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2题)
1.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回答下列问题
(1)Z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是(写元素符号)________________。
(3)下列事实能说明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S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a.Y单质与H2S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1 mol Y单质比1 mol S得电子多
c.Y和S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
(4)铜与一定浓度的硝酸和硫酸的混合酸反应,生成的盐只有硫酸铜,同时生成的两种气体均由表中两种元素组成,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都小于50。为防止污染,将产生的气体完全转化为最高价含氧酸盐,消耗1 L 2.2 mol·L-1NaOH溶液和1 mol O2,则两种气体的分子式及物质的量分别为___________,生成硫酸铜物质的量为____。
碳 | 氮 | Y | |
X | | 硫 | Z |
回答下列问题
(1)Z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是(写元素符号)________________。
(3)下列事实能说明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S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a.Y单质与H2S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1 mol Y单质比1 mol S得电子多
c.Y和S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
(4)铜与一定浓度的硝酸和硫酸的混合酸反应,生成的盐只有硫酸铜,同时生成的两种气体均由表中两种元素组成,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都小于50。为防止污染,将产生的气体完全转化为最高价含氧酸盐,消耗1 L 2.2 mol·L-1NaOH溶液和1 mol O2,则两种气体的分子式及物质的量分别为___________,生成硫酸铜物质的量为____。
2.
X、Y和Z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单质为密度最小的气体,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周期数的三倍,Z与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回答下列问题:
(1)Y和Z的元素符号分别为____和____。
(2)X和Y组成的化合物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________。此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与高锰酸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化合物还可将碱性工业废水中的CN−氧化为碳酸盐和氨,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Y和Z的元素符号分别为____和____。
(2)X和Y组成的化合物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________。此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与高锰酸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化合物还可将碱性工业废水中的CN−氧化为碳酸盐和氨,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题- (共1题)
3.
“碳捕捉技术”常用于去除或分离气流中的二氧化碳。
Ⅰ.2017年,中国科学家在利用二氧化碳直接制备液体燃料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中用二氧化碳制备甲醇(CH3OH)的反应如下图: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该反应说明CO2具有___________性(填“氧化”或“还原”)。若有1mol甲醇生成,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_mol。
Ⅱ.利用NaOH溶液“捕提"CO2的基本过程如下图(部分条件及物质已略去):

(1)反应分离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aO+H2O=Ca(OH)2和__________________
(2)高温反应炉中,涉及反应的化学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整个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Ⅰ.2017年,中国科学家在利用二氧化碳直接制备液体燃料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中用二氧化碳制备甲醇(CH3OH)的反应如下图: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该反应说明CO2具有___________性(填“氧化”或“还原”)。若有1mol甲醇生成,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_mol。
Ⅱ.利用NaOH溶液“捕提"CO2的基本过程如下图(部分条件及物质已略去):

(1)反应分离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aO+H2O=Ca(OH)2和__________________
(2)高温反应炉中,涉及反应的化学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整个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4题)
4.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X、Y的核电荷数之比为3∶4。W-的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金属单质Z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可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与Y能形成多种化合物,一般条件下都能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发生反应 |
B.原子半径大小:X<Y,Z>W |
C.化合物Z2Y和ZWY3都只存在离子键 |
D.Y、W的某些单质或两元素之间形成的某些化合物可作水的消毒剂 |
5.
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如表所示,其中X元素的原子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 | | Y | |
Z | | W | Q |
A.钠与W可能形成Na2W2化合物 |
B.由Z与Y组成的物质在熔融时能导电 |
C.W得电子能力比Q强 |
D.X有多种同素异形体,而Y不存在同素异形体 |
6.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内容 |
A |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SO42-离子 | 向溶液中加人稀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
B |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NH4+ | 向盛有该溶液的试管中加入NaOH固体,加热,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淀粉KI试纸,观察试纸是否变蓝 |
C | 证明Na2O2与CO2是放热反应 | 用脱脂棉包裹Na2O2,放入充满CO2的集气 瓶中,观察棉花是否燃烧 |
D | 证明Na与水反应有碱性物质生成 | 取金属Na,用滤纸将其表面的煤油吸干,切下黄豆大小的Na,小心放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观察是否有气体生成 |
A.A | B.B | C.C | D.D |
7.
向27.2gCu和Cu2O的混合物中加入某浓度的稀硝酸0.5L,固体物质完全反应,生成NO和Cu(NO3)2,在所得溶液中加入1.0mol/L的NaOH溶液1.0L,此时溶液呈中性。金属离子已完全沉淀,沉淀质量为39.2g。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Cu与Cu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 B.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6mol/L |
C.产生的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L | D.Cu、Cu2O与硝酸反应后剩余HNO3为0.2mol |
4.实验题- (共1题)
8.
过氧化钠常用作漂白剂、杀菌剂、消毒剂,能与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发生反应,保存不当时容易变质。某实验小组以过氧化钠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如下实验。
(1)探究一包Na2O2样品是否已经变质:取少量样品,将其溶解,加入__________溶液,充分振荡后有白色沉淀,证明Na2O2已经变质。
(2)该实验小组为了粗略测定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称取了m g样品,并设计用下图装置来测定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①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仪器连接好以后,必须进行的第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装置C中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反应结束后,在读取实验中生成气体的体积时,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读取气体体积前,需冷却到室温
b.调整量筒使E、F内液面高度相同
c.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相平时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
⑤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后,将其折算成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VmL,则样品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探究一包Na2O2样品是否已经变质:取少量样品,将其溶解,加入__________溶液,充分振荡后有白色沉淀,证明Na2O2已经变质。
(2)该实验小组为了粗略测定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称取了m g样品,并设计用下图装置来测定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①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仪器连接好以后,必须进行的第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装置C中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反应结束后,在读取实验中生成气体的体积时,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读取气体体积前,需冷却到室温
b.调整量筒使E、F内液面高度相同
c.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相平时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
⑤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后,将其折算成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VmL,则样品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2道)
综合题:(1道)
单选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