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第十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67581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8/9

1.推断题(共2题)

1.
X、Y、Z、W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短周期元素,它们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其中X、Y 元素均能形成10电子的氢化物,Z的原子序数是Y的2倍。请回答下列问题:
X
Y
 
 
Z
W
 
(1)W的简单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Y的氢化物电子式为___________。
(2)Z、W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X、Y 元素的10电子的氢化物中稳定性较弱的是_________。
(3)写出单质碳与X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浓溶液共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4)W与Z形成的液体化合物Z2W2,该物质可与水反应生成一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
1 mol Z2W2参加反应时转移1.5 mol电子,其中只有一种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Z2W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有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的阳离子与A的阴离子和氖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A、B可形成离子化合物B2A;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D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试回答下列各问题:
(1)A的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
(2)C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族;
(3)化合物B2A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
(4)已知:D的单质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浓溶液共热能发生反应,生成两种物质,其中一种是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14题)

3.
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和主要化合价见下表,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元素代号
X
Y
Z
L
M
Q
原子半径/nm
0.160
0.143
0.102
0.099
0.112
0.074
主要化合价
+2
+3
+6、-2
+7、-1
+2
-2
 
A.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M单质<X单质
B.Y与Q形成的化合物不可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Z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强于L的氢化物的稳定性
D.等物质的量的X、Y的单质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H2一样多
4.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的核电荷数比Y多4,W与Y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W > Z > Y > X
B.Y分别与Z、W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C.单质Z能在X的最高价氧化物中燃烧
D.Y、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 < W
5.
F和F两种粒子中,不相同的是    
①核内质子数  ②核外电子数  ③最外层电子数  ④核外电子层数
A.②③B.①②C.③④D.②③④
6.
A、B两种元素能形成AB2型离子化合物,则A和B的原子序数可能是    
A.11和8B.6和16C.11和16D.12和17
7.
下列化合物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是   
A.CaCl2B.Na2O2C.HClD.H2O2
8.
短周期元素M和N的离子M2+和N2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和N原子的电子层数相等B.M和N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C.M的原子序数比N小D.M2+的离子半径比N2
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共价化合物一定不含离子键
B.离子化合物一定不含共价键
C.气态单质的分子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D.全部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不含离子键
10.
 是常规核裂变产物之一,可以通过测定大气或水中的含量变化来检测核电站是否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下列有关13153I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的化学性质与相同
B. 的原子序数为53
C. 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78
D. 的原子核内中子数多于质子数
11.
X、Y、Z三种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在10~18之间,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非金属性:X<Y<Z
B.酸性:H3ZO4>H2YO4>HXO4
C.原子半径:按X、Y、Z变小
D.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按X、Y、Z顺序减弱
12.
已知33As、35Br位于同一周期,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As>Cl>P     B. 热稳定性:HCl>AsH3>HBr
C. 还原性:As3->S2->Cl-    D. 酸性:H3AsO4>H2SO4>H3PO4
13.
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其中只有M为金属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Z<M
B.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X 的弱
C.X 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小
D.Z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第ⅥA族
14.
下列除杂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 NH3中混有少量水蒸气: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B. NO中混有少量NO2气体:用水洗涤后再干燥
C. 食盐中混有少量NH4Cl:加过量烧碱溶液后加热蒸干
D. 硝酸混有少量硫酸:加适量BaCl2后再过滤
1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臭氧空洞”、“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的形成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
B.铝土矿制铝、硫磺制硫酸、海水制镁等过程中都包含化学变化
C.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
D.可用丁达尔效应鉴别氢氧化铁胶体和氯化铁溶液
16.
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Y既能与X反应又能与Z反应的是
 
X
Y
Z

NaOH溶液
Al(OH)3
稀硫酸

KOH溶液
SiO2
稀盐酸

O2
N2
H2

FeCl3溶液
Cu
浓硝酸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3.实验题(共1题)

17.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夹持及加热装置已略去,装置气密性良好)探究SO2的性质(实验前已事先除去装置中的空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得知浓硫酸的沸点为338 ℃,酒精灯火焰的温度为400~500 ℃]
(1)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
(2)装置D和F的作用是_________。
(3)加热时,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打开K1,关闭K2,加热装置A一段时间后,B中的现象是_____,当装置C中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由此推测所得无色溶液中的离子主要是H、I和____;为了进一步实验证实了该过程中SO2已被氧化,该实验操作及现象是:_____。
(5)关闭K1,打开K2,用酒精灯加热装置A,观察到E中发生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产生,白色沉淀的成分是_____,生成白色沉淀的原因可能是___(选填字母序号)。
a.SO2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
b.BaCl2溶液与硫酸蒸气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
c.SO2溶于水生成的H2SO3被装置内的O2氧化生成H2SO4,再与BaCl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6)取A中产生的SO2气体通入足量双氧水中,然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4.66 g沉淀。据此推知SO2气体的体积为___mL(标准状况)。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2道)

    单选题:(1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