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如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回答下列问题:
(1)Z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是(写元素符号)_____________。
(3)下列事实能说明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S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___________。
a.Y单质与H2S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1molY单质比1molS得电子多
c.Y和S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
(4)碳与镁生成的1mol化合物Q与水反应生成2mol Mg(OH)2和1mol烃,该烃分子中碳氢质量比为9:1,烃的电子式为_________。Q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5)铜与一定浓度的硝酸和硫酸的混合酸反应,生成的盐只有硫酸铜,同时生成的两种气体均由上表中两种元素组成,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都小于50,为防止污染,将产生的气体完全转化为最高价含氧酸盐,消耗1L 2.2mol•L-1NaOH溶液和1mol O2,则两种气体的分子式及物质的量分别为____________。生成硫酸铜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
碳 | 氮 | Y | |
X | | 硫 | Z |
回答下列问题:
(1)Z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是(写元素符号)_____________。
(3)下列事实能说明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S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___________。
a.Y单质与H2S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1molY单质比1molS得电子多
c.Y和S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
(4)碳与镁生成的1mol化合物Q与水反应生成2mol Mg(OH)2和1mol烃,该烃分子中碳氢质量比为9:1,烃的电子式为_________。Q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5)铜与一定浓度的硝酸和硫酸的混合酸反应,生成的盐只有硫酸铜,同时生成的两种气体均由上表中两种元素组成,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都小于50,为防止污染,将产生的气体完全转化为最高价含氧酸盐,消耗1L 2.2mol•L-1NaOH溶液和1mol O2,则两种气体的分子式及物质的量分别为____________。生成硫酸铜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6题)
2.
下列解释工业生产或应用的化学用语中,不正确的是
A.氯碱工业中制备氯气:2NaCl(熔融) ![]() |
B.工业制硫酸的主要反应之一:2SO2 + O2![]() |
C.氨氧化法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4NH3 + 5O2![]() |
D.利用铝热反应焊接铁轨:2Al + Fe2O3![]() |
3.
A、B、C、D、E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A的原子序数是B和D原子序数之和的1/4,C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中强碱,甲和丙是D元素的两种常见氧化物,乙和丁是B元素的两种常见同素异形体,0.005mol/L戊溶液的pH=2,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省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C、D两元素形成化合物属共价化合物
B. C. D的简单离子均能促进水的电离
C. A、D分别与B 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都是大气污染物
D. E的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大于D的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

A. C、D两元素形成化合物属共价化合物
B. C. D的简单离子均能促进水的电离
C. A、D分别与B 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都是大气污染物
D. E的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大于D的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
4.
某溶液A中可能只含有Fe3+、Fe2+、Ag+、Mg2+、Al3+、NH4+、Cl-、NO3—、SO42—中的若干种离子,为确认其中含有的各离子,取1 L溶液A,进行如下所示实验:

已知:气体A、气体B的体积都为2.24 L(标准状况下),沉淀B的物质的量为0.1 mol。根据以上实验操作与现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溶液A中一定含有Fe2+、NH4+、Ag+、NO3—,一定不含Cl-、SO42—
B. 沉淀A中一定含有Fe(OH)3,可能含有Mg(OH)2 、Al(OH)3
C. 溶液D中可能含有Al3+
D. 溶液A中的c(NO3—)≥1.0 mol/L

已知:气体A、气体B的体积都为2.24 L(标准状况下),沉淀B的物质的量为0.1 mol。根据以上实验操作与现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溶液A中一定含有Fe2+、NH4+、Ag+、NO3—,一定不含Cl-、SO42—
B. 沉淀A中一定含有Fe(OH)3,可能含有Mg(OH)2 、Al(OH)3
C. 溶液D中可能含有Al3+
D. 溶液A中的c(NO3—)≥1.0 mol/L
5.
下列除杂方案错误的是
选项 | 被提纯的物质 | 杂质 | 除杂试剂 | 除杂方法 |
A | CO(g) | CO2(g) | NaOH 溶液、浓 H2SO4 | 洗气 |
B | NH4Cl(aq) | Fe3+(aq) | NaOH溶液 | 过滤 |
C | Cl2(g) | HCl(g) | 饱和食盐水、浓H2SO4 | 洗气 |
D | Na2CO3(s) | NaHCO3(s) | — | 灼烧 |
A.A | B.B | C.C | D.D |
6.
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铝及其合金是使用广泛的金属材料,通常用电解氯化铝的方法制备铝 |
B.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常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石英坩埚中加热熔化 |
C.采取“静电除尘”“燃煤固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等方法,可提高空气质量 |
D.氰化物泄漏时,可直接将其冲入下水道,让其自然消解 |
7.
关于一些重要的化学概念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①Fe(OH)3胶体和CuSO4溶液都是混合物②BaSO4是一种难溶于水的强电解质③冰醋酸、纯碱、小苏打分别属于酸、碱、盐④煤的干馏、煤的气化和液化都属于化学变化⑤置换反应都属于离子反应
①Fe(OH)3胶体和CuSO4溶液都是混合物②BaSO4是一种难溶于水的强电解质③冰醋酸、纯碱、小苏打分别属于酸、碱、盐④煤的干馏、煤的气化和液化都属于化学变化⑤置换反应都属于离子反应
A.①②⑤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③④⑤ |
3.填空题- (共1题)
8.
NaCN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应用于冶金等领域,回答下列问题:
(1)NaCN中C的化合价为_____;写出NaCN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
(2)现代开采金矿的流程如下:

“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浸取”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__;消耗的锌与生成的金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3)工业上常用纯碱、焦炭、氨气反应制备NaCN,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NaCN中C的化合价为_____;写出NaCN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
(2)现代开采金矿的流程如下:

“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浸取”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__;消耗的锌与生成的金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3)工业上常用纯碱、焦炭、氨气反应制备NaCN,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实验题- (共1题)
9.
某同学在探究废干电池内的黑色固体回收利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查阅教材可知,普通锌锰干电池中的黑色物质的主要成分为MnO2、NH4Cl、ZnCl2等物质。请回答以下问题:
(1)操作②的名称是_____。
(2)操作③灼烧滤渣时所用主要仪器有酒精灯、玻璃棒、_____、_____和三脚架;操作③灼烧滤渣中的黑色固体时,产生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由此推测滤渣中还存在的物质为_____。
(3)操作④的试管中加入操作③中所得黑色滤渣,试管中迅速产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据此可初步认定黑色滤渣中含有_____。
(4)该同学要对滤液的成分进行检验,以确认是否含有NH4Cl和ZnCl2,下面是他做完实验后所写的实验报告,请你写出其空白处的内容:
(5)根据以上实验报告,关于滤液的成分,该同学的结论是滤液中含有NH4Cl和ZnCl2。若想从滤液中得到溶质固体,还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

查阅教材可知,普通锌锰干电池中的黑色物质的主要成分为MnO2、NH4Cl、ZnCl2等物质。请回答以下问题:
(1)操作②的名称是_____。
(2)操作③灼烧滤渣时所用主要仪器有酒精灯、玻璃棒、_____、_____和三脚架;操作③灼烧滤渣中的黑色固体时,产生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由此推测滤渣中还存在的物质为_____。
(3)操作④的试管中加入操作③中所得黑色滤渣,试管中迅速产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据此可初步认定黑色滤渣中含有_____。
(4)该同学要对滤液的成分进行检验,以确认是否含有NH4Cl和ZnCl2,下面是他做完实验后所写的实验报告,请你写出其空白处的内容: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检验Cl- | 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含有Cl- |
②检验NH4+ | 取少许滤液于试管中, ____ | _____ | 含有NH4+ |
③检验Zn2+ | 取少许滤液于试管中,加入稀氨水 | 先产生白色沉淀,继续加入稀氨水,沉淀又溶解 | 含有Zn2+ |
(5)根据以上实验报告,关于滤液的成分,该同学的结论是滤液中含有NH4Cl和ZnCl2。若想从滤液中得到溶质固体,还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6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