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已知X、Y、Z、W、M、N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与M、W与N分别同主族,且元素X、Y、Z、W分属两个短周期,它们四者原子序数之和为22,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6,在化合物Y2X6、Z2X4、X2W2中,相应分子内各原子最外层电子都满足稳定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Y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X、Y、Z、W、M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写出Y2X6的电子式_____;Z2X4结构式______;X2W2所含化学键的类型______。
(3)用电子式描述M2N所形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均含X、W、M、N四种元素的两种化合物相互反应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5)火箭发动机曾经利用Z2X4作燃料X2W2作助燃剂,产物环保无污染,写出二者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1)Y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X、Y、Z、W、M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写出Y2X6的电子式_____;Z2X4结构式______;X2W2所含化学键的类型______。
(3)用电子式描述M2N所形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均含X、W、M、N四种元素的两种化合物相互反应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5)火箭发动机曾经利用Z2X4作燃料X2W2作助燃剂,产物环保无污染,写出二者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0题)
2.
某固体酸燃料电池以CsHSO4固体为电解质传递H+,其基本结构见下图,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2H2+O2=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通过外电路从b极流向a极 |
B.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
C.每转移0.1mol电子,消耗1.12L的H2 |
D.H+由a极通过固体酸电解质传递到b极 |
3.
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图。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 |
B.电极A上H2参与的电极反应为:H2+2OH--2e-=2H2O |
C.电池工作时,CO32-向电极B移动 |
D.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CO2+4e-=2CO32- |
7.
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o 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气态N4分子,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已知断裂1 mol N—N吸收167 kJ热量,生成1 mol N
N放出942 kJ热量,根据以上信息和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N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 B.N4分子中存在极性键 |
C.N4分子中N—N键角为109°28′ | D.1 mol N4转变成N2将放出882 kJ热量 |
9.
甲~庚等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己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有强脱水性,甲和丁在同一周期,甲原子最外层与最内层具有相同电子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丙与戊的原子序数相差25 |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庚<己<戊 |
C.常温下,甲和乙的单质能与水剧烈反应 |
D.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
10.
四种主族元素的离子aXm+、bYn+、cZn-和dRm-(a、b、c、d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它们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若m>n,则对下列叙述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a-b=m-n
②元素的原子序数a>b>c>d
③元素非金属性Z>R
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X>Y
①a-b=m-n
②元素的原子序数a>b>c>d
③元素非金属性Z>R
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X>Y
A.②③ | B.③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③ |
3.填空题- (共1题)
12.
化学电源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构成原电池的本质判断,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正确且能设计成原电池的是_________。
A.KOH + HCl = KCl + H2O B. Cu + Fe3+ = Fe2+ + Cu2+
C.Na2O + H2O = 2NaOH D.Fe + H2SO4 = FeSO4 + H2↑
(2)为了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如下图)。有关实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B.图I和图II中温度计的示数相等,且均高于室温
C.图I和图II的气泡均产生于锌棒表面
D.图II中产生气体的速度比I慢
(3)电动汽车上用的铅蓄电池是以一组充满海绵状态铜的铅板和另一组结构相似的充满二氧化铅的铅板组成,用H2SO4作电解质溶液。放电时总反应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
①写出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
②铅蓄电池放电时,负极质量将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当外电路上有2mol电子通过时,溶液中消耗H2SO4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
(1)根据构成原电池的本质判断,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正确且能设计成原电池的是_________。
A.KOH + HCl = KCl + H2O B. Cu + Fe3+ = Fe2+ + Cu2+
C.Na2O + H2O = 2NaOH D.Fe + H2SO4 = FeSO4 + H2↑
(2)为了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如下图)。有关实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B.图I和图II中温度计的示数相等,且均高于室温
C.图I和图II的气泡均产生于锌棒表面
D.图II中产生气体的速度比I慢
(3)电动汽车上用的铅蓄电池是以一组充满海绵状态铜的铅板和另一组结构相似的充满二氧化铅的铅板组成,用H2SO4作电解质溶液。放电时总反应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
①写出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
②铅蓄电池放电时,负极质量将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当外电路上有2mol电子通过时,溶液中消耗H2SO4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
4.实验题- (共1题)
13.
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学习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实验过程:

Ⅰ. 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Ⅱ. 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 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
Ⅳ.……
回答问题:
(1)A中产生黄绿色气体,其电子式是_________。实验室在加热条件下制取该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
(3)C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4)过程Ⅲ实验的目的:甲同学认为试管B的作用就是吸收尾气,防止多余Cl2污染空气,因此B中盛装的最佳试剂应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经分析认为,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发生反应为Cl2+2NaBr=2NaCl+Br2,以此说明C中________,从而得出D中氧化I-的氧化剂必为_______,因此B装置是必不可少的。
(5)过程Ⅳ为: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试管D震荡,静置,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的本质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_________,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Ⅰ. 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Ⅱ. 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 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
Ⅳ.……
回答问题:
(1)A中产生黄绿色气体,其电子式是_________。实验室在加热条件下制取该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
(3)C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4)过程Ⅲ实验的目的:甲同学认为试管B的作用就是吸收尾气,防止多余Cl2污染空气,因此B中盛装的最佳试剂应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经分析认为,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发生反应为Cl2+2NaBr=2NaCl+Br2,以此说明C中________,从而得出D中氧化I-的氧化剂必为_______,因此B装置是必不可少的。
(5)过程Ⅳ为: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试管D震荡,静置,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的本质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_________,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