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14分)研究CO2在海洋中的转移和归宿,是当今海洋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1)溶于海水的CO2主要以4种无机碳形式存在,其中HCO3-占95%,写出CO2溶于水产生HCO3-的方程式: 。
(2)在海洋循环中,通过下图所示的途径固碳。

①写出钙化作用的离子方程式: 。
②同位素示踪法证实光合作用释放出的O2只来自于H2O,用18O标记物质的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如下,将其补充完整: + ===(CH2O)x+x18O2+xH2O
(3)海水中溶解无机碳占海水总碳的95%以上,其准确测量是研究海洋碳循环的基础,测量溶解无机碳,可采用如下方法:
①气提、吸收CO2,用N2从酸化后的还说中吹出CO2并用碱液吸收(装置示意图如下),将虚线框中的装置补充完整并标出所用试剂。

②滴定。将吸收液洗后的无机碳转化为NaHCO3,再用xmol/LHCl溶液滴定,消耗ymlHCl溶液,海水中溶解无机碳的浓度= mol/L。
(4)利用下图所示装置从海水中提取CO2,有利于减少环境温室气体含量。

①结合方程式简述提取CO2的原理: 。
②用该装置产生的物质处理b室排出的海水,合格后排回大海。处理至合格的方法是 。
(1)溶于海水的CO2主要以4种无机碳形式存在,其中HCO3-占95%,写出CO2溶于水产生HCO3-的方程式: 。
(2)在海洋循环中,通过下图所示的途径固碳。

①写出钙化作用的离子方程式: 。
②同位素示踪法证实光合作用释放出的O2只来自于H2O,用18O标记物质的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如下,将其补充完整: + ===(CH2O)x+x18O2+xH2O
(3)海水中溶解无机碳占海水总碳的95%以上,其准确测量是研究海洋碳循环的基础,测量溶解无机碳,可采用如下方法:
①气提、吸收CO2,用N2从酸化后的还说中吹出CO2并用碱液吸收(装置示意图如下),将虚线框中的装置补充完整并标出所用试剂。

②滴定。将吸收液洗后的无机碳转化为NaHCO3,再用xmol/LHCl溶液滴定,消耗ymlHCl溶液,海水中溶解无机碳的浓度= mol/L。
(4)利用下图所示装置从海水中提取CO2,有利于减少环境温室气体含量。

①结合方程式简述提取CO2的原理: 。
②用该装置产生的物质处理b室排出的海水,合格后排回大海。处理至合格的方法是 。
2.单选题- (共9题)
2.
某固体酸燃料电池以
固体为电解质传递
,其基本结构如图,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通过外电路从b极流向a极 |
B.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
C.每转移![]() ![]() |
D.![]() |
3.
下列关于烷烃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丙烷![]() ![]() |
B.丙烷分子中3个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 |
C.分子中含有7个碳原子的烷烃在常温下为液态 |
D.烷烃分子为直链式结构,不可以带支链 |
7.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X、Y的核电荷数之比为3∶4。W-的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金属单质Z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可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与Y能形成多种化合物,一般条件下都能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发生反应 |
B.原子半径大小:X<Y,Z>W |
C.化合物Z2Y和ZWY3都只存在离子键 |
D.Y、W的某些单质或两元素之间形成的某些化合物可作水的消毒剂 |
8.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由X、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稀盐酸,有黄色沉淀析出,同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强 |
B.Y的简单离子与X的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
C.Y与Z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
D.Z与X属于同一主族,与Y属于同一周期 |
9.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 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 |
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
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
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 |
3.填空题- (共1题)
11.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②、④、⑤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填写元素号)。
(3)④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比较⑤、⑦单质氧化性的强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0 |
2 | ① | | | | | ② | ③ | |
3 | ④ | | | | | | ⑤ | |
4 | ⑥ | | | | | | ⑦ | |
(1)②、④、⑤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填写元素号)。
(3)④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比较⑤、⑦单质氧化性的强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题- (共1题)
12.
化学小组采用类似制乙酸乙酯的装置(如下图),用环己醇制备环己烯。

已知:
+H2O
(1)制备粗品
将12.5mL环己醇加入试管A中,再加入1mL浓硫酸,摇匀后放入碎瓷片(防止暴沸),缓慢加热至反应完全,在试管C内得到环己烯粗品。
导管B除了导气外还具有的作用是______。
②试管C置于冰水浴中的目的是______。
(2)制备精品
①环己烯粗品中含有环己醇和少量酸性杂质等
加入饱和食盐水,振荡、静置、分层,环己烯在______层(填“上”或“下”),分液后用______(填入编号)洗涤。
A.KMnO4溶液
稀H2SO4 C.Na2CO3溶液
②再将环己烯按上图装置蒸馏,冷却水从______口进入
填“g”或“f”),蒸馏时要加入生石灰,其目的是______。
③收集产品时,控制的温度应在______左右,实验制得的环己烯精品质量低于理论产量,可能的原因是_____。
A.蒸馏时从
开始收集产品
B.环己醇实际用量多了
C.制备粗品时环己醇随产品一起蒸出
(3)以下区分环己烯精品和粗品的方法,合理的是______。
A.分别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分别加入用金属钠
C.分别测定沸点

已知:

| 密度![]() | 熔点![]() | 沸点![]() | 溶解性 |
环己醇 | ![]() | 25 | 161 | 能溶于水 |
环己烯 | ![]() | ![]() | 83 | 难溶于水 |
(1)制备粗品
将12.5mL环己醇加入试管A中,再加入1mL浓硫酸,摇匀后放入碎瓷片(防止暴沸),缓慢加热至反应完全,在试管C内得到环己烯粗品。
导管B除了导气外还具有的作用是______。
②试管C置于冰水浴中的目的是______。
(2)制备精品
①环己烯粗品中含有环己醇和少量酸性杂质等

A.KMnO4溶液

②再将环己烯按上图装置蒸馏,冷却水从______口进入

③收集产品时,控制的温度应在______左右,实验制得的环己烯精品质量低于理论产量,可能的原因是_____。
A.蒸馏时从

B.环己醇实际用量多了
C.制备粗品时环己醇随产品一起蒸出
(3)以下区分环己烯精品和粗品的方法,合理的是______。
A.分别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分别加入用金属钠
C.分别测定沸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