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人类生活离不开化学,铁粉、硫酸亚铁、明矾、氢氧化铝、硅、二氧化硅和硅酸钠都是生活中较常见的化学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亚铁盐在溶液中易被氧化,实验室中保存亚铁盐溶液时应该加______以防止亚铁盐被氧化,其原理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上述属于复盐的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复方氢氧化铝片是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请写出氢氧化铝中和胃酸的离子方程式:_____;
(4)请用氧化物法表示钙镁石榴子石Ca3Al2Si3O12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
(5)如何检验硫酸亚铁固体是否变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亚铁盐在溶液中易被氧化,实验室中保存亚铁盐溶液时应该加______以防止亚铁盐被氧化,其原理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上述属于复盐的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复方氢氧化铝片是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请写出氢氧化铝中和胃酸的离子方程式:_____;
(4)请用氧化物法表示钙镁石榴子石Ca3Al2Si3O12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
(5)如何检验硫酸亚铁固体是否变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称取铁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6.40g,进行如下实验:

根据实验所得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原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能否确定?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若能确定,则氧化铜的质量为_________;
(2)上述过程中生成气体的名称为_________;(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
(3)实验中参加反应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
(4)原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

根据实验所得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原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能否确定?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若能确定,则氧化铜的质量为_________;
(2)上述过程中生成气体的名称为_________;(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
(3)实验中参加反应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
(4)原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
3.
在标准状况下进行甲、乙、丙三组实验,三组实验均各取30mL同浓度的盐酸溶液,加入同一种镁铝合金粉末,产生气体,有关数据如表:
(1)乙组实验中,盐酸______(填“过量”、“适量”、“不足量”)。
(2)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
(3)要计算合金中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题中可作为计算依据的数据是_______(填“甲组”、“乙组”或“丙组”),求得的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
实验序号 | 甲 | 乙 | 丙 |
合金质量/mg | 255 | 385 | 459 |
生成气体体积/mL | 280 | 336 | 336 |
(1)乙组实验中,盐酸______(填“过量”、“适量”、“不足量”)。
(2)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
(3)要计算合金中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题中可作为计算依据的数据是_______(填“甲组”、“乙组”或“丙组”),求得的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
4.
Ⅰ.已知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Na+、NH4+、Ba2+、Cu2+、SO42﹣、SO32﹣、Cl﹣、Br﹣、CO32﹣中的若干种,为检验其中含有的离子,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10mL溶液,加入足量氯水,无气体产生,再加入CCl4溶液分层,下层为橙红色;
②分液后,往①的上层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和HCl溶液,产生白色沉淀2.33g;
③另取10mL原溶液,加入过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448mL气体。
回答下列问题:
(1)一定不存在的离子为:____________;
(2)需要通过焰色反应来确定是否存在Na+吗?_________(填“是”或“否”),请简要说明原因_________。
Ⅱ.电子工业常用30%的FeCl3溶液腐蚀绝缘板上的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
(1)FeCl3溶液与金属铜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某工程师为了从使用过的腐蚀废液中回收铜,并重新获得氯化铁溶液,准备采用下列步骤:

上述实验中加入或生成的有关物质的化学式为②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
若向溶液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其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取10mL溶液,加入足量氯水,无气体产生,再加入CCl4溶液分层,下层为橙红色;
②分液后,往①的上层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和HCl溶液,产生白色沉淀2.33g;
③另取10mL原溶液,加入过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448mL气体。
回答下列问题:
(1)一定不存在的离子为:____________;
(2)需要通过焰色反应来确定是否存在Na+吗?_________(填“是”或“否”),请简要说明原因_________。
Ⅱ.电子工业常用30%的FeCl3溶液腐蚀绝缘板上的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
(1)FeCl3溶液与金属铜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某工程师为了从使用过的腐蚀废液中回收铜,并重新获得氯化铁溶液,准备采用下列步骤:

上述实验中加入或生成的有关物质的化学式为②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
若向溶液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其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3题)
5.
夹紧下列装置中的弹簧夹并进行相关操作。下列情形中,表明相应装置漏气的是( )


A.装置①中,用手捂住试管,烧杯中出现气泡,放开手后,导管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 |
B.装置②中,向长颈漏斗中加入一定量水,形成水柱,随后水柱下降至与瓶中液面相平的位置 |
C.装置③中,双手捂住烧瓶,导管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双手放开后,水柱慢慢回落 |
D.装置④中,将a管向上提至一段高度,a、b两管之间水面形成稳定的高度差 |
6.
蛇纹石由MgO、Al2O3、SiO2、Fe2O3组成。现取一份蛇纹石试样进行实验,首先将其溶于过量的盐酸,过滤后,得到沉淀X和滤液Y。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沉淀X的成分是SiO2
②从蛇纹石组成看,其成分皆是碱性氧化物
③溶液Y中的阳离子主要是Mg2+、Al3+、Fe3+、H+
④在溶液Y中加入过量的氨水,过滤得到的沉淀的成分是Fe(OH)3和Mg(OH)2
①沉淀X的成分是SiO2
②从蛇纹石组成看,其成分皆是碱性氧化物
③溶液Y中的阳离子主要是Mg2+、Al3+、Fe3+、H+
④在溶液Y中加入过量的氨水,过滤得到的沉淀的成分是Fe(OH)3和Mg(OH)2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8.
下列关于Cl、S等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漂白粉的成分是次氯酸钙 |
B.实验室可用浓硫酸干燥硫化氢 |
C.将浓硫酸滴到浓盐酸中可以快速制取HCl气体 |
D.氯气、硫与铁反应生成的产物中,铁的化合价相同 |
9.
某实验小组对一含有Al3+的未知溶液进行了如下分析:①滴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无明显变化;②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开始产生白色沉淀;③滴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白色沉淀明显减少。实验小组经定量分析,绘出沉淀的物质的量与滴入氢氧化钠体积的关系图。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该未知溶液中至少含有3种阳离子
B. 滴加的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 mol/L
C. 若另一种离子为二价阳离子,则a=5
D. 最终得到的沉淀,其成分无法确定

A. 该未知溶液中至少含有3种阳离子
B. 滴加的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 mol/L
C. 若另一种离子为二价阳离子,则a=5
D. 最终得到的沉淀,其成分无法确定
11.
下列反应中一定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
①向久置的Na2S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
②向Na2CO3溶液中加入酸性CaCl2溶液;
③向BaCl2溶液中通入SO2和氨气的混合气体;
④向Na2SO3溶液中加入稀H2O2后再加入BaCl2溶液。
①向久置的Na2S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
②向Na2CO3溶液中加入酸性CaCl2溶液;
③向BaCl2溶液中通入SO2和氨气的混合气体;
④向Na2SO3溶液中加入稀H2O2后再加入BaCl2溶液。
A.①③④ | B.①④ | C.①②③④ | D.②③④ |
12.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 实验 | 现象 | 结论 |
A | 将浓硫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加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 | 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 | 浓硫酸将Fe氧化为Fe3+ |
B | 将铜粉加入1.0 mol·L-1 Fe2(SO4)3溶液中 | 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 | 金属铁比铜活泼 |
C | 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 | 蔗糖变黑,并放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
D | 将铜片放入浓硫酸中 | 无明显现象 | 铜片发生了钝化 |
A.A | B.B | C.C | D.D |
14.
类推的思维方式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经常被采用,但类推出的结论是否正确最终要经过实验的验证。以下类推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CO2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B.盐酸与镁反应生成H2,故浓硫酸与镁反应也生成H2 |
C.Cl2能使紫色石蕊试液褪色,故SO2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褪色 |
D.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铁、铝发生钝化,故常温下浓硝酸也能使铁、铝发生钝化 |
3.实验题- (共1题)
18.
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学生在学习“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时,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为了验证浓硫酸和碳在加热的情况下反应的生成物,用图Ⅰ装置进行实验。

(1)请写出碳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
(2)图Ⅰ中A处是完成实验中的必要装置,它是下图所示中的_________;(填编号)

(3)图Ⅰ中C装置中应盛的试剂最好为:足够的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4)若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验现象,则可以确定存在二氧化碳气体。
(5)现实验小组的同学继续进行实验,他们将二氧化硫和氯气按一定的比例同时通入品红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品红溶液没有褪色。试分析实验过程中,品红不褪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你认为怎么样做可以让品红的颜色越来越浅?_________________。

(1)请写出碳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
(2)图Ⅰ中A处是完成实验中的必要装置,它是下图所示中的_________;(填编号)

(3)图Ⅰ中C装置中应盛的试剂最好为:足够的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4)若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验现象,则可以确定存在二氧化碳气体。
(5)现实验小组的同学继续进行实验,他们将二氧化硫和氯气按一定的比例同时通入品红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品红溶液没有褪色。试分析实验过程中,品红不褪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你认为怎么样做可以让品红的颜色越来越浅?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