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1题)
1.
黄色子叶、不饱满豆荚豌豆与绿色子叶、饱满豆荚豌豆杂交,F1代都是黄色子叶、饱满豆荚,将F1与某植株杂交,子代的性状表现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子叶和豆荚的显性性状分别用A、B表示,请分析回答:

(1)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_______。
(2)亲本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3)F1的基因型是_________,某植株的表现型是_________,基因型是____________。
(4)F1在产生配子时,__________分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由组合。
(5)若将F1自花传粉,子代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__。

(1)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_______。
(2)亲本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3)F1的基因型是_________,某植株的表现型是_________,基因型是____________。
(4)F1在产生配子时,__________分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由组合。
(5)若将F1自花传粉,子代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0题)
3.
一个家庭中,父亲正常,母亲患血友病,婚后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正常儿子,产生这种变异最可能的亲本和时间分别是
A.父亲、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 B.母亲、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
C.父亲、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 D.母亲、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
4.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①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的一半来自精子 ②果蝇的精原细胞含有4对染色体,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中含有2对染色体 ③男性两侧输精管被结扎后,睾丸仍能产生精子,第二性征不会改变 ④在精子细胞形成精子的过程中,细胞核全部在精子的头部,细胞质全部在精子的尾部
①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的一半来自精子 ②果蝇的精原细胞含有4对染色体,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中含有2对染色体 ③男性两侧输精管被结扎后,睾丸仍能产生精子,第二性征不会改变 ④在精子细胞形成精子的过程中,细胞核全部在精子的头部,细胞质全部在精子的尾部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5.
已知基因A、B、C及其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一对夫妇,妻子的基因型AaBBCc,丈夫的基因型为aaBbCc,其子女中的基因型为aaBBCC的比例和出现具有aaB C 表现型的女儿的比例分别为 ( )
A.1/8 3/8 | B.1/16 3/16 |
C.1/16 3/8 | D.1/8 3/16 |
6.
豌豆子叶的黄色(Y)、圆粒种子(R)均为显性。两亲本豌豆杂交的F1表现型如图。让F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 )


A.1∶1∶1∶1 | B.3∶1∶3∶1 | C.2∶2∶1∶1 | D.9∶3∶3∶1 |
7.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孟德尔利用此方法成功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发现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提出问题的问题是:为什么F2出现了“3:1”的性状分离比 |
B.提出假说的内容之一是: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 |
C.假说的“演绎”过程的是: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 |
D.验证假说还包括:做了其它多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F2的性状之比均接近3:1 |
8.
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性状为突变型性状。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雌、雄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若要通过一次杂交试验鉴别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还是在常染色体上,选择杂交的F1个体最好是
A.野生型(雌)×突变型(雄) | B.野生型(雄)×突变型(雌) |
C.野生型(雌)×野生型(雄) | D.突变型(雌)×突变型(雄) |
9.
早金莲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花的长度,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作用相等且具叠加性。已知每个显性基因控制花长为5mm,每个隐性基因控制花长为2mm。花长为24mm的同种基因型个体相互授粉,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其中与亲本具有同等花长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A.1/16 | B.2/16 | C.5/16 | D.6/16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1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