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2018届高三12月联考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681666

试卷类型:一模
试卷考试时间:2018/1/9

1.非选择题(共2题)

1.
近些年,研究人员在雌性哺乳动物细胞减数分裂研究中有一些新发现,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部分染色体未标出,“0”代表着丝点)。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细胞②的名称为_________,此时细胞内同源染色体经常发生_________。
(2)与“常规”减数分裂相比,“逆反”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
(3)经过对大量样本的统计研究,发现了染色体的分配规律如图2所示,染色体的这种分配规律及其生物学意义是_________。
2.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的花色由三对等位基因(A与 a、 B与b、D与d)控制,研究发现当体细胞中的d基因数多于D基因时,D基因不能表达,且A基因对B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如图中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由图甲可知,基因对性状控制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常情况下,花色为橙红色的牡丹基因型可能有______种。
(2)研究过程中发现一个突变体,基因型为为aaBbDdd,请推测其花色为_________。
(3)该突变体细胞基因型与其可能的染色体组成如图乙所示(其他染色体与基因均正常,产生的各种配子正常存活)。为了探究该突变体是图乙中的哪种类型,科学家让其与基因型为aaBBDD的正常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
实验预测及结论:
①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则该突变体是图乙中类型①;
②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则该突变体是图乙中类型②;
③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则该突变体是图乙中类型③。

2.单选题(共8题)

3.
下列有关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多肽链的氨基酸序列相同,折叠成的空间结构就相同
B.由葡萄糖为单体组成的多聚体都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C.等量的脂肪比糖类含能量多,是生物利用的主要能源物质
D.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发生改变时,不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
4.
图甲表示某二倍体动物精巢内某种类型的细胞;图乙、丙分别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中的相关变化。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图甲中,基因A、a所在的染色体是X染色体
B. 图乙所示图像,对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符合
C. de段和hj段不可能对应不同于同种细胞分裂的同一时期
D. cd段和gh段染色体的行为不可能相同
5.
下列关于真核生物遗传物质和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将一半的遗传物质传递给生殖细胞
B.细胞中DNA分子的碱基对数等于所有基因的碱基对数之和
C.有丝分裂有利于保持亲代细胞和子代细胞间遗传性状的稳定
D.生物体中,一个基因决定一种性状,一种性状由一个基因决定
6.
下列是人类探索遗传奥秘的几个经典实验,其中表述合理的是(  )
A.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摩尔根用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B.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的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
C.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提出了DNA半保留复制方式的假说
D.许多科学家相继研究,将逆转录和RNA复制纳入细胞生物的中心法则范畴
7.
玉米(2n=20)正常情况下是雌雄同株,也存在只生雄花序的雄株和只生雌花序的雌株。雌、雄花序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来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其中M控制生成雌花序,N控制生成雄花序。当基因为mm时,植株就不长雌花序。基因型为nn时,植株中原来的雄花序转为雌花序。现在让植株mmNN与MMnn杂交得F1,F1自交得到F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对玉米进行基因组测序需测定其基因组10条染色体上的全部DNA序列
B.雌雄同株的个体中雌花序和雄花序的基因型不同
C.F2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雌雄同株:雄株:雌株=9:3:4
D.若F2中两个体杂交后代全为雄株,则此杂交组合中父本的基因型可能为mmNN
8.
已知性染色体组成为XO(体细胞内只含1条性染色体X)的果蝇,表现为雄性不育。用红眼雌果蝇(XAXA)与白眼雄果蝇(XaY)为亲本进行杂交,在F1群体中,发现一只白眼雄果绳(记为“W”)。为探究W果蝇出现的原因,将W果蝇与正常白眼雌果蝇杂交,再根据结果进行分析推理。下列有关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子代雌、雄果蝇的表现型都为白眼,则W出现是由环境改变引起
B.若子代雌果蝇都是红眼、雄果蝇都是白眼,则W出现是由基因突变引起
C.若无子代产生,则W的基因组成为Xa0
D.若无子代产生,则W的基因组成为XaY
9.
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液、组织液和淋巴通过动态的联系,共同构成人体的内环境
B.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会刺激脑干引起呼吸加快,这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C.免疫能力低可能会引起人体稳态失衡,免疫能力越强越有利于稳态的维持
D.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温觉的部位
10.
DNA分子的稳定性与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数目有关。下列关于生物体内DNA分子中(A+T)/(G+C)与(A+C)/(G+T)两个比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碱基序列不同的双链DNA分子,后一比值不同
B.前一个比值越大,双链DNA分子的稳定性越高
C.当两个比值相同时,可判断这个DNA分子是双链
D.经半保留复制得到的DNA分子,后一比值等于1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2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