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2题)
1.
果蝇体色黄色(A)对黑色(a)为显性,翅型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研究发现,用两种纯合果蝇杂交得到F1,F2中出现了5:3:3:1的特殊性状分离比,请回答以下问题。
(1)同学们经分析提出了两种假说:
假说一:F2中有两种基因型的个体死亡,且致死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说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利用以上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一代杂交实验判断假说二的正确性(写出简要实验设计思路,并指出支持假说二的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假说二成立,则F2中存活的黄色长翅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同学们经分析提出了两种假说:
假说一:F2中有两种基因型的个体死亡,且致死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说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利用以上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一代杂交实验判断假说二的正确性(写出简要实验设计思路,并指出支持假说二的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假说二成立,则F2中存活的黄色长翅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某自花传粉二倍体植物(2n=20)的花色受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a 和B,b控制,基因A对a完全显性,基因B对b不完全显性。已知基因A可以将白色物质转化为红色色素,BB可以将红色色素彻底淡化为白色,Bb将红色色素不彻底淡化为粉红色。将一株纯合的红花植株和一株白花植株(aaBB)杂交产生的大量种子(F1)用射线处理后萌发,F1植株中有一株白花,其余为粉红花。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F1白花植株产生的原因,科研人员提出了以下几种假说:
假说一:F1种子发生了一条染色体丢失;
假说二:F1种子发生了一条染色体部分片段缺失;
假说三:F1种子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发生了突变。
①经显微镜观察,F1白花植株___________时期四分体的个数为10个,可以否定假说一;
②已知4种不同颜色的焚光可以对A、a和B、b基因进行标记。经显微镜观察,F1白花植株的小孢子母细胞(与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相同)中荧光点的数目为___________个,可以否定假说二。
(2)现已确定种子萌发时某个基因发生了突变。
①有人认为:F1种子一定发生了A→a的隐性突变。该说法是否正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专家认为:F1种子中另一对基因发生了一次显性突变(突变基因与A、B基因不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突变基因的产物可以抑制A基因的功能,但对a,B,b无影响。若假设正确,F1白花植株自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物体的性状是由基因与基因、___________以及基因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精确调控的结果,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对此提供一些依据。
(1)关于F1白花植株产生的原因,科研人员提出了以下几种假说:
假说一:F1种子发生了一条染色体丢失;
假说二:F1种子发生了一条染色体部分片段缺失;
假说三:F1种子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发生了突变。
①经显微镜观察,F1白花植株___________时期四分体的个数为10个,可以否定假说一;
②已知4种不同颜色的焚光可以对A、a和B、b基因进行标记。经显微镜观察,F1白花植株的小孢子母细胞(与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相同)中荧光点的数目为___________个,可以否定假说二。
(2)现已确定种子萌发时某个基因发生了突变。
①有人认为:F1种子一定发生了A→a的隐性突变。该说法是否正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专家认为:F1种子中另一对基因发生了一次显性突变(突变基因与A、B基因不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突变基因的产物可以抑制A基因的功能,但对a,B,b无影响。若假设正确,F1白花植株自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物体的性状是由基因与基因、___________以及基因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精确调控的结果,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对此提供一些依据。
2.单选题- (共14题)
3.
下列有关细胞的组成物质、结构及功能等叙述,正确的是( )
A.高温使蛋白质肽键断裂,使其空间结构更伸展,更易被蛋白酶水解 |
B.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核孔数目很少,因此红细胞代谢较弱 |
C.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生物细胞一定含有核糖体 |
D.衰老细胞的体积和其细胞核体积都比正常细胞的小 |
4.
实验人员利用特殊颜色反应对某未知样品的成分进行鉴定,所用试剂和实验结果(实验操作正确规范)如下表所示。根据实验结果推测,该样品是
试剂 | 双缩脲试剂 | 斐林试剂 | 苏丹Ⅲ染液 |
结果 | 紫色 | 蓝色 | 棕红色 |
A.葡萄糖溶液 | B.油水混合物 |
C.可溶性淀粉溶液 | D.鸡蛋清稀释液 |
5.
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率先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牛胰岛素结晶,其大致过程是根据已知的氨基酸序列,先用化学方法分别合成胰岛素A、B两条肽链,再催化两条肽链间形成二硫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上述合成胰岛素的方法必须利用mRNA为模板
B. 一些氨基酸R基上的氨基或羧基参与肽键的形成
C. 形成二硫键后,A、B两条肽链的肽键数目增多、形成更复杂的空间结构
D. 若饥饿小鼠被注射该产物后出现低血糖症状,则说明产物具有生物活性
A. 上述合成胰岛素的方法必须利用mRNA为模板
B. 一些氨基酸R基上的氨基或羧基参与肽键的形成
C. 形成二硫键后,A、B两条肽链的肽键数目增多、形成更复杂的空间结构
D. 若饥饿小鼠被注射该产物后出现低血糖症状,则说明产物具有生物活性
6.
下列有关生物变异和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单倍体育种的目的是获得茎秆粗壮、营养丰富的植株 |
B.杂交育种可将优良性状从一个物种转移到另一个物种 |
C.诱变育种能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获得人们所需的品种 |
D.秋水仙素在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过程中的作用相同 |
7.
男性红绿色盲患者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和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中一个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进行比较,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染色体数目比值为4:1 | B.核DNA数目比值为4:1 |
C.红绿色盲基因数目比值为1:1 | D.染色单体数目比值为2:1 |
9.
某玉米品种含一对等位基因A和a,其中a基因纯合的植株花粉败育,即不能产生花粉,含A基因的植株完全正常。现有基因型为Aa的玉米若干,每代均为自由交配直至F2,F2植株中正常植株与花粉败育植株的比例为( )
A.1∶1 | B.3∶1 | C.5∶1 | D.7∶1 |
10.
某种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图为该遗传病的系谱图,其中3号不携带致病基因,B超检测出7号为双胎妊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B.5号与正常男性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是25% |
C.B超检查可诊断出胎儿是否带有患病基因 |
D.若图中?是龙凤胎,两者都正常的概率为25% |
11.
在生物科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及一些经典的科学实验和相关理论,为生物科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过程中,富兰克林给沃森他们提供了碱基A=T、C=G的相关信息 |
B.萨顿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
C.克里克对中心法则进行了进一步的补充,使其更趋完善 |
D.艾弗里通过肺炎双球菌实验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 |
12.
玉米的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宽叶杂种(Aa)玉米表现为高产,比纯合显性和隐性品种的产量分别高12%和20%;玉米有茸毛(D)对无茸毛(d)为显性,有茸毛玉米植株表面密生茸毛,具有显著的抗病能力,该显性基因纯合时植株幼苗期就不能存活。上述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规律。高产有茸毛玉米自交产生F1,则F1的成熟植株中高产抗病类型占比例为
A. 1/2 B. 1/3 C. 1/4 D. 1/6
A. 1/2 B. 1/3 C. 1/4 D. 1/6
13.
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现在有关该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友病基因只存在于血细胞中并选择性表达 |
B.该病在家系中表现为连续遗传和交叉遗传 |
C.若母亲不患病,则儿子和女儿一定不患病 |
D.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
14.
对于性别决定为XY型的某种动物而言,一对等位基因A、a中,a基因使精子失活,则当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时、仅位于X染色体上时、位于X和Y染色体同源区段时,该动物种群内个体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 )
A.3、5、7 | B.2、4、5 |
C.3、4、6 | D.2、4、4 |
15.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群体中近亲繁殖可提高纯合体的比例 |
B.有害突变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
C.某种生物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后,则形成了新物种 |
D.若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一个随机交配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在各代保持不变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2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