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5题)
2.
CO2通入BaCl2溶液中并不产生沉淀,在下图右侧的Y形管中放置合适的药品,进行合理操作,在BaCl2溶液中可以看到白色沉淀.右侧Y形管中放的药品是( )


A.Cu和浓硝酸 | B.CaO和浓氮水 |
C.Na2SO3和较浓硫酸 | D.KMnO4溶液和浓盐酸 |
3.
关于下列各实验或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4.
下图是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的4个喷泉实验方案,下列有关操作不可能引发喷泉的是( )
A.![]() |
B.![]() |
C.![]() |
D.![]() |
5.
在一定条件下,将
体积NO和
体积O2同时通入倒立于水中且盛满水的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容器内残留
体积的气体,该气体与空气接触变为红棕色,则m:n为( )



A.3:2 | B.2:3 | C.8:3 | D.3:8 |
2.实验题- (共2题)
6.
已知氨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用示意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在C中观察到得现象是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时在D中观察到得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D中收集到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检验该物质的方法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在C中观察到得现象是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时在D中观察到得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D中收集到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检验该物质的方法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实验室中需要22.4 l(标准状况)SO2气体。化学小组同学依据化学方程式Zn+2H2SO4(浓)
ZnSO4+SO2↑+2H2O计算后,取65.0g锌粒与98%的浓H2SO4(
)110mL充分反应锌全部溶解,对于制得的气体,有同学认为可能混有杂质。
(1)化学小组所制得的气体中混有的主要杂质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__(填分子式)。产生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加以说明)
(2)为证实相关分析,化学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实验,组装了如下装置,对所制取的气体进行探究。

①装置B中加入的试剂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D加入的试剂_________,装置F加入的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可证实一定量的锌粒和一定量的浓硫酸反应后生成的气体中混有某杂质气体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U型管G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化学小组所制得的气体中混有的主要杂质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__(填分子式)。产生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加以说明)
(2)为证实相关分析,化学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实验,组装了如下装置,对所制取的气体进行探究。

①装置B中加入的试剂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D加入的试剂_________,装置F加入的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可证实一定量的锌粒和一定量的浓硫酸反应后生成的气体中混有某杂质气体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U型管G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