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外国语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68119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19

1.非选择题(共2题)

1.
某二倍体植物(2n=16)开两性花,可自花传粉。研究者发现有雄性不育植株(即雄蕊发育异常不能产生有功能的花粉,但雌蕊发育正常能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欲选育并用于杂交育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雄性不育与可育是一对相对性状。将雄性不育植株与可育植株杂交,F1代均可育,F1自交得F2,统计其性状,结果如表,说明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遗传遵循____________定律。
编号
总株数
可育:不育
1
35
27:8
2
42
32:10
3
36
27:9
4
43
33:10
5
46
35:11
 
(2)在杂交育种中,雄性不育植株只能作为亲本中的___________(父本/母本),其应用优势是不必进行___________操作。
(3)为在开花前即可区分雄性不育植株和可育植株,育种工作者培育出一个三体新品种,其体细胞中增加一条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相应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如图(基因M控制可育,m控制雄性不育;基因R控制种子为茶褐色,r控制黄色)。

①三体新品种的培育利用了__________原理。
②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不能参与联会,因而该三体新品种的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可形成_______个正常的四分体;在_________(时期),联会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而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随机移向一极。故理论上,含有9条染色体的雄配子占全部雄配子的比例为________,经研究发现这样的雄配子不能与雌配子结合。
③此品种植株自交,所结的黄色种子占70%且发育成的植株均为雄性不育,其余为茶褐色种子,发育成的植株可育。结果说明三体植株产生的含有9条染色体和含有8条染色体的可育雌配子的比例是__________,这可能与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的丢失有关。
④若欲利用此品种植株自交后代作为杂交育种的材料,可选择______色的种子;若欲继续获得新一代的雄性不育植株,可选择__________色的种子种植后进行自交。
2.
人类对遗传的认知逐步深入:
(1)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纯合的黄色圆粒(YYRR)与绿色皱粒(yyrr)的豌豆杂交,若将F2中黄色皱粒豌豆自交,其子代中表现型为绿色皱粒的个体占 。进一步研究发现r基因的碱基序列比R基因多了800个碱基对,但r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无酶活性)比R基因编码的淀粉分支酶少了末端61个氨基酸,推测r基因转录的mRNA提前出现  。试从基因表达的角度,解释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所观察的7种性状的F1中显性性状得以体现,隐性性状不体现的原因是 (说出两种情况)。
(2)摩尔根用灰身长翅(BBVV)与黑身残翅(bbvv)的果蝇杂交,将F1中雌果蝇与黑身残翅雄果蝇进行测交,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2∶2∶48∶48,说明F1中雌果蝇产生了  种配子。实验结果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这两对等位基因不满足该定律“  ”这一基本条件。
(3)格里菲思用于转化实验的肺炎双球菌中,S型菌有SⅠ、SⅡ、SⅢ等多种类型,R型菌是由SⅡ型突变产生。利用加热杀死的SⅢ与R型菌混合培养,出现了S型菌,有人认为S型菌出现是由于R型菌突变产生,但该实验中出现的S型菌全为 ,否定了这种说法。
(4)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该模型用    解释DNA分子的多样性,此外, 的高度精确性保证了DNA遗传信息的稳定传递。

2.单选题(共12题)

3.
M基因编码含63个氨基酸的肽链。该基因发生插入突变,使mRNA增加了一个三碱基序列AAG,表达的肽链含64个氨基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M基因突变后,参与基因复制的嘌呤核苷酸比例增加
B.在M基因转录时,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碱基配对连接
C.突变前后编码的两条肽链,最多有2个氨基酸不同
D.在突变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最多需要64种tRNA参与
4.
男性红绿色盲患者中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和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中一个减数第二  次分裂后期的细胞进行比较,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红绿色盲基因数目比值为 1∶1
B.染色单体数目比值为 4∶1
C.核 DNA 数目比值为 4∶1
D.染色体数目比值为 2∶1
5.
果蝇的有眼(E)对无眼(e)为显性,E、e基因位于Ⅳ号常染色体上。Ⅳ号染色体多一条的个体称为Ⅳ一三体,减数分裂时,Ⅳ号染色体中的任意两条联会后正常分离,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一极,各种配子的形成机会和可育性相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三体的产生不会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B.三体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染色体数目各不相同
C.正常的无眼果蝇与有眼果蝇杂交,子代均为有眼
D.用正常的无眼果蝇与Ⅳ一三体果蝇杂交可测定后者的基因型
6.
如图是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两个细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图细胞中存在A、a基因可能是因为交叉互换或基因突变
B. 甲图细胞分裂结束形成的每个子细胞各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C. 乙图细胞处于减Ⅱ后期,其子细胞为精细胞或第二极体
D. 乙图细胞已开始胞质分裂,细胞中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的相同
7.
普通果蝇的第3号染色体上有3个基因,按猩红眼基因——桃色眼基因——三角翅脉基因的顺序排列:另一种果蝇中的第3号染色体上,其序列则是猩红眼基因——三角翅脉基因——桃色眼基因,这一差异构成了两个物种之间的差别。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变异一定是导致了生殖隔离,这有利于生物进化
B.该变异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C.猩红眼基因和桃色眼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
D.该变异是非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导致的
8.
低温诱导可使二倍体草鱼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形成纺锤体,从而产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卵细胞,此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发育成三倍体草鱼胚胎。上述过程中产生下列四种细胞,下图所示四种细胞的染色体行为(以二倍体草鱼体细胞含两对同源染色体为例)可出现的是( )
A.B.C.D.
9.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只有一种表现型,如果F1自交所得F2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9∶7、9∶6∶1、15∶1和9∶3∶4,那么F1与隐性个体测交,与此对应的性状比分别是()
A. 1∶2∶1、4∶1、3∶1和1∶2∶1 B. 3∶1、4∶1、1∶3和1∶3∶1
C. 1∶3、1∶2∶1、3∶1和1∶1∶2 D. 3∶1、3∶1、1∶4和1∶1∶1
10.
与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袋子中的小球每次被抓取并记录后要放回原袋子摇匀再进行下一次抓取
B.若将乙中小球换成A和a,甲不变,则甲乙袋模拟的是非同源染色体
C.若将乙中小球换成A和a,甲不变,则该实验可模拟配子形成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D.将甲袋内的小球数量(D:d=l:l)增加到乙袋内的小球数量(D:d=l:l)的10倍,则甲、乙袋子分别模拟的是雌性和雄性的生殖器官
11.
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的数量比接近3:1,最关键的原因是
A.B.C.D.
12.
孟德尔运用“假说一演绎”法研究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了分离定律。下列属于其研究过程中“演绎”的是
A.测交结果:30株高茎,34株矮茎
B.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开
C.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D.若F1进行测交,则分离比为1:1
13.
某种能进行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的植物的花色由3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C 和c)共同决定,花中相关色素的合成途径如图所示,理论上纯合的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A.3 种B.20 种C.10 种D.5 种
14.
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保障.以下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中含有多种酶,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B.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C.内环境温度和渗透压的调节中枢都在下丘脑
D.内环境稳态包括成分稳态和理化性质稳态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2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