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已知X、Y、Z三元素的质子数都小于18且依次增大,X原子的电子层数与它的核外电子总数相同,而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三倍,Y形成的单质是空气的主要成分,则
(1)写出元素符号:X是_______、Y是_______、Z是_______
(2)由Y和Z组成,且Y和Z质量比为7∶20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分子式)是________
(3)由X、Y、Z中的两种元素组成,且与X2Z分子具有相同电子数的离子有___________(写出离子符号,只要写出2种)
(4)X、Y、Z可以形成一种盐,此盐中X、Y、Z元素的原子的个数比为4∶2∶3,该盐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
(1)写出元素符号:X是_______、Y是_______、Z是_______
(2)由Y和Z组成,且Y和Z质量比为7∶20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分子式)是________
(3)由X、Y、Z中的两种元素组成,且与X2Z分子具有相同电子数的离子有___________(写出离子符号,只要写出2种)
(4)X、Y、Z可以形成一种盐,此盐中X、Y、Z元素的原子的个数比为4∶2∶3,该盐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3题)
2.
在19世纪,化学家对氧化锆的化学式有争议。经测定,锆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1,其氯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33。若氧化锆中锆的化合价与氯化物中的相同,试判断氧化锆的化学式为
A. ZrO2 B. Zr2O C. Zr2O3 D. ZrO
A. ZrO2 B. Zr2O C. Zr2O3 D. ZrO
3.
下列实验设计和结论相等的是
A. 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
B. 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C. 某无色溶液中加Ba(NO3)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D. 某无色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有CO32-
A. 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
B. 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C. 某无色溶液中加Ba(NO3)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D. 某无色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有CO32-
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CO和CaO分别属于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
B. 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可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C. 蒸馏和蒸发分别可以从海水中得到淡水和粗盐
D. 石油和水银分别属于纯净物和混合物
A. CO和CaO分别属于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
B. 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可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C. 蒸馏和蒸发分别可以从海水中得到淡水和粗盐
D. 石油和水银分别属于纯净物和混合物
3.选择题- (共2题)
4.多选题- (共1题)
7.
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Cl-、Mg2+、Ba2+、CO32-、SO42-,现取三份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2)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4mol
(3)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2)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4mol
(3)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K+一定存在 | B.100mL溶液中含0.01mol CO32- |
C.Cl-可能存在 | D.Ba2+一定不存在,Mg2+可能存在 |
5.实验题- (共1题)
8.
已知硫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S2(铁元素呈+2价,硫元素呈-1价)。以下是分析硫铁矿中FeS2含量的三种方法,各方法的操作流程图如下:

请同答下列问题:
(1)流程图中操作①、②、③分别指的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
操作④、⑤用到的主要仪器是:④_________、⑤__________(每空填1~2个仪器)。
(2)判断溶液中SO42-离子己沉淀完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用方法Ⅲ测定试样中Fe元素的含量,需要准确配制KMnO4标准溶液,下列因素导致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的有_______
A.砝码生锈 B.定容时俯视
C.称量时物质和砝码位置反了(需要游码) D.容量瓶用待装液润
(4)某同学采用方法Ⅱ分析矿石中的Fe含量,发现测定结果总是偏高,则产生误差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称取矿石试样1.60g,按方法Ⅰ分析,称得BaSO4的质量为4.66g,假设矿石中的硫元素全部来自于FeS2,则该矿石中FeS2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同答下列问题:
(1)流程图中操作①、②、③分别指的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
操作④、⑤用到的主要仪器是:④_________、⑤__________(每空填1~2个仪器)。
(2)判断溶液中SO42-离子己沉淀完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用方法Ⅲ测定试样中Fe元素的含量,需要准确配制KMnO4标准溶液,下列因素导致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的有_______
A.砝码生锈 B.定容时俯视
C.称量时物质和砝码位置反了(需要游码) D.容量瓶用待装液润
(4)某同学采用方法Ⅱ分析矿石中的Fe含量,发现测定结果总是偏高,则产生误差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称取矿石试样1.60g,按方法Ⅰ分析,称得BaSO4的质量为4.66g,假设矿石中的硫元素全部来自于FeS2,则该矿石中FeS2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3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