ⅱ)上
C.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Ⅰ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则男性患者的儿子一定患病
D.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Ⅰ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则患病女性的儿子一定是患者
28.
现有一长度为3000碱基对(bp)的线性DNA分子,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后进行凝胶电泳,使降解产物分开。用酶H单独酶切,结果如下图l。用酶B单独酶切,结果如下图2。用酶H和酶B同时酶切,结果如下图3。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酶H有2个识别位点和切割位点
B.酶B和酶H同时切割时,有3个识别位点和切割位点
C.酶B和酶H同时切割时,能产生完全相同的酶切片段
D.酶B和酶H有相同的识别和切割位点
29.
下列各项不属于基因工程的应用的是(  )
A.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成功
B.利用DNA探针检测饮用水中有无病毒
C.利用工程菌生产胰岛素
D.将甲植物的叶绿体移入乙植物,使光合效率提高

3.选择题(共2题)

30.生物都具有一定的结构,对所有生物而言,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判断对错)
31.生物都具有一定的结构,对所有生物而言,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判断对错)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4道)

    单选题:(25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