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附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块诊断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67856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17

1.推断题(共1题)

1.
G是一种新型香料的主要成分之一,其结构中含有三个六元环。G的合成路线如图(部分产物和部分反应条件略去):

已知:①RCH=CH2+CH2=CHR’CH2=CH2+RCH=CHR’
②B中核磁共振氢谱图显示分子中有6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
③D和F是同系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H3)2C=CH2的系统命名法名称为____,该分子中最多有__个原子在同一平面内。
(2)A→B反应过程中涉及的反应类型依次为___、___。
(3)D分子中含有的含氧官能团名称是___,G的结构简式为___。
(4)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5)同时满足下列条件:①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②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含C=O的F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4组峰、能水解的物质的结构简式为___。
(6)模仿由苯乙烯合成F的方法,写出由丙烯制取α-羟基丙酸()的合成路线:_____。

2.综合题(共2题)

2.
为了纪念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联合国将2019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回答下列问题:
(1)Ag与Cu在同一族,则Ag在周期表中_____(填“s”、“p”、“d”或“ds”)区。[Ag(NH3)2]+中Ag+空的5s轨道和5p轨道以sp杂化成键,则该配离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
(2)表中是Fe和Cu的部分电离能数据:请解释I2(Cu)大于I2(Fe)的主要原因:______。
元素
Fe
Cu
第一电离能I1/kJ·mol1
759
746
第二电离能I2/kJ·mol1
1561
1958
 
(3)亚铁氰化钾是食盐中常用的抗结剂,其化学式为K4[Fe(CN)6]。
①CN-的电子式是______;1mol该配离子中含σ键数目为______。
②该配合物中存在的作用力类型有______(填字母)。
A.金属键B.离子键C.共价键D.配位键E.氢键F.范德华力
(4)MnO的熔点(1660℃)比MnS的熔点(1610℃)高,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5)第三代太阳能电池利用有机金属卤化物碘化铅甲胺(CH3NH3PbI3)半导体作为吸光材料,CH3NH3PbI3具有钙钛矿(AMX3)的立方结构,其晶胞如图所示。

①AMX3晶胞中与金属阳离子(M)距离最近的卤素阴离子(X)形成正八面体结构,则M处于_______位置,X处于______位置(限选“体心”、“顶点”、“面心”或“棱心”进行填空)。
③CH3NH3PbI3晶体的晶胞参数为a nm,其晶体密度为dg·cm-3,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NA的计算表达式为_________。
3.
工业上可以用废铁屑制备活性Fe3O4,流程如下图:

(1)在制备过程中,要将块状固体原料粉碎、磨成粉末,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合成池里生成Fe3O4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在反应池中几乎没有气体产生,根据流程可知,配料中心很可能使混合物中的Fe2O3与Fe物质的量之比接近________
(4)某同学利用废铁屑(含Fe和Fe2O3)来制取FeCl3·6H2O晶体,同时测定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装置如图(夹持装置略,气密性已检验):
   
操作步骤如下:
I.打开弹簧夹K1、关闭弹簧夹K2,并打开活塞a,缓慢滴加盐酸。
Ⅱ.当……时,关闭弹簧夹K1打开弹簧夹K2,当A中溶液完全进入烧杯后关闭活塞a。
Ⅲ.将烧杯中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后得到FeC13·6H2O晶体。
请回答:
①操作Ⅱ中“……”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烧杯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相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离子反应的写离子方程式)
②若混合物质量为m g,实验结束后测得B中所得的气体是V mL(标准状况时),该同学由此计算出此废铁屑中铁的质量分数是,该数值比实际数值偏低,若实验过程操作无误,偏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共8题)

4.
食品、大气、工业尾气中SO2均需严格检测或转化吸收,下列有关SO2的检测或吸收方法正确的是
A.滴定法:用酸性KMnO4溶液滴定葡萄酒试样以测定葡萄酒中SO2的浓度
B.沉淀法:用Ba(OH)2溶液沉淀SO2,然后将沉淀在空气中洗涤、过滤、干燥、称重以测定大气中SO2的浓度
C.氨酸法:用氨水吸收尾气中的SO2后再将吸收液与硫酸反应,将富集后的SO2循环使用
D.石灰—石膏法:常温下用石灰石吸收尾气中的SO2得到CaSO3,再经氧化可用于生产石膏
5.
已知饱和氯化铵溶液与亚硝酸钠晶体混合加热可制备氮气。利用如下装置制取氮气,并用氮气制备Ca3N2,Ca3N2遇水发生水解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NaNO2+NH4ClNaCl+N2↑+2H2O
B.④、⑥中依次盛装的试剂可以是浓H2SO4、碱石灰
C.③中盛放的试剂是NaOH 溶液
D.实验结束,取⑤中的少量产物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可以使试管口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6.
将0.2mol/L的KI溶液和0.05mol/LFe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取混合液分别完成下列实验,能说明溶液中存在化学平衡2Fe3++2I-2Fe2++I2 的是
A.向混合液中滴入KSCN 溶液,溶液变红色
B.向混合液中滴入AgNO3 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
C.向混合液中滴入K3[Fe(CN)6]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D.向混合液中滴入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
7.
Cl2O黄棕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一种强氧化剂,易溶于水且会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与有机物、还原剂接触或加热时会发生燃烧并爆炸,制取Cl2O 的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C12O的熔点为-116℃,沸点为3.8℃,Cl2的沸点为-34.6℃;HgO+2Cl2=HgCl2 +Cl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装置②、③中盛装的试剂依次是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
B.通入干燥空气的目的是将生成的Cl2O稀释减少爆炸危险
C.从装置⑤中逸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Cl2O
D.装置④与⑤之间不用橡皮管连接,是为了防止橡皮管燃烧和爆炸
8.
某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探究Cu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将铜丝插入浓硫酸中并加热,反应后再加入水,观察硫酸铜溶液的颜色
B.常温下将铜丝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CuCl2的生成
C.将CuCl2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得到无水CuCl2固体
D.将表面有铜绿[Cu2(OH)2CO3]的铜器放入盐酸中浸泡,除去铜绿
9.
化学与社会、科学、技术、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碳是一种新型三维碳结构晶体,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B.推广利用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符合低碳经济理念
C.将金属钛、铝混合后在空气中熔化可制得强度较大的钛铝合金材料
D.为汽车安装尾气催化转化装置,可将尾气中的部分CO和NO转化为无毒气体
10.
下列实验中能证明某气体为SO2的有
①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③使品红溶液褪色 ④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溶于稀盐酸 ⑤通入溴水中,能使溴水褪色,再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A.1个B.2个C.3个D.4个
11.
向27.2gCu和Cu2O的混合物中加入某浓度的稀硝酸0.5L,固体物质完全反应,生成NO和Cu(NO3)2,在所得溶液中加入1.0mol/L的NaOH溶液1.0L,此时溶液呈中性。金属离子已完全沉淀,沉淀质量为39.2g。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Cu与Cu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B.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6mol/L
C.产生的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LD.Cu、Cu2O与硝酸反应后剩余HNO3为0.2mol

4.实验题(共1题)

12.
以干海带为原料提取碘单质和氯化钾的过程主要分三步:完成下列填空:
(1)步骤一:灼烧干海带,使其灰化后用热水浸泡、过滤,制得原料液,含有氯化钾等物质。实验室灼烧海带应放在____(填写仪器名称)中加热,选用热水而不是冷水浸泡海带灰的目的是____。
(2)步骤二:原料液经结晶过滤分离出氯化钾后,向滤液中通适量氯气氧化I,制得富碘溶液。实验室模拟氧化过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装置中A部分用于制取氯气,实验室制取氯气通常有两种方案:一是在强酸性条件下用氧化剂氧化Cl;二是电解法。限用图D中的仪器(支撑仪器、导管、导线、石墨棒和橡皮塞除外),能实现的反应是___(选填编号)。
a.2NaCl(s)+MnO2+2H2SO4(浓)MnSO4+Cl2↑+Na2SO4+2H2O
b.2KMnO4+16HCl(浓)→2MnCl2+2KCl+5Cl2↑+8H2O
c.2NaCl+2H2O2NaOH+Cl2↑+H2
d.4HCl(浓)+MnO2MnCl2+Cl2↑+2H2O
广口瓶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装置C中NaOH的作用是___。
(3)步骤三:取100 mL B中富碘溶液,按如下流程分离碘单质。

萃取Ⅱ和酸化过程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分别是:
3I2+6OH-=5I-+IO3-+3H2O;____;
萃取剂X应选择____(选填编号)。
a.100mL苯    b.10mL乙醇    c.10 mLCCl4    d.10mL己烯
实验室进行萃取操作的仪器是_____。操作Ⅰ的名称是___。
(4)分离出的KCl样品中常含有少量NaCl和K2CO3等物质,设计实验用沉淀法测定氯化钾样品中K2CO3的质量分数:①要用到的化学试剂是___(填写化学式);②要测定的物理量是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综合题:(2道)

    单选题:(8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