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5题)
1.
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欲将蛋白质从水中析出而又不改变它的性质,应加入CuSO4溶液 |
B.乙醇可以被氧化为乙酸,二者都能发生酯化反应 |
C.淀粉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共热一段时间后,向溶液中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煮沸,未见红色固体产生,证明淀粉没有发生水解 |
D.可用NaOH溶液除去混在乙酸乙酯中的乙酸 |
3.
手性分子是指在分子结构
中,当a、b、c、d为彼此互不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时,称此分子为手性分子,中心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下列分子中指定的碳原子(用★标记)属于手性碳原子的是

A.降冰片烯![]() | B.乳酸![]() |
C.苯甲醇![]() | D.甘油![]() |
5.
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①CH3COOCH3+CH3CH2OH―→CH3COOCH2CH3+CH3OH
②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③CH3CH2Br+NaOH―→C2H4↑+NaBr+H2O
④C2H4+HCl―→C2H5Cl
①CH3COOCH3+CH3CH2OH―→CH3COOCH2CH3+CH3OH
②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③CH3CH2Br+NaOH―→C2H4↑+NaBr+H2O
④C2H4+HCl―→C2H5Cl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③ |
2.选择题- (共6题)
6.下表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部分溶解度(单位:g/100g水),请回答。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甲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乙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0 |
丙 | 0.182 | 0.165 | 0.160 | 0.141 | x | 0.121 |
① 1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blank#}1{#/blank#}g/100g水;
② 三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blank#}2{#/blank#};
③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与其溶解度(20℃)的关系示意图如下,则丙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是{#blank#}3{#/blank#};
④ 30℃时,乙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blank#}4{#/blank#};(列式即可,不要求计算)
⑤ 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lank#}5{#/blank#};
⑥ 向不同温度的100 g水中分别放入等质量的乙物质,保持温度不变,溶解情况如图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blank#}6{#/blank#};
a.溶液温度:Ⅰ>Ⅱ>Ⅲ>Ⅳ
b.溶液质量:Ⅰ=Ⅱ>Ⅲ>Ⅳ
c.溶液Ⅰ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使Ⅳ中的固体全部溶解,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3.填空题- (共3题)
12.
0.2 mol有机物和0.4 mol O2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后的产物为CO2、CO和H2O(g)。产物经过浓硫酸后,浓硫酸的质量增加10.8 g;再通过灼热CuO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减轻3.2 g;最后气体再通过碱石灰被完全吸收,碱石灰质量增加17.6 g。
(1)判断该有机物的化学式。
(2)若0.1 mol该有机物恰好与4.6 g金属钠完全反应,试确定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已知:一个碳上接两个羟基是不稳定的)
(1)判断该有机物的化学式。
(2)若0.1 mol该有机物恰好与4.6 g金属钠完全反应,试确定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已知:一个碳上接两个羟基是不稳定的)
13.
某种橡胶分解产物为碳氢化合物。对这种碳氢化合物做以下实验:
①若取一定量的橡胶完全燃烧,使燃烧后的气体通过干燥管,干燥管增重0.72克,再通过石灰水,使石灰水增重2.2克。
②经测定,该碳氢气体化合物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氢气密度的34倍。
③该碳氢化合物0.1 mol能和32克溴起加成反应。
④经分析,在③的生成物中,溴原子分布在不同的碳原子上,且溴代物中有一个碳原子在支链上。
(1)该碳氢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是 ,名称是 。
(2)该橡胶的结构简式是 ,名称是 。
①若取一定量的橡胶完全燃烧,使燃烧后的气体通过干燥管,干燥管增重0.72克,再通过石灰水,使石灰水增重2.2克。
②经测定,该碳氢气体化合物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氢气密度的34倍。
③该碳氢化合物0.1 mol能和32克溴起加成反应。
④经分析,在③的生成物中,溴原子分布在不同的碳原子上,且溴代物中有一个碳原子在支链上。
(1)该碳氢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是 ,名称是 。
(2)该橡胶的结构简式是 ,名称是 。
4.实验题- (共1题)
15.
实验室制备溴苯可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填写下列空白:

(1)关闭F夹,打开C夹,在装有少量苯的三口烧瓶中由A口加入少量溴,再加入少量铁屑,塞住A口,反应一段时间制的溴苯。溴苯是一种密度比水 (填”小”或”大”)的无色液体,在实验中因为 而显褐色。则三口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和__ _。
(2)D、E试管内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待三口烧瓶中的反应进行到仍有气泡冒出时松开F夹,关闭C,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4)三口烧瓶中的溴苯经过下列步骤分离提纯:
①向三口烧瓶中加入10 mL水,然后过滤除去未反应的铁屑;
②滤液依次用10 mL水、8 mL10%的NaOH溶液、10 mL水洗涤。NaOH溶液洗涤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向分出的粗溴苯中加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钙,静置、过滤。加入氯化钙的目的是___。
(5)经过上述分离操作后,粗溴苯中还含有的主要杂质为_____________,要进一步提纯,下列操作中必须的是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重结晶 B.过滤 C.蒸馏 D.萃取

(1)关闭F夹,打开C夹,在装有少量苯的三口烧瓶中由A口加入少量溴,再加入少量铁屑,塞住A口,反应一段时间制的溴苯。溴苯是一种密度比水 (填”小”或”大”)的无色液体,在实验中因为 而显褐色。则三口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和__ _。
(2)D、E试管内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待三口烧瓶中的反应进行到仍有气泡冒出时松开F夹,关闭C,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4)三口烧瓶中的溴苯经过下列步骤分离提纯:
①向三口烧瓶中加入10 mL水,然后过滤除去未反应的铁屑;
②滤液依次用10 mL水、8 mL10%的NaOH溶液、10 mL水洗涤。NaOH溶液洗涤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向分出的粗溴苯中加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钙,静置、过滤。加入氯化钙的目的是___。
(5)经过上述分离操作后,粗溴苯中还含有的主要杂质为_____________,要进一步提纯,下列操作中必须的是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重结晶 B.过滤 C.蒸馏 D.萃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选择题:(6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