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2题)
1.
某小组开展对贮存期分别为一年、三年和五年的三种花生种子活力鉴定实验,某亲脂染料(活体染料,可以使活细胞呈现染色反应的物质,氧化型为黄色,还原型为红色)可用于种子活力的鉴定。请根据所给条件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材料:贮存期分别为一年、三年和五年的花生种子
试剂与用具:路
(1)实验依据:种子代谢过程中会产生____________,使染料变____________色
(2)实验思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与讨论
①从细胞膜组成和结构的角度来推测,染料可经过细胞膜中的_________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
②经鉴定,贮存期期为一年的种子活力最强,现将该种子放在氧气充足的装置中进行实验,发现着色液滴向左移动(图甲),若改变氧气浓度,测定O2的吸收速率如图乙,请补充CO2的产生速率(a浓度下,为种子贮存的最佳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材料:贮存期分别为一年、三年和五年的花生种子
试剂与用具:路
(1)实验依据:种子代谢过程中会产生____________,使染料变____________色
(2)实验思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与讨论
①从细胞膜组成和结构的角度来推测,染料可经过细胞膜中的_________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
②经鉴定,贮存期期为一年的种子活力最强,现将该种子放在氧气充足的装置中进行实验,发现着色液滴向左移动(图甲),若改变氧气浓度,测定O2的吸收速率如图乙,请补充CO2的产生速率(a浓度下,为种子贮存的最佳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科学家在研究果蝇时,发现果蝇的眼色中有红色、杏红色、白色三种表现型,身色有黄身、黑身两种表现型。
(1)若有人将两只果蝇杂交,获得了1000个体。其表现型为370只黄身杏红眼、190只黄身白眼、180只黄身红眼、130只黑身杏红眼、70只黑身红眼、60只黑身白眼,则该果的眼色遗传和身色遗传均遵循______________定律,其中果蝇眼色的显性现象的表现形式属于______________,两亲本的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_。
(2)若已知黄身是位于X染色体上显性性状,有人进行实验,让纯合黄身雌果蝇和黑身雄果蝇杂交,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F2,再让F2代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F3,则F3代中雌蝇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控制眼色的基因由两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A__BB为红眼,A__Bb为杏红眼,其它基因型均表现白眼,现有AaBb两只雌雄果蝇杂交,F1代果蝇的表现型为1杏红眼:1白眼,则说明这两种基因位于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若再让F1代中杏红眼的个体自由交配,F2的表现型为10白眼:9杏红眼:1红眼。F2中出现红眼果蝇的根本原因是因为F1代雌或雄果蝇产生配子时发生______________。
(1)若有人将两只果蝇杂交,获得了1000个体。其表现型为370只黄身杏红眼、190只黄身白眼、180只黄身红眼、130只黑身杏红眼、70只黑身红眼、60只黑身白眼,则该果的眼色遗传和身色遗传均遵循______________定律,其中果蝇眼色的显性现象的表现形式属于______________,两亲本的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_。
(2)若已知黄身是位于X染色体上显性性状,有人进行实验,让纯合黄身雌果蝇和黑身雄果蝇杂交,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F2,再让F2代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F3,则F3代中雌蝇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控制眼色的基因由两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A__BB为红眼,A__Bb为杏红眼,其它基因型均表现白眼,现有AaBb两只雌雄果蝇杂交,F1代果蝇的表现型为1杏红眼:1白眼,则说明这两种基因位于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若再让F1代中杏红眼的个体自由交配,F2的表现型为10白眼:9杏红眼:1红眼。F2中出现红眼果蝇的根本原因是因为F1代雌或雄果蝇产生配子时发生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7题)
5.
二倍体生物(基因型GGEe)的某细胞处于细胞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 |
B.推測该细胞发生过基因突变 |
C.该细胞所产生的子细胞含有该生物的一套遗传物质 |
D.该细胞可最终同时产生基因型为GE、gE和Ge的配子 |
6.
下图是某同学进行“制作并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活动时截取的4个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同学的装片制作过程依次为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 |
B.依据细胞周期先后将图中4个时期排序,应为③①②④ |
C.图①②③④的细胞都会有同源染色体 |
D.图②时期,细胞中的DNA与染色体之比为1:1 |
7.
下列关于基因与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摩尔根的果蝇实验首次将一个特定基因定位在一条特定染色体上 |
B.科学家发现基因在染色体上,继而提出了基因和染色体之间的平行关系 |
C.形成配子时,位于两条染色体上的基因相互分离 |
D.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
8.
三叶草的野生型能产生氰酸,这一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现以两个无法产生氰酸的突变品系(突变体1和突变体2)及野生型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所示,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注:“有酸”和“无酸”分别表示能产生氰酸和不能产生氰酸的植株
| 亲本 | F1 | F2 |
实验一 | 突变体1×野生型 | 有氰酸 | 240无氰酸,740有氰酸 |
实验二 | 突变体2×野生型 | 无氰酸 | 1324无氰酸,452有氰酸 |
实验三 | 突变体1×突变体2 | 无氰酸 | 1172无氰酸,271有氰酸 |
注:“有酸”和“无酸”分别表示能产生氰酸和不能产生氰酸的植株
A.两个突变品系中可能有一个为杂合子 |
B.实验三F2“有氰酸”自交后代出现“有氰酸”的概率为4/9 |
C.实验一F2“有氰酸”与实验二F2“有氰酸”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无氰酸” |
D.突变体2中发生突变的基因,其突变前的表达产物可能不催化氰酸的合成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2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