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区2018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练习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68132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9

1.非选择题(共1题)

1.
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的亮红眼突变型果蝇,为探究亮红眼基因突变体的形成机制,设计了一系列实验。
(1)亮红眼突变型果蝇与野生型果蝇进行___________实验后,F1均为野生型,F2野生型与亮红眼表现型比为3:1,亮红眼果蝇雌雄个体数相当,说明亮红眼是一种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突变。
(2)红眼突变型果蝇还有朱红眼、朱砂眼和猩红眼等类型,朱红眼(a)、朱砂眼(b)和猩红眼(d)三个基因分别位于2号、X和3号染色体上,为探究亮红眼突变基因(用字母E或e表示)与上述三种基因的关系,以四种突变型果蝇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杂交
后代
亮红眼♂×朱红眼♀
亮红眼♂×朱砂眼♀
亮红眼♂×猩红眼♀
野生型
突变型
野生型
突变型
野生型
突变型
F1
57♂:66♀
0
77♀
63♂
0
114♂:110♀
F2
116♂:118♀
90♂:92♀
75♂:79♀
llO♂:109♀
0
227♂:272♀
 
①亮红眼与朱红眼果蝇杂交,F2性状分离比接近于9:7,可知控制亮红眼与朱红眼的基因位于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___________定律。
②亮红眼与朱砂眼果蝇杂交,F1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
③亮红眼与猩红眼果蝇杂交,F1、F2果蝇中没有出现野生型,则可以推测亮红眼基因与猩红眼基因的关系是___________。
(3)果蝇的黑檀体基因是3号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减数分裂时,雄果蝇染色体不发生交叉互换,雌果蝇发生。为确定亮红眼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用纯合的亮红眼果蝇与纯合的黑檀体果蝇杂交产生F1,再将___________,若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_=1:1,说明亮红眼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
(4)果蝇的眼色与色素合成细胞产生的眼黄素有关,眼黄素由色氨酸经过酶促反应合成。研究发现亮红眼果蝇眼睛中眼黄素显著偏低,而色氨酸酶促反应途径没有受到影响。由此推测,亮红眼基因与色氨酸____有关。

2.单选题(共5题)

2.
下列与DNA相关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利用不同物质在NaCl中溶解度的差异粗提取DNA
B.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派洛宁)染液鉴定DNA
C.利用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含14N与15N的DNA
D.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不同长度的DNA
3.
下列生命活动中不需要ATP提供能量的是
A.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为麦芽糖B.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
C.细胞中由氨基酸合成新的肽链D.叶绿体基质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4.
鳟鱼的眼色和体色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以红眼黄体鳟鱼和黑眼黑体鳟鱼为亲本,进行正交和反交,实验结果相同,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鳟鱼眼色性状中红色为显性性状
B.亲本中黑眼黑体鳟鱼为隐性纯合子
C.F2黑眼黑体中纯合子的比例是1/4
D.F2中黑眼黄体鳟鱼有四种基因型
5.
下图表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甲病属于伴X染色体遗传病,Ⅱ-5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Ⅱ-4个体的基因型只有一种
C.Ⅲ-9患两种病的原因是Ⅱ-4形成卵细胞时发生了交叉互换
D.Ⅲ-11与正常男性婚配,后代患病概率是1/8
6.
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
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
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
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1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