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
(1)A的分子式为_____.
(2)A在NaOH水溶液中加热,经酸化得到有机物B和D,D是芳香族化合物.当有1mol A发生反应时,最多消耗_____mol NaOH.
(3)B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可生成某五元环酯,该五元环酯的结构简式为_____.
(4)写出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且属于酯类的D的所有同分异构体._____.

(1)A的分子式为_____.
(2)A在NaOH水溶液中加热,经酸化得到有机物B和D,D是芳香族化合物.当有1mol A发生反应时,最多消耗_____mol NaOH.
(3)B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可生成某五元环酯,该五元环酯的结构简式为_____.
(4)写出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且属于酯类的D的所有同分异构体._____.
2.单选题- (共6题)
2.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关于该有机物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反应 |
B.1mol该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最多能与4molH2发生反应 |
C.能使酸性KMnO4溶液、溴水褪色,且原理相同 |
D.该有机物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3种 |
3.
某有机物A是农药生产中的一种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机物A属于芳香烃 |
B.有机物A可以和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 |
C.有机物A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可以发生消去反应 |
D.1mol A和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可以消耗3mol NaOH |
4.
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米汤检验含碘盐中的碘元素 |
B.烧碱、小苏打、氢氧化铝均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
C.工业生产中,常将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制取漂白粉 |
D.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2(SO4)3,加入足量CuO粉末,充分搅拌过滤 |
5.
某有机物的结构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1 mol该物质与足量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2 molBr2 |
B.1mol该物质最多能与2mol NaOH反应 |
C.1 mol该物质最多能与3 mol H2加成 |
D.该物质的核磁共振氢谱共有6个吸收峰 |
7.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铁片和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 |
B.100 mL 2mol·L-1 的盐酸与锌反应时,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生成氢气的速率不变 |
C.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减慢 |
D.汽车尾气中的 CO 和 NO 可以缓慢反应生成N2和CO2,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 |
3.填空题- (共1题)
8.
如图所示是用石墨和铁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请填空:

(1)X的电极名称是________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Y极的电极材料是__________,检验X极产物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该电极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食盐水为100mL 两极共放出2.24L气体(标准状况),则电路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假定电解后仍为100mL)

(1)X的电极名称是________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Y极的电极材料是__________,检验X极产物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该电极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食盐水为100mL 两极共放出2.24L气体(标准状况),则电路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假定电解后仍为100mL)
4.实验题- (共1题)
9.
工业以浓缩海水为原料提取溴的部分过程如下:

某课外小组在实验室模拟上述过程设计以下装置进行实验(所有橡胶制品均已被保护,夹持装置已略去):

(1)实验开始时,A装置中不通热空气,先通入a气体的目的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
(2)A装置中通入a气体一段时间后,停止通入,改通热空气。通入热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
(3)反应过程中,B装置中Br2与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小组同学向反应后B装置的溶液中通入氯气,充分反应得到混合液。
①一位同学根据溴的沸点是59℃,提出采用______方法从该混合液中分离出溴单质。
②另一位同学向该混合液中加入四氯化碳,充分振荡、静置后放出下层液体,这种方法是________。
(6)某同学提出证明反应后B装置的溶液中含有溴离子的实验方案是:取出少量溶液,先加入过量新制氯水,再加入KI淀粉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蓝色。该方案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_______。

某课外小组在实验室模拟上述过程设计以下装置进行实验(所有橡胶制品均已被保护,夹持装置已略去):

(1)实验开始时,A装置中不通热空气,先通入a气体的目的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
(2)A装置中通入a气体一段时间后,停止通入,改通热空气。通入热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
(3)反应过程中,B装置中Br2与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小组同学向反应后B装置的溶液中通入氯气,充分反应得到混合液。
①一位同学根据溴的沸点是59℃,提出采用______方法从该混合液中分离出溴单质。
②另一位同学向该混合液中加入四氯化碳,充分振荡、静置后放出下层液体,这种方法是________。
(6)某同学提出证明反应后B装置的溶液中含有溴离子的实验方案是:取出少量溶液,先加入过量新制氯水,再加入KI淀粉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蓝色。该方案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6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