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由亚硫酸钠和硫粉通过化合反应制得,反应原理为:
①Na2CO3+SO2=Na2SO3+CO2
②Na2S+SO2+H2O=Na2SO3+H2S
③2H2S+SO2=3S↓+2H2O
④Na2SO3+ S
Na2S2O3,
常温下溶液中析出晶体为Na2S2O3·5H2O。Na2S2O3·5H2O于40~45℃熔化,48℃分解;Na2S2O3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在水中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Ⅰ.现按如下方法制备Na2S2O3·5H2O:
将硫化钠和碳酸钠按反应要求比例一并放入三颈烧瓶中,注入150mL蒸馏水使其溶解,在分液漏斗中,注入浓盐酸,在装置2中加入亚硫酸钠固体,并按下图安装好装置。

请问:(1)仪器2的名称为________,装置6中可放入_________。
(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注入浓盐酸使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较均匀的通入Na2S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并用磁力搅拌器搅动并加热。随着二氧化硫气体的通入,看到溶液中有大量浅黄色固体析出。持续通二氧化硫气体,反应约半小时。当溶液中pH接近或不小于7时,即可停止通气和加热。溶液pH要控制不小于7理由是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Ⅱ.分离Na2S2O3·5H2O并标定溶液的浓度:

(1)为减少产品的损失,操作①为______,操作②是_____、洗涤、干燥,其中洗涤操作是用_________(填试剂)作洗涤剂。
(2)蒸发浓缩滤液直至溶液呈微黄色浑浊为止,蒸发时为什么要控制温度不宜过高_______。
(3)称取一定质量的产品配制成硫代硫酸钠溶液,并用间接碘量法标定该溶液的浓度: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基准物质K2Cr2O7(摩尔质量294g/mol)0.5880克。平均分成3份分别放入3个锥形瓶中,加水配成溶液,并加入过量的KI并酸化,发生下列反应:
6I-+Cr2O72-+14H+=3I2+2Cr3++7H2O,再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立即用所配Na2S2O3溶液滴定,发生反应: I2+2S2O32-=2I-+S4O62-,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次消耗Na2S2O3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0.00mL,则所标定的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_ mol/L。
①Na2CO3+SO2=Na2SO3+CO2
②Na2S+SO2+H2O=Na2SO3+H2S
③2H2S+SO2=3S↓+2H2O
④Na2SO3+ S

常温下溶液中析出晶体为Na2S2O3·5H2O。Na2S2O3·5H2O于40~45℃熔化,48℃分解;Na2S2O3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在水中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Ⅰ.现按如下方法制备Na2S2O3·5H2O:
将硫化钠和碳酸钠按反应要求比例一并放入三颈烧瓶中,注入150mL蒸馏水使其溶解,在分液漏斗中,注入浓盐酸,在装置2中加入亚硫酸钠固体,并按下图安装好装置。

请问:(1)仪器2的名称为________,装置6中可放入_________。
A.BaCl2溶液 | B.浓H2SO4 |
C.酸性KMnO4溶液 | D.NaOH溶液 |
Ⅱ.分离Na2S2O3·5H2O并标定溶液的浓度:

(1)为减少产品的损失,操作①为______,操作②是_____、洗涤、干燥,其中洗涤操作是用_________(填试剂)作洗涤剂。
(2)蒸发浓缩滤液直至溶液呈微黄色浑浊为止,蒸发时为什么要控制温度不宜过高_______。
(3)称取一定质量的产品配制成硫代硫酸钠溶液,并用间接碘量法标定该溶液的浓度: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基准物质K2Cr2O7(摩尔质量294g/mol)0.5880克。平均分成3份分别放入3个锥形瓶中,加水配成溶液,并加入过量的KI并酸化,发生下列反应:

2.
还原铁粉是化工生产及实验室中常用的还原剂。工业上以绿矾为原料制备还原铁粉的工艺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溶过程中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转化的目的是制得FeCO3,加液时应将(NH4)2CO3溶液加入到FeSO4中,原因是_____________。
(3)转化过程中温度不超过35℃,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成的FeCO3沉淀需充分洗涤,检验洗涤是否完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5)将FeCO3浊液暴露在空气中,固体表面变为红褐色,同时释放出C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焙烧过程中需加入CaCO3进行脱硫处理。下图为加CaCO3和不加CaCO3对还原铁粉产率的影响,据图分析CaCO3的另一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溶过程中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转化的目的是制得FeCO3,加液时应将(NH4)2CO3溶液加入到FeSO4中,原因是_____________。
(3)转化过程中温度不超过35℃,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成的FeCO3沉淀需充分洗涤,检验洗涤是否完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5)将FeCO3浊液暴露在空气中,固体表面变为红褐色,同时释放出C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焙烧过程中需加入CaCO3进行脱硫处理。下图为加CaCO3和不加CaCO3对还原铁粉产率的影响,据图分析CaCO3的另一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5题)
3.
膜技术原理在化工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人设想利用电化学原理制备少量硫酸和绿色硝化剂N2O5,装置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是原电池,能够生产硫酸;Y是电解池,能够生产N2O5 |
B.C电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N2O4+2HNO3-2e-=2N2O5+2H+ |
C.当电路中通过2mole,X、Y中各有2molH+从左边迁移到右边 |
D.电路中电子流向为a![]() ![]() ![]() ![]() |
4.
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加快漂白精的漂白速率,使用时可滴加几滴醋酸 |
B.在食品袋中放人盛有硅胶和铁粉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物受潮、氧化变质 |
C.用含橙色酸性重铬酸钾的仪器检验酒驾,利用了乙醇的挥发性和还原性 |
D.光太阳能电池先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然后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
5.
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一种为金属元素。m、n、p、q、r、s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或三元化合物,t是元素Y的常见单质,m 是一种具有特殊颜色的气体,p 可作漂白剂、供氧剂。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 )


A.四种元素简单离子半径:X〉Y〉Z〉W |
B.p、s中的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 |
C.X、Y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Y〉X |
D.常温下,0.01mol/L q溶液的pH为2 |
6.
利用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夹持装置省略),能完成相应实验的一项是
选项 | 实验器材(省略夹持装置) | 相应实验 |
A | 坩埚、玻璃棒、酒精灯、泥三角 | CuSO4溶液的浓缩结晶 |
B |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滤纸 | 用盐酸除去BaSO4中的少量碳酸银 |
C |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 | 用固体氯化钠配制0.5mol/L的溶液 |
D |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分液漏斗 | 用溴水和CCl4,除去NaBr溶液中少量NaI |
A.A | B.B | C.C | D.D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