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下图是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调节的原理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的生长发育中,除了图解中的激素外,还有一种常见激素是____________。
(2)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激素_______(填关系)的结果,从根本上讲是 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3)甘蔗富含蔗糖是一种大家喜爱的经济作物,甘蔗的生长通常包括了伸长和长粗两个阶段。据图所示和所学原理,试从生长素和乙烯的作用及关系来说明茎伸长和长粗的调节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家研究发现,紫外光可以抑制植物生长,而赤霉素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前者减少了生长素的含量,而后者正好相反。下图是生长素合成与分解示意图:

(4)据图推测,紫外光可能是通过增加________(酶)的活性来影响生长素含量从而使植物的生长变慢。
(5)现在研究已经证明赤霉素是通过提高生长素含量来间接促进植物生长的。若要探究“赤霉素提高生长素含量的机理”,可以提出的假设是:①赤霉素促进了生长素的合成或②_。

(1)植物的生长发育中,除了图解中的激素外,还有一种常见激素是____________。
(2)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激素_______(填关系)的结果,从根本上讲是 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3)甘蔗富含蔗糖是一种大家喜爱的经济作物,甘蔗的生长通常包括了伸长和长粗两个阶段。据图所示和所学原理,试从生长素和乙烯的作用及关系来说明茎伸长和长粗的调节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家研究发现,紫外光可以抑制植物生长,而赤霉素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前者减少了生长素的含量,而后者正好相反。下图是生长素合成与分解示意图:

(4)据图推测,紫外光可能是通过增加________(酶)的活性来影响生长素含量从而使植物的生长变慢。
(5)现在研究已经证明赤霉素是通过提高生长素含量来间接促进植物生长的。若要探究“赤霉素提高生长素含量的机理”,可以提出的假设是:①赤霉素促进了生长素的合成或②_。
2.
下图甲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联系,图乙表示能量流经W种群所处营养级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对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其重要作用的两类生物是_ (填字母)
(2)图甲中能构成群落的是_ (填字母),该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_;
(3)若D取食E和F的比例由1︰4调整为1︰1,则D的量是原来的_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4)图乙中,能量被 W 摄入量为 m,其粪便量中能量为 n,c 中的能量为 e,b 的能量为 f,则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理论上最多是_。

(1)对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其重要作用的两类生物是_ (填字母)
(2)图甲中能构成群落的是_ (填字母),该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_;
(3)若D取食E和F的比例由1︰4调整为1︰1,则D的量是原来的_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4)图乙中,能量被 W 摄入量为 m,其粪便量中能量为 n,c 中的能量为 e,b 的能量为 f,则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理论上最多是_。
2.单选题- (共3题)
3.
如图是有关遗传和生物进化原理的概念图,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图中①是自然选择,②是种群基因频率,③是生殖隔离 |
B.突变和基因重组是随机的、不定向的,它只是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
C.地理隔离不一定产生③,而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③的根本原因 |
D.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基因型,进而导致②的改变 |
5.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
①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
②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只包含生产者与消费者两种成分
③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一定不是生产者,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
④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能表达的基因构成一个基因库
⑤群落演替是生物与生物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其总趋势是物种丰富度增加和系统稳定性提高
⑥组成消费者的各种物质只能经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返回无机环境
①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
②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只包含生产者与消费者两种成分
③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一定不是生产者,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
④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能表达的基因构成一个基因库
⑤群落演替是生物与生物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其总趋势是物种丰富度增加和系统稳定性提高
⑥组成消费者的各种物质只能经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返回无机环境
A.一项 | B.两项 | C.三项 | D.四项 |
3.实验题- (共1题)
6.
如图表示神经系统对激素分泌的三种调节方式。

为了探究体温调节,将8只年龄、生长状况等都相同的某恒温动物均分为A、B两组,A组不作处理,B组全部手术破坏其下上脑,将两组动物放到相同且适宜的常温环境养殖一段时间,测定体温,然后将两组动物转移到5℃的房间养殖,观察行为表现并定时测定体温。回答下列问题:
(1)测定发现,在5℃的房间,B组动物体温很不稳定且不断下降,而A组动物体温基本稳定,说明______。
(2)观察发现,A组动物到5℃的房间时冷得发抖,而B组动物没有出现此现象。原因是A组动物下丘脑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骨骼肌细胞膜,引起______ (填“Na+、“Cl-”或“K+”)大量内流,导致骨骼肌不自主收缩,增加产热,维持体温稳定,而B组动物下丘脑被破坏,不能完成此调节。
(3)根据体温调节过程可知,A组动物到5℃的房间内的初期,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均会增加,两种激素分泌的调节方式依次符合方式______ (填“甲”、“乙”或“丙”)。
(4)上述实验不够科学,理由之一是实验没有排除手术本身(伤口及手术操作过程)对动物体温调节的影响,应该再设置C组实验为______;理由之二最可能是______导致实验结果不可靠。

为了探究体温调节,将8只年龄、生长状况等都相同的某恒温动物均分为A、B两组,A组不作处理,B组全部手术破坏其下上脑,将两组动物放到相同且适宜的常温环境养殖一段时间,测定体温,然后将两组动物转移到5℃的房间养殖,观察行为表现并定时测定体温。回答下列问题:
(1)测定发现,在5℃的房间,B组动物体温很不稳定且不断下降,而A组动物体温基本稳定,说明______。
(2)观察发现,A组动物到5℃的房间时冷得发抖,而B组动物没有出现此现象。原因是A组动物下丘脑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骨骼肌细胞膜,引起______ (填“Na+、“Cl-”或“K+”)大量内流,导致骨骼肌不自主收缩,增加产热,维持体温稳定,而B组动物下丘脑被破坏,不能完成此调节。
(3)根据体温调节过程可知,A组动物到5℃的房间内的初期,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均会增加,两种激素分泌的调节方式依次符合方式______ (填“甲”、“乙”或“丙”)。
(4)上述实验不够科学,理由之一是实验没有排除手术本身(伤口及手术操作过程)对动物体温调节的影响,应该再设置C组实验为______;理由之二最可能是______导致实验结果不可靠。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