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5题)
1.
下图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某生物的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细胞所处的时期,最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
B.卵巢中不可能能同时出现甲、乙、丙三种细胞 |
C.乙图不能够发生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 |
D.丙的子细胞是卵细胞和第二极体 |
2.
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会影响等位基因的分离 |
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 |
C.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 |
D.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
3.
图为显微镜下某植物细胞在30%蔗糖溶液中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若将细胞置于清水中,A仍保持不变
B.若该细胞处于40%蔗糖溶液中,B/A值将变小
C.B/A值能表示细胞失水的程度
D.A、B分别表示细胞和液泡的长度

A.若将细胞置于清水中,A仍保持不变
B.若该细胞处于40%蔗糖溶液中,B/A值将变小
C.B/A值能表示细胞失水的程度
D.A、B分别表示细胞和液泡的长度
4.
右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为有效防止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 |
B.a-b段,该种群的增长速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 |
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 |
D.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5.
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能量流动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
B.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 |
C.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草一兔的能量传递效率 |
D.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 |
2.选择题- (共4题)
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韩愈《师说》中“ {#blank#}1{#/blank#},{#blank#}2{#/blank#}”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观点相同。
②《蜀道难》中运用夸张手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blank#}3{#/blank#} ,{#blank#}4{#/blank#}。
③《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blank#}5{#/blank#},{#blank#}6{#/blank#}。
7.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可知
实验组号 接种菌型 加入S型菌物质 培养皿长菌情况 | |||||||||||||||||||||||||||||||||||||||||||||||
① | R | 蛋白质 | R型 | ||||||||||||||||||||||||||||||||||||||||||||
② | R | 荚膜多糖 | R型 | ||||||||||||||||||||||||||||||||||||||||||||
③ | R | DNA | R型、S型 | ||||||||||||||||||||||||||||||||||||||||||||
④ | R | DNA(经DNA酶处理) | R型
8.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可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