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二下期末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67748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7

1.推断题(共1题)

1.
枯茗醛可用作食用香精。现由枯茗醛合成兔耳草醛,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醛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1)写出有机物B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A→B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2)写出试剂X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
(3)检验B中的官能团所需的试剂是_____(填序号);
A.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稀硫酸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银氨溶液 稀盐酸 溴水
C.银氨溶液稀硫酸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D.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稀盐酸 溴水
(4)写出有机物C生成兔耳草醛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5)芳香族化合物Y与枯茗醛互为同分异构体,Y具有如下特征:
a.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可发生消去反应;
b.核磁共振氢谱显示:Y消去反应产物的苯环上只存在一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写出Y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12题)

2.
下列物质一定属于同系物的是
A.①和 ②B.④和⑧C.⑤和⑧D.④和⑥
3.
现代家居装修材料中,普遍存在着甲醛、苯等有毒物质,如果不注意处理就会对人体产生极大的危害。按照有机物的分类,甲醛属于醛。下列各项对有机物的分类方法与此方法相同的是
属于环状化合物
属于卤代烃
属于醚  
属于链状化合物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4.
聚乙炔衍生物分子M的结构简式及M在稀硫酸作用下的水解反应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M与A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
B.B能发生消去、氧化、取代、缩聚等反应
C.1molM与足量烧碱溶液反应,可消耗2nmolNaOH
D.A、B、C各1mol分别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
5.
下列反应的产物中,有的有同分异构体,有的没有同分异构体,其中一定不存在同分异构体的反应是
A.异戊二烯()与等物质的量的Br2发生加成反应
B.2一氯丁烷(CH3CHClCH2CH3)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
C.甲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硝化生成一硝基甲苯的反应
D.1-丙醇在铜催化和加热条件下生成的产物
6.
亮菌甲素为利胆解痉药适用于急性胆囊炎治疗等,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亮菌甲素中含有四种官能团
B.每个亮菌甲素分子在一定条件下与足量H2反应后的产物有3个手性碳原子
C.1mol亮菌甲素在一定条件下与NaOH溶液完全反应最多能消耗3molNaOH
D.亮菌甲素能与Na、NaOH溶液、Na2CO3溶液、NaHCO3溶液都能发生反应
7.
下列各组物质中不管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总质量一定,充分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量不变的是
A.乙烷和苯B.乙醇和丙醇C.甲醛和甲酸甲酯D.乙醇和乙醚
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②麦芽糖与蔗糖的水解产物均含葡萄糖,故二者均为还原型二糖
③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理相同
④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⑤食品保鲜膜、一次性食品袋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
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⑦(CH32CHC(CH33名称为:2,3,3﹣三甲基丁烷
⑧淀粉、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A.①②④⑧B.②④⑤⑧C.③④⑥⑦D.④⑧
9.
肉桂醛是一种食用香精,它广泛用于牙膏、洗涤剂、糖果以及调味品中。工业上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备: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B的相对分子质量比A大28;
②A、B可用于溴的CCl4溶液鉴别
③B中含有的含氧官能团是醛基、碳碳双键
④A、B都能发生加成反应、还原反应、消去反应
⑤A能发生银镜反应
⑥和B的同类同分异构体(含苯环、包括B)共有4种
⑦A中所有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③⑤⑥
10.
分子式为C5H12O的醇催化氧化得到的有机物能发生银镜反应的醇有
A.3种B.4种C.5种D.6种
11.
贝诺酯是由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经化学法拼合制备的解热镇痛抗炎药,其合成反应式(反应条件略去)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FeCl3溶液可区别阿司匹林和扑热息痛
B.1mol阿司匹林最多可消耗3molNaOH
C.常温下贝诺酯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扑热息痛的
D.扑热息痛发生类似酯水解反应的产物之一分子式为C6H7NO2
1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聚合物()可由单体CH3CH=CH2和CH2=CH2通过加聚反应制得
B.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与液溴、硝酸作用生成溴苯、硝基苯的反应类型相同
C.油脂皂化反应得到高级脂肪酸盐与甘油
D.己烷有4种同分异构体,它们的熔点、沸点各不相同
1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核磁共振氢谱中有5个吸收峰
B.红外光谱图只能确定有机物中所含官能团的种类和数目
C.质谱法不能用于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D.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和质谱都可用于分析有机物结构

3.填空题(共1题)

14.
(1)常温下,如果取0.1mol•L-1HA溶液与0.1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测得混合液的pH=8。
①混合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浓度与0.1mol•L-1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浓度之比为_________;
②已知NH4A溶液为中性,又知将HA溶液加到Na2CO3溶液中有气体放出,试推断(NH42CO3溶液的pH _____7(填“<”、“>”或“=”);相同温度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四种盐溶液按pH由大到小的排 列顺序为_________(填序号)。
a.NH4HCO3 b.NH4A c.(NH42CO3 d.NH4Cl.
(2)清洁能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可减小污染解决雾霾问题,其中甲醇、甲烷是优质的清洁燃料,可制作燃料电池。
一定条件下用CO和H2合成CH3OH:CO(g)+2H2(g)⇌CH3OH(g)△H=-105kJ•mol-1.向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CO和4molH2,测得不同温度下容器内的压强(P:kPa)随时间(min)的变化关系如图中Ⅰ、Ⅱ、Ⅲ曲线所示:

①Ⅱ和Ⅰ相比,改变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
②反应Ⅰ在6min时达到平衡,在此条件下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平衡时v(CH3OH)=_________;
③反应Ⅱ在2min时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Ⅱ)=_________;
④比较反应Ⅰ的温度(T1)和反应Ⅲ的温度(T3)的高低:T1_____T3(填“>”“<”“=”),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
(3)科学家制造出一种使用固体电解质的燃料电池,其效率更高,可用于航天航空。图甲所示装置中,以稀土金属材料为惰性电极,在两极上分别通入CH4和空气,其中固体电解质是掺杂了Y2O3的ZrO2固体,它在高温下能传导阳极生成的O2-(O2+4e=2O2-

①c电极为_________正极,d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
②图乙是用惰性电极电解100mL 0.5mol•L-1 CuSO4溶液,a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若a电极产生56mL(标准状况)气体,则所得溶液的pH=_________(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若要使电解质溶液 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可加入_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
a.CuO b.Cu(OH)2 c.CuCO3 d.Cu2(OH)2CO3

4.实验题(共1题)

15.
正丁醇常用作有机反应的溶剂。实验室制备正丁醚的主要实验装置如下图:

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如下表:
 
相对分子质量
沸点/℃
密度(g.cm-3 )
水中溶解性
正丁醇
74
117.2
0.8109
微溶
正丁醚
130
142.0
0.7704
几乎不溶
 
合成正丁醚的步骤:
①将6mL浓硫酸和37g正丁醇,按一定顺序添加到A中,并加几粒沸石。
②加热A中反应液,迅速升温至135℃,维持反应一段时间,分离提纯;
③待A中液体冷却后将其缓慢倒入盛有70mL水的分液漏斗中,振摇后静置,分液得粗产物。
④粗产物依次用40mL水、20mL NaOH溶液和40mL水洗涤,分液后加入约3g无水氯化钙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
⑤将上述处理过的粗产物进行蒸馏,收集馏分,得纯净正丁醚13g。
请回答:
(1)加热A前,需先从_________  (填“a”或“b”)口向B中通入水;
(2)步骤①中浓硫酸和正丁醇的添加顺序为____________;写出步骤②中制备正丁醚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③的目的是初步洗去____________________,振摇后静置,粗产物应从分液漏斗的_____(填“上”或“下”)口分离出;
(4)步骤④中最后一次水洗的目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⑤中,加热蒸馏时应收集________(填选项字母)左右的馏分:
a.100℃    b.117℃   c.135℃    d.142℃
(6)反应过程中会观察到分水器中收集到液体物质,且分为上下两层,随着反应的进行,分水器中液体逐渐增多至充满时,上层液体会从左侧支管自动流回A.分水器中上层液体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下层液体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
(7)本实验中,正丁醚的产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2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