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2题)
1.
果蝇的眼色受A、a和D、d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当同时含有显性基因A和D时,表现为紫眼;当不含A基因时,均表现为白眼;其他类型表现为红眼。紫眼亲代雌果蝇与雄果蝇杂交,F1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A、a和D、d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__________定律,A、a基因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
(2)紫眼亲代雌果蝇的基因型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常白眼雄果蝇的细胞中最多可出现__________条X染色体。
(3)F1中红眼雌雄果蝇随机交配产生F2,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
(4)若一紫眼雄果蝇与一纯合白眼雌果蝇杂交,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紫眼雌果蝇: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1:1:2,请用遗传图解表示该杂交过程。__________________。
| 紫眼 | 红眼 | 白眼 |
雌蝇 | 3/4 | 1/4 | 0 |
雄蝇 | 3/8 | 1/8 | 1/2 |
(1)A、a和D、d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__________定律,A、a基因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
(2)紫眼亲代雌果蝇的基因型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常白眼雄果蝇的细胞中最多可出现__________条X染色体。
(3)F1中红眼雌雄果蝇随机交配产生F2,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
(4)若一紫眼雄果蝇与一纯合白眼雌果蝇杂交,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紫眼雌果蝇: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1:1:2,请用遗传图解表示该杂交过程。__________________。
2.
家蚕是二倍体,体细胞中有28对染色体,其中一对是性染色体,雄蚕含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ZZ,雌蚕含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ZW。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家蚕的一个染色体组包括________条染色体,基因组计划测定其_______条染色体上的DNA,某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该家蚕种群中有_______种基因型,某对等位基因位于ZW同源区段上,该家蚕种群中有_______种基因型。
(2)自然界中的家蚕雌雄个体中都有一些个体为皮肤正常、一些个体为皮肤油性,不知道皮肤正常和油性的显隐性关系,但已知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请你设计一个通过两对杂交实验(提示:一对为正交,一对为反交)来判断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Z染色体上的方案。
正反交实验:正交________________;反交___________________。(写表现型)
推断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家蚕的一个染色体组包括________条染色体,基因组计划测定其_______条染色体上的DNA,某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该家蚕种群中有_______种基因型,某对等位基因位于ZW同源区段上,该家蚕种群中有_______种基因型。
(2)自然界中的家蚕雌雄个体中都有一些个体为皮肤正常、一些个体为皮肤油性,不知道皮肤正常和油性的显隐性关系,但已知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请你设计一个通过两对杂交实验(提示:一对为正交,一对为反交)来判断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Z染色体上的方案。
正反交实验:正交________________;反交___________________。(写表现型)
推断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6题)
3.
S型肺炎双球菌菌株是人类肺炎和小鼠败血症的病原体,而R型菌株却无致病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加热杀死的S型菌与R型菌混合使R型菌转化成S型菌属于基因突变 |
B.S型菌与R型菌在结构上最大的不同是S型菌的菌体有多糖类的荚膜 |
C.肺炎双球菌利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
D.高温处理过的S型菌蛋白质因变性而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
4.
对基因型为AaBbCc的植物进行测交,其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不考虑变异)。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状况是
A.![]() | B.![]() | C.![]() | D.![]() |
5.
果蝇的生物钟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有节律(XB)对无节律(Xb)为显性;体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在基因型为AaXBY的雄蝇减数分裂过程中,若出现一个AAXBXb类型的变异细胞,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 |
B.该细胞的核DNA数是体细胞的一半 |
C.形成该细胞过程中,A和a随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了分离 |
D.形成该细胞过程中,有节律基因发生了突变 |
6.
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有丝分裂间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经复制后数目加倍 |
B.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相等 |
C.在减数分裂的两次连续分裂过程中都出现了同源染色体分离的现象 |
D.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能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去与中心体的功能有关 |
7.
下图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此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 |
B.此细胞含有其母细胞一半的细胞质 |
C.此细胞可形成两种基因型的子细胞 |
D.此细胞中的染色单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形成 |
8.
已知一小鼠的基因型为XBXb。该小鼠次级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结果是
A.第二极体中同时含有B基因和b基因 |
B.卵细胞中可能含有B基因或含有b基因 |
C.若卵细胞中含有B基因,则极体中必不含有B基因 |
D.卵细胞中必然含有B基因,极体中可能含有b基因 |
9.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会导致子二代不符合3∶1性状分离比的情况是
A.显性基因相对于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 |
B.子一代产生的雌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数目相等,雄配子中也相等 |
C.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雌配子无差异 |
D.统计时子二代3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等 |
10.
下图显示了果蝇某一条染色体及部分基因所处位置,该图能表明


A.—条染色体上有多个DNA |
B.染色体上的绝大多数片段都是基因 |
C.深红眼基因和朱红眼基因互为等位基因 |
D.黄身基因和短硬毛基因为连锁基因 |
11.
下图为某果蝇的染色体组成图及①②的放大图,①②为性染色体,且①中存在红眼基因。将某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F1全为红眼,F2中红眼与白眼果蝇之比为3: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示果蝇为雄性,且亲本中红眼为显性性状 |
B.眼色基因无论在Ⅰ或Ⅱ片段上,均可符合上述结果 |
C.若对该果蝇的核基因组进行测序,需测定5条染色体 |
D.Ⅲ上的基因发生突变只能在限定性别中遗传,且可用显微镜观察 |
12.
在一种圆眼刚毛果蝇中存在某种致死现象,某科研小组将一对圆眼刚毛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发现其子代的表现型及数目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题述两对性状对应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
B.在子代圆眼刚毛雌果蝇中纯合子占1/6 |
C.在子代圆眼截毛雌果蝇中杂合子占1/2 |
D.继续将子代中的圆眼截毛果蝇进行杂交,后代雌果蝇中纯合子占3/4 |
13.
蜜蜂的雌蜂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二倍体,雄蜂是由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的单倍体。蜜蜂长绒毛对短绒毛为显性、体色褐色对黑色为显性。现有一只雄蜂与蜂王杂交,子代雌蜂均为褐色长绒毛,雄蜂黑色长绒毛和黑色短绒毛各占一半。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雄蜂体细胞和有性生殖细胞中都不具有成对的同源染色体 |
B.亲本雌蜂性状为黑色长绒毛,能产生两种基因型的卵细胞 |
C.亲本雄蜂性状为褐色长绒毛,只能产生一种基因型的精子 |
D.蜜蜂体色和绒毛长短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属于伴性遗传 |
14.
水稻的抗虫(G)对不抗虫(g)为显性,非糯性(H)对糯性(h)为显性,用抗虫非糯性水稻与不抗虫糯性水稻杂交,其子代植株中抗虫非糯性:不抗虫糯性=1:1。则亲本抗虫非糯水稻的这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图最可能是
A.![]() | B.![]() |
C.![]() | D.![]() |
15.
果蝇的长翅对残翅为显性,由位于2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一对杂合的长翅果蝇交配后,繁殖出了8只果蝇,则这8只果蝇的表现型是
A.都是长翅 | B.都是残翅 |
C.6只是长翅、2只是残翅 |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
16.
下图为雄果蝇的X、Y染色体的比较,其中A、C表示同源区段,B、D表示非同源区段。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X与Y两条性染色体的基因存在差异,可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 若某基因在B区段上,则在果蝇群体中不存在含有该等位基因的个体
C. 若在A区段上有一基因“F”,则在C区段同一位点可能找到基因F或f
D. 雄果蝇的一对性染色体一般不发生交叉互换,倘若发生只能在A、C区段

A. X与Y两条性染色体的基因存在差异,可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 若某基因在B区段上,则在果蝇群体中不存在含有该等位基因的个体
C. 若在A区段上有一基因“F”,则在C区段同一位点可能找到基因F或f
D. 雄果蝇的一对性染色体一般不发生交叉互换,倘若发生只能在A、C区段
17.
图是某家系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Ⅰ2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病和乙病均与X 染色体连锁 |
B.Ⅱ4产生的生殖细胞同时带有甲、乙两种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8 |
C.若Ⅱ4与Ⅱ5生了一个正常的小孩,是两种致病基因的携带者概率为1/14 |
D.用羊膜腔穿刺的方法发现胎儿的染色体数为47 条,该胎儿患唐氏综合征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2道)
单选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