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返校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677663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9/10

1.单选题(共12题)

1.
下图是氢氧燃料电池驱动LED发光的装置,其电极反应式为:2H2+4OH--4e-=4H2O,O2+2H2O+4e-=4OH-。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H2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该装置中只涉及两种形式的能量转化
C.氢氧燃料电池中OH-向b极移动D.P-型半导体连接电池的负极
2.
用指定材料做电极来电解一定浓度的溶液甲,然后加入物质乙能使溶液恢复为甲溶液原来的浓度,则合适的组是:
 
阳极
阴极
溶液甲
物质乙
A.
Pt
Pt
NaOH
NaOH固体
B.
Pt
Pt
H2SO4
H2O
C.
C
Fe
NaCl
盐酸
D.
粗铜
精铜
CuSO4
Cu(OH)2
 
A. A    B. B    C. C    D. D
3.
下列各组物质的相互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
A.H2、D2和T2互为同位素
B.金刚石、C60、石墨互为同系物
C.(CH3)2CHC2H5和CH3CH2CH(CH3)2属于同种物质
D.互为同分异构体
4.
有一种新合成的烃称为立方烷,它的碳架结构如图所示,关于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式是C8H8
B.与苯乙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C.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D.二氯取代物共有4种
5.
下列有机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
A.CH4+Cl2 CH3Cl+HClB.CH2=CH2+HBr→CH3CH2Br
C.D.
6.
如图是四种常见有机物的比例模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乙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而使溴水褪色
C.丙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键
D.丁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只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
7.
一种生产聚苯乙烯的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苯乙烯的分子式为C8H8
B.1mol苯乙烯最多可与4molH2发生加成反应
C.鉴别乙苯与苯乙烯可用Br2的四氯化碳溶液
D.乙烯、苯和乙苯的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可处于同一平面
8.
在塑料袋中放一个成熟的苹果和一些青香蕉,将袋口密封,两天后青香蕉成熟了。导致青香蕉成熟的物质是成熟苹果释放出的
A.C2H4B.CH3COOHC.C6H6D.CH3CH2OH
9.
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一组化合物是   (   )
A.硝基苯和水B.苯和溴苯C.酒精和乙醚D.溴乙烷和汽油
10.
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图1可用于实验室制取硝基苯
B.图2可用于测定CO2的生成速率
C.图3可用于除去甲烷中少量的乙烯得纯净甲烷
D.图4可用于石油的蒸馏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和石油都是可再生资源B.分离煤焦油可以获取苯
C.石油的裂化仅能得到烷烃D.煤的气化和石油的分馏都属于物理变化
12.
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当两个反应放出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等时,反应中消耗的盐酸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B.2∶1
C.3∶1D.1∶3

2.选择题(共1题)

13.2月份,黑龙江省出现的景象是(    )

3.填空题(共1题)

14.
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产、生活中用途广泛。
(1)已知:
共价键
H―H
N≡N
N―H
键能/ kJ·mol-1
436
946
391
 
注:拆开气态物质中1 mol某种共价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就是该共价键的键能。
N2 (g)+3 H2 (g)2 NH3 (g) DH =_____kJ·mol-1
(2)一定温度下,向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N2和H2发生反应:N2+3H22NH3,测得各组分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8所示。

①表示c(N2)的曲线是__________(填“曲线A”、“曲线B”或“曲线C”)。
② 0~t0时用H2表示的反应速率:v(H2)=___________________mol·L-1·min-1
③ 下列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
a.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b.2c(H2)= 3c(NH3)
c.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再变化
d.NH3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
(3)潜艇中使用的液氨-液氧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 电极b名称是__________。
② 电解质溶液中OH-离子向________移动(填“电极a”或“电极b”)。
③电极a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通过NH3与NaClO反应来制得火箭燃料肼(N2H4)。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题(共2题)

15.
一位同学在复习时遇到这样一道习题: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H+、OH-、Na+、NO3-”,加入铝粉后,只产生H2,问该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存在哪几种离子。
(1)加入铝粉产生H2,说明铝具有__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2)该同学分析:若H+大量存在,则NO3-就不能大量存在。 设计实验证实如下:
装置
现象 

ⅰ. 实验初始,未见明显现象
ⅱ. 过一会儿,出现气泡,液面上方呈浅棕色 
ⅲ. 试管变热,溶液沸腾 
 
①盐酸溶解Al2O3薄膜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现象ⅱ,推测溶液中产生了NO,为进一步确认,进行如下实验:
实 验
内 容
现 象
实验1
 将湿润KI—淀粉试纸置于空气中
未变蓝
实验2
用湿润KI—淀粉试纸检验浅棕色气体
试纸变蓝
 
a.浅棕色气体是____________。
b.实验1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实验1、2说明反应生成了NO,将生成NO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
______Al +______NO3- +_____    _  ="=______Al" 3++______NO +______  _______
(3)再假设:若OH-大量存在,NO3-也可能不能大量存在。重新设计实验证实如下:
装置
现象 

ⅰ. 实验初始,未见明显现象
ⅱ. 过一会儿,出现气泡,有刺激性气味
 
为确认“刺激性气味”气体,进行如下实验:用湿润KI—淀粉试纸检验,未变蓝;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蓝。 
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____________。
②产生该气体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NaOH溶液中加入铝粉,结果只检验出有H2生成,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果证实:NO3-在酸、碱性环境中都有一定的氧化性,能氧化铝单质,产生含氮化合物。试题中的无色溶液一定能大量存在的是_______________。
16.
某化学学习小组欲探究己烷的性质,用己烷进行下利实验:
实验1:
实验2:将上述橙色溶液装入密封性好的无色试剂瓶中。过一段时间,溶液颜色变浅,打开瓶盖瓶口出现白雾。
实验3:根据下图的实验装置进行己烷催化裂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实验1 知己烷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
(2)实验2 中的橙色溶液逐渐变浅的原因是_______;
A.己烷与溴发生发生取代反应B.溴代己烷为无色物质
C.液溴向外挥发浓度降低D.己烷与液溴发生加成反应
E.液溴与己烷分层,密度大的液溴在下层 
(3)试管C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有_________生成;
(4)试写出装置Ⅰ中发生有丙烷生成的裂化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