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5题)
1.
科学家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时,首先用放射性同位素35S标记A噬菌体的蛋白质,并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B噬菌体的双链DNA。然后用被标记的噬菌体分别去侵染细菌,产生大量子代噬菌体。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经检测发现:被A噬菌体侵染的细菌内没有放射性,说明噬菌体的______没有进入细菌体内;被B噬菌体侵染的细菌内有放射性,说明噬菌体的______进入到细菌体内。此实验证明______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2)假定一个被标记的B噬菌体产生了200个子代噬菌体,其中含有32P的个体数是_____。
(1)经检测发现:被A噬菌体侵染的细菌内没有放射性,说明噬菌体的______没有进入细菌体内;被B噬菌体侵染的细菌内有放射性,说明噬菌体的______进入到细菌体内。此实验证明______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2)假定一个被标记的B噬菌体产生了200个子代噬菌体,其中含有32P的个体数是_____。
2.
下图是人类性染色体的示意图,其中I表示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研究发现大约有54对等位基因位于该区段;II-1、II-2表示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_______型。
(2)控制红绿色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调查发现男性发病率约7%,而女性的发病率仅有0.5%,其原因之一是男性的Y染色体上缺少与X染色体上致病基因相对应的_________,控制该病的基因很可能位于图中的______________(I、II-1、II-2)区段。

(1)人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_______型。
(2)控制红绿色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调查发现男性发病率约7%,而女性的发病率仅有0.5%,其原因之一是男性的Y染色体上缺少与X染色体上致病基因相对应的_________,控制该病的基因很可能位于图中的______________(I、II-1、II-2)区段。
3.
下图是某成年雌性哺乳动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动物体细胞内有_______条染色体,图中④所示的细胞有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图②所示的细胞中的DNA与染色体数量之比为_________。
(2)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是图______,表示同源染色体分开的是图______(填图中序号)。

(1)该动物体细胞内有_______条染色体,图中④所示的细胞有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图②所示的细胞中的DNA与染色体数量之比为_________。
(2)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是图______,表示同源染色体分开的是图______(填图中序号)。
4.
果蝇是做遗传实验很好的材料,正常的培养温度 25 ℃时,经过12天就可以完成一个世代,每只雌果蝇能产生几百个后代。某一兴趣小组,在暑期饲养了一批纯合长翅红眼果蝇幼虫,准备做遗传实验,因当时天气炎热气温高达 35 ℃以上,他们将果蝇幼虫放在有空调的实验室中,调节室温至 25 ℃培养。不料培养到第七天停电,空调停用一天,也未采取别的降温措施。结果培养出的成虫中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残翅果蝇(有雌有雄)。
(1)由以上事实可以看出,生物的性状不仅由______控制,同时还受_________的影响。
(2)关于本实验中残翅变异的形成有两种观点:
①残翅是单纯温度变化影响的结果,其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②残翅的形成是温度变化引起遗传物质改变造成的。
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关于残翅形成的原因,简要写出你的实验设计思路,并对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分析。
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由以上事实可以看出,生物的性状不仅由______控制,同时还受_________的影响。
(2)关于本实验中残翅变异的形成有两种观点:
①残翅是单纯温度变化影响的结果,其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②残翅的形成是温度变化引起遗传物质改变造成的。
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关于残翅形成的原因,简要写出你的实验设计思路,并对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分析。
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孟德尔用高茎和矮茎豌豆进行的杂交实验,主要操作过程如右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_____性状,图中父本表现为_____茎。
(2)孟德尔发现F1豌豆均为高茎,自交后F2中高茎与矮茎的比例为_____。这种在F2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_____。
(3)孟德尔用F1豌豆和_____豌豆杂交,证明了F1是杂合子。

(1)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_____性状,图中父本表现为_____茎。
(2)孟德尔发现F1豌豆均为高茎,自交后F2中高茎与矮茎的比例为_____。这种在F2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_____。
(3)孟德尔用F1豌豆和_____豌豆杂交,证明了F1是杂合子。
2.单选题- (共23题)
6.
自然界中生物体的多样性和特异性取决于()
A.生物体内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
B.生物体内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
C.生物体内氨基酸种类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
D.生物体内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
8.
埃及斑蚊是传播某种传染病的媒介。某地区在喷洒杀虫剂后,此蚊种群数量减少了99%,但一年后,该种群又恢复到原来的数量,此时再度喷洒相同的杀虫剂后,仅杀死了40%的斑蚊。对此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
A.杀虫剂导致斑蚊基因突变产生抗药性基因 |
B.斑蚊体内累积的杀虫剂增加了自身的抗药性 |
C.原来的斑蚊种群中少数个体有抗药性基因 |
D.第一年的斑蚊种群没有基因突变 |
15.
地球上现存生物来自共同祖先,有关分子生物学证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大多数现存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
B.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DNA序列相似性越高 |
C.人类与猩猩、恒河猴以及兔的血红蛋白基因中的碱基序列有一定的相似性 |
D.不同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存在较大差异性 |
19.
人的精原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在四分体时期,每个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四分体、姐妹染色单体的数目,依次为( )
A.23对、46条、92条 | B.46个、46个、92个 |
C.23对、23个、92条 | D.46个、23个、46个 |
25.
在大田的边缘和水沟两侧,同一品种的小麦植株总体上比大田中间的长得高壮。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基因重组引起性状分离 | B.环境差异引起性状变异 |
C.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 | D.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发生了变化 |
3.选择题- (共5题)
30.
将2mol SO2和2mol SO3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的容器内,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SO2 + O2 2SO3,达平衡时SO3为n mol。相同温度下分别按下列配比,平衡后SO3的物质的量大于n mol的是( )
31.
将2mol SO2和2mol SO3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的容器内,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SO2 + O2 2SO3,达平衡时SO3为n mol。相同温度下分别按下列配比,平衡后SO3的物质的量大于n mol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5道)
单选题:(23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