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2)工业中的尾气(假设只有NO和NO2)用烧碱进行吸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O2+2OH- =NO2-+NO3-+H2O和NO+NO2+2OH- =_____+H2O(配平该方程式)。
Ⅱ.在标准状况下,分别取30mL相同浓度的盐酸依次装入①②③试管中,然后分别慢慢加入组成相同的镁铝混合物,相同条件下,测得有关数据如表所示(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发生变化)。
实验序号 | ① | ② | ③ |
混合物质量/mg | 255 | 510 | 1020 |
气体体积/mL | 280 | 336 | 336 |
(1)①组实验中,盐酸__________,(填过量或不足);②组实验中,盐酸__________,(填过量或不足)。
(2)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mol/L。
(3)混合物中Mg和A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6题)

A.实验室用装置①分离碘酒中的碘和酒精 |
B.装置②中X若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C.装置③可用于制备氢氧化亚铁并观察其颜色 |
D.装置④可用于比较Na2CO3、NaHCO3的热稳定性 |
选项 | 待提纯的物质 | 选用的试剂 | 操作方法 |
A | NaOH(Na2CO3) | 盐酸 | 蒸发 |
B | 酒精(水) | 饱和Na2CO3溶液 | 萃取分液 |
C | CO2(HCl) | 饱和NaHCO3溶液 | 洗气 |
D | Fe(Al) | 稀硫酸 | 过滤 |
A.A | B.B | C.C | D.D |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先滴加2滴KSCN溶液,再滴加KMnO4溶液 | 先不显红色,再滴加 KMnO4溶液后变为红色 | 原溶液中有Fe2+ |
B |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 | 下层溶液显紫色 | 原溶液中有I- |
C | 用洁净铂丝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 火焰呈黄色 | 液中有Na+,无K+ |
D |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 | 品红溶液褪色 | 该气体一定是SO2 |
A.A | B.B | C.C | D.D |
A.肯定含有Na+、Cl-、SiO32- | B.肯定不含Ca2+ |
C.不能确定是否含有Fe2+ | D.肯定含有SO42-、CO32- |
3.选择题- (共2题)
近几年的秋冬季节,北方城市的“灰霾”天气(如图)频频来袭.我们把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称为PM2.5,是形成“灰霾”的主要原因.由于PM2.5颗粒物微小,人体吸气时,它不易被鼻等器官阻挡,可直接进入器官和肺泡,引发哮喘等疾病;同时进入肺内的有毒微粒可迅速被吸收,不经过肝脏解毒直接通过血液循环而分布到全身进一步产生危害.PM2.5的主要来源除了燃煤发电、工业生产外,汽车尾气排放是主要途径.
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的关系,我市某中学的同学在市区的某一地段对空气进行分时采样,采样时段与统计结果如下表:
车流 PM2.5含量 组别 | 清晨 | 上班时段 | 中午 | 下班时段 |
(车流量最小) | (车流量大) | (车流量小) | (车流量最大) | |
第1组 | 19 | 89 | 43 | 87 |
第2组 | 22 | 83 | 38 | 95 |
第3组 | 20 | 86 | 41 | 88 |
近几年的秋冬季节,北方城市的“灰霾”天气(如图)频频来袭.我们把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称为PM2.5,是形成“灰霾”的主要原因.由于PM2.5颗粒物微小,人体吸气时,它不易被鼻等器官阻挡,可直接进入器官和肺泡,引发哮喘等疾病;同时进入肺内的有毒微粒可迅速被吸收,不经过肝脏解毒直接通过血液循环而分布到全身进一步产生危害.PM2.5的主要来源除了燃煤发电、工业生产外,汽车尾气排放是主要途径.
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的关系,我市某中学的同学在市区的某一地段对空气进行分时采样,采样时段与统计结果如下表:
车流 PM2.5含量 组别 | 清晨 | 上班时段 | 中午 | 下班时段 |
(车流量最小) | (车流量大) | (车流量小) | (车流量最大) | |
第1组 | 19 | 89 | 43 | 87 |
第2组 | 22 | 83 | 38 | 95 |
第3组 | 20 | 86 | 41 | 88 |
4.实验题- (共1题)
(2)加入试剂1后,溶液显淡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入新制氯水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医学上服用维生素C,可防止二价亚铁离子被氧化,由此推测维生素C具有_________性。
Ⅱ.蔗糖与浓硫酸的炭化实验会产生大量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对该实验进行改进。回答下列问题:

注:硬质玻璃管中①、②、③处分别为滴有Na2S溶液的滤纸、滴有品红溶液的滤纸、滴有酸性KMnO4溶液的滤纸,a和b分别为两个小气球。
(1)图中盛装浓硫酸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
(2)实验开始后先关闭活塞K,硬质玻璃管中①号试纸变黄,②号和③号滤纸均褪色,a处气球变大。硬质玻璃管中实验现象说明炭化实验产生的刺激性气味气体是 SO2,①、②、③处发生的变化分别说明SO2具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填SO2表现出的性质)。
(3)打开活塞K, a处气球变小,b处气球变大。使三颈烧瓶内气体缓慢通过B瓶和C瓶,一段时间之后,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为证明有CO2生成,可以在④号位罝的滤纸滴加_______溶液。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