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67894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18

1.综合题(共2题)

1.
草酸(乙二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易挥发,草酸的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而其钙盐难溶于水;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熔点为101℃,易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170℃以上分解(H2C2O4·2H2O  3H2O + CO↑ + CO2↑)。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无色气泡且澄清石灰石变浑浊,由此可知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CO2,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组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还有CO,为进行验证,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B和下图所示的部分装置(可重复选用)进行实验,装置H中装有的物质是CuO。

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顺序为A、B、F、D、G、H、D、I。证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有CO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欲提纯混有硫酸钠、碳酸氢铵的氯化钠固体,某学生设计了如下方案:
(已知碳酸氢铵受热分解后无固体剩余)

请根据操作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在加热时应选择用_____________来盛装混合物(填仪器名称)。
(2)操作②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SO42已沉淀完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④和操作⑥的分离提纯方法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10题)

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蒸发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伸入混合液中,测量混合液的沸点
C.萃取时,应选择密度比水大的有机萃取剂
D.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4.
容量瓶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定量仪器。在容量瓶上标有的是
①温度 ②浓度 ③容量 ④压强 ⑤刻度线
A.①③⑤B.①③C.①④⑤D.②③⑤
5.
丙酮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可与水以任意体积比互溶,密度小于1 g/mL,沸点约55℃,分离水和丙酮时最合理的方法是
A.升华B.蒸馏C.过滤D.分液
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H4的摩尔质量为16 g,1.5mol CH4含6mol氢
B.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粒子数目的物理量,摩尔是其单位
C.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时,气体可以是纯净物也可以是混合物
D.将40gNaOH固体溶于1L水中配成溶液,溶液中氢氧化钠的浓度为1mol/L
7.
0.5 L某浓度的NaCl溶液中含有0.5 mol Na+,下列对该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量取100 mL,该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B.该溶液中含有29.25 g NaCl
C.配制100 mL该溶液,用托盘天平称5.85 g NaCl
D.量取100 mL该溶液倒入烧杯中,烧杯中Na+的物质的量为0.1 mol
8.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待提纯的物质
选用的试剂
操作的方法
A
KNO3(NaCl)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B
Cu(CuO)
稀盐酸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FeSO4溶液 (CuSO4)
氢氧化钠溶液
过滤
D
CO2(H2)
氧气
点燃
 
A.AB.BC.CD.D
9.
下列事故处理或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不慎碰倒酒精灯,洒落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B.少量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氢氧化钠溶液
C.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停止通氢气
D.在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10.
对下列实验的评价,正确的是( )
A.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B.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
C.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D.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Cl,先加稍过量的稀硝酸除去OH,再加入AgNO3溶液,如有白色沉淀,则证明有Cl
11.
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 ②39%的乙醇溶液 ③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
A.分液、萃取、蒸馏B. 萃取、蒸馏、分液
C.分液、蒸馏、萃取D. 蒸馏、萃取、分液
12.
常温常压下,用等质量的CH4、CO2、O2、SO2四种气体分别吹出四个气球,其中气体为CH4的是
A.
B.
C.
D.

3.实验题(共2题)

13.
掌握仪器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下图1、2、3为三套实验装置。

(1)图中所示仪器①和③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装置可用于少量蒸馏水的制取,需要在仪器①中加入碎瓷片,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仪器②中冷却水的入口是__________(填“a”或“b”);图3装置也可用于少量蒸馏水的制取(加热及固定仪器略),该装置中使用的玻璃导管较长,其作用是____________。
(3)若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I2并用图2装置进行分离,振荡后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用图2装置进行分液操作时,为使液体顺利滴下,应进行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实验室需0.5mol/L的Na2CO3溶液970mL和0.5mol/L硫酸溶液250mL.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仪器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有_________(填序号)。
A.容量瓶  B.蒸馏烧瓶  C.分液漏斗  D.量筒  E.蒸发皿
(2)实验室需0.5mol/L的Na2CO3溶液970mL,现用用Na2CO3·10H2O晶体配制。
①所需仪器除了烧杯、玻璃棒、量筒、托盘天平、药匙外,还缺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Na2CO3·10H2O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 g。
②下图是某同学在实验室配制该溶液的过程图,其中有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 (填操作序号)。

(3)某学生欲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和蒸馏水配制0.5mol/L硫酸溶液250mL。
①该学生需要用量筒量取________mL上述浓硫酸进行配制。
②配制硫酸溶液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B→C → ______→______→____→D。
A.用30 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轻轻摇动容量瓶
B.用量筒准确量取所需浓硫酸的体积,慢慢沿杯壁注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混合均匀
C.将已冷却的硫酸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的玻璃塞盖紧,颠倒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2 cm处
③在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会使所配制的稀硫酸物质的量浓度偏低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B.溶液注入容量瓶前没有恢复到室温就进行定容
C.容量瓶使用前未经干燥    D.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观察凹液面
E. 未将量取浓硫酸的量筒进行洗涤    
F.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下降,再加适量的蒸馏水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0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