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68213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20/2/16

1.单选题(共6题)

1.
筛选是分离和培养微生物新类型常用的手段,下列有关技术中不能筛选成功的是(  )
A.在全营养的LB培养基(普通培养基)中,筛选大肠杆菌
B.在尿素固体培养基中,筛选能够分解尿素的微生物
C.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筛选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D.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氯化钠,筛选抗盐突变体的微生物
2.
下列有关制作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所利用的主要微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到的主要微生物的异化作用类型依次是兼性厌氧型、需氧型、厌氧型、厌氧型
B.从微生物的细胞结构来看,用到的主要微生物包括三种真核生物、一种原核生物
C.用到的主要微生物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毛霉和乳酸菌
D.用到的主要微生物的生殖方式都为分裂生殖
3.
有人就腐乳制作的传说故事写了一首打油诗:豆腐长白毛,致和真苦恼;撒盐把它腌,腐乳变成宝。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所长白毛主要为毛霉菌丝
B.长白毛和盐腌是腐乳制作的两个关键步骤
C.为调制风味可在盐腌后加入卤汤,卤汤没有杀菌防腐的作用
D.腐乳成宝的价值在于大分子蛋白质和脂肪被分解成了易于消化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4.
在果酒的制作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避免污染,在处理葡萄时应先除去枝梗再冲洗
B.红葡萄酒中的红色是红葡萄皮中的色素进入发酵液产生的
C.果酒制作所需要的酵母菌属于异养厌氧型微生物
D.果酒暴露在空气中容易产生酸味主要是因为产生了乳酸
5.
下列研究方法与目的不对应的是
A.调查某群落中植物的丰富度——样方法
B.调查跳蝻的种群密度——标志重捕法
C.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抽样检测法
D.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调查——取样器取样法
6.
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B.甲、乙、丙之间为竞争关系,第3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
C.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灭绝
D.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会逐渐提高

2.多选题(共1题)

7.
在退化荒丘上建成的塞罕坝林场是我国荒漠化治理的典范。为更好的管理、利用林木资源,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砍伐强度对塞罕坝林场落叶松人工林的林木生物量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应采用样方法调查不同龄组各砍伐强度下的生物量
B.适当砍伐改变了落叶松种群的水平结构,减少了竞争
C.各龄组的林木生物量随砍伐强度的变化呈现不同变化趋势
D.适度砍伐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多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