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溴乙烷在不同溶剂中与NaOH发生不同类型的反应,生成不同的反应产物。某同学依据溴乙烷的性质,用如图实验装置(铁架台、酒精灯略)验证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产物,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实验操作Ⅰ:在试管中加入5 mL 1 mol/L NaOH溶液和5 mL溴乙烷,振荡。
实验操作Ⅱ:将试管如图固定后,水浴加热。

(1)用水浴加热而不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_;试管口安装一长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现象时,表明溴乙烷与NaOH溶液已完全反应。
(3)鉴定生成物中乙醇的结构,可用的波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证明溴乙烷在NaOH乙醇溶液中发生的是消去反应,在你设计的实验方案中,需要检验的是________________,检验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所用的试剂、简单的实验操作及预测产生的实验现象)。
实验操作Ⅰ:在试管中加入5 mL 1 mol/L NaOH溶液和5 mL溴乙烷,振荡。
实验操作Ⅱ:将试管如图固定后,水浴加热。

(1)用水浴加热而不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_;试管口安装一长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现象时,表明溴乙烷与NaOH溶液已完全反应。
(3)鉴定生成物中乙醇的结构,可用的波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证明溴乙烷在NaOH乙醇溶液中发生的是消去反应,在你设计的实验方案中,需要检验的是________________,检验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所用的试剂、简单的实验操作及预测产生的实验现象)。
2.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元素o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的氢化物的分子构型为________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形式为________;k在空气中燃烧产物的分子构型为____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形式为________,该分子是_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3)第三周期8种元素按单质熔点高低的顺序排列如图,其中序号“8”代表________(填元素符号);其中电负性最大的是________(填图中的序号)。

(4)由j原子跟c原子以1∶1相互交替结合而形成的晶体,晶型与晶体j相同。两者相比熔点更高的是________,试从结构角度加以解释______________。
(5)i单质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如图甲所示,其晶胞特征如图乙所示,原子之间相互位置关系的平面图如图丙所示。

甲 乙 丙
若已知i的原子半径为d,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i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请回答:
①晶胞中i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一个晶胞中i原子的数目为________。
②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用字母表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元素o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的氢化物的分子构型为________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形式为________;k在空气中燃烧产物的分子构型为____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形式为________,该分子是_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3)第三周期8种元素按单质熔点高低的顺序排列如图,其中序号“8”代表________(填元素符号);其中电负性最大的是________(填图中的序号)。

(4)由j原子跟c原子以1∶1相互交替结合而形成的晶体,晶型与晶体j相同。两者相比熔点更高的是________,试从结构角度加以解释______________。
(5)i单质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如图甲所示,其晶胞特征如图乙所示,原子之间相互位置关系的平面图如图丙所示。

甲 乙 丙
若已知i的原子半径为d,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i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请回答:
①晶胞中i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一个晶胞中i原子的数目为________。
②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推断题- (共1题)
3.
已知和碳元素同主族的X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一个长周期,短周期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电子总数少3,它们形成化合物的分子式是XY4。试回答:
(1)X元素的原子基态时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的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_。
(2)若X、Y两元素电负性分别为2.1和2.85,试判断XY4中X与Y之间的化学键为________(填“共价键”或“离子键”)。
(3)该化合物的空间结构为______________形,中心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分子为______________(填“极性分子”或“非极性分子”)。
(4)该化合物在常温下为液体,该液体微粒间的作用力是____________。
(5)该化合物的沸点与SiCl4比较:________(填化学式)的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X元素的原子基态时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的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_。
(2)若X、Y两元素电负性分别为2.1和2.85,试判断XY4中X与Y之间的化学键为________(填“共价键”或“离子键”)。
(3)该化合物的空间结构为______________形,中心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分子为______________(填“极性分子”或“非极性分子”)。
(4)该化合物在常温下为液体,该液体微粒间的作用力是____________。
(5)该化合物的沸点与SiCl4比较:________(填化学式)的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18题)
5.
实验室用溴和苯反应制取溴苯,得到粗溴苯后,要用如下操作精制:
①蒸馏;②水洗;③用干燥剂干燥;④10% NaOH溶液洗;⑤水洗。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①蒸馏;②水洗;③用干燥剂干燥;④10% NaOH溶液洗;⑤水洗。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 | B.②④⑤③① |
C.④②③①⑤ | D.②④①⑤③ |
7.
下列关于甲烷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烷的分子式是CH4,5个原子共面 |
B.甲烷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形成了4个不完全相同的碳氢共价键 |
C.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属于正四面体结构 |
D.甲烷中的任意三个原子都不共面 |
8.
下列关于乙烯和乙烷相比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乙烯属于不饱和链烃,乙烷属于饱和链烃 |
B.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乙烷分子则为立体结构,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 |
C.乙烯分子中的C=C双键和乙烷分子中的C—C单键相比较,双键的键能大,键长长 |
D.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乙烷不能 |
9.
制备乙酸乙酯的绿色合成路线之一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加热条件下,M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反应 |
B.④的反应类型属于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 |
C.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均为(C6H10O5)n,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
D.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 |
11.
下列过程最终能得到白色沉淀的是( )
A.C2H5Cl中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 |
B.NH4Cl中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 |
C.KClO3中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 |
D.C2H5Cl与过量NaOH溶液共热后加入AgNO3溶液 |
13.
下列是关于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运动规律的叙述,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
A.核外电子是分层运动的 | B.所有电子在同一区域里运动 |
C.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 | D.同一能层的电子能量相同 |
14.
若某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4d15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五周期第ⅢB族 |
B.该元素位于s区 |
C.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
D.该元素原子的N能层上共有8个电子 |
16.
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我们把在物质晶体立体示意图中处于图中某一位置(如顶点)的一种粒子(如原子、离子或分子)叫做一个质点。在下列各种物质的晶体中与其任意一个质点(原子或离子)存在直接的强烈相互作用的质点的数目表示正确的是( )
A.干冰-12 | B.水晶-4 |
C.氯化铯-6 | D.晶体硅-4 |
17.
下列有关光谱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原子中的电子在跃迁时会发生能量的变化,能量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光(辐射),这也是原子光谱产生的原因 |
B.原子光谱只有发射光谱 |
C.通过原子光谱可以发现新的元素 |
D.通过光谱分析可以鉴定某些元素 |
18.
如下图,铁有δ、γ、α三种同素异形体,三种晶体在不同温度下能发生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γFe晶体中与每个铁原子距离相等且最近的铁原子有6个 |
B.αFe晶体中与每个铁原子距离相等且最近的铁原子有6个 |
C.将铁加热到1 500 ℃分别急速冷却和缓慢冷却,得到的晶体类型相同 |
D.三种同素异形体的性质相同 |
19.
如图是CaF2晶胞的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CaF2晶胞中含有8个Ca2+ |
B.一个CaF2晶胞中含有8个F- |
C.在CaF2晶胞中Ca2+的配位数为4 |
D.在CaF2晶胞中F-的配位数为8 |
21.
化学反应经常伴随着颜色变化,下列关于颜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鸡蛋白溶液遇到浓硝酸——黄色
②淀粉溶液遇到碘离子——蓝色
③热的氧化铜遇乙醇——红色
④新制氯水在空气中久置——无色
⑤过氧化钠在空气中久置——淡黄色
⑥石蕊试液中通二氧化硫气体——无色
①鸡蛋白溶液遇到浓硝酸——黄色
②淀粉溶液遇到碘离子——蓝色
③热的氧化铜遇乙醇——红色
④新制氯水在空气中久置——无色
⑤过氧化钠在空气中久置——淡黄色
⑥石蕊试液中通二氧化硫气体——无色
A.②③⑥ | B.①③④ | C.②③④⑥ | D.①③④⑥ |
4.选择题- (共2题)
5.多选题- (共1题)
24.
磷钨酸H3PW12O40等杂多酸可代替浓硫酸用于乙酸乙酯的制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3PW12O40在该酯化反应中其催化作用 |
B.杂多酸盐Na2HPW12O40与Na3PW12O40都是强电解质 |
C.H3PW12O40、KH2PW12O40与Na3PW12O40中都有相同的原子团 |
D.硅钨酸H4 SiW12O40也是一种杂多酸,其中W的化合价为+8 |
6.实验题- (共3题)
25.
俗话说,“陈酒老醋特别香”,其原因是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里我们也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模拟该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浓硫酸的作用是: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2)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只能插到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处,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____,长导管的作用是____;
(4)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____;
(5)进行该实验时,最好向试管甲中加入几块碎瓷片,其目的是____;
(6)实验室可用乙醇来制取乙烯,将生成的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后生成物的结构简式是____;
(7)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反应一段时间后,就达到了该反应的限度,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下列描述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填序号)____。
①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
②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乙酸
③单位时间里,消耗1mol乙醇,同时消耗1mol乙酸
④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⑤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

(1)浓硫酸的作用是: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2)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只能插到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处,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____,长导管的作用是____;
(4)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____;
(5)进行该实验时,最好向试管甲中加入几块碎瓷片,其目的是____;
(6)实验室可用乙醇来制取乙烯,将生成的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后生成物的结构简式是____;
(7)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反应一段时间后,就达到了该反应的限度,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下列描述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填序号)____。
①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
②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乙酸
③单位时间里,消耗1mol乙醇,同时消耗1mol乙酸
④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⑤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
26.
如图是用于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分离、提纯常见的简易装置。请根据该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C3H8O(醇)与乙酸反应生成酯类化合物,则在烧瓶A中加入C3H8O(醇)与乙酸外,还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试管B中应加入____________,饱和碳酸钠溶液虚线框中的导管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分子式为C3H8O的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脱水生成的有机物可能有________种;
(3)若用该装置分离乙酸和1-丙醇,则在烧瓶A中加入1-丙醇与乙酸外,还应先加入适量的试剂____(填化学式),加热到一定温度,试管B中收集到的是(填写结构简式)_____,冷却后,再向烧瓶中加入试剂______ (填名称),再加热到一定温度,试管B中收集到的是_____(填写分子式)。

(1)若用C3H8O(醇)与乙酸反应生成酯类化合物,则在烧瓶A中加入C3H8O(醇)与乙酸外,还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试管B中应加入____________,饱和碳酸钠溶液虚线框中的导管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分子式为C3H8O的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脱水生成的有机物可能有________种;
(3)若用该装置分离乙酸和1-丙醇,则在烧瓶A中加入1-丙醇与乙酸外,还应先加入适量的试剂____(填化学式),加热到一定温度,试管B中收集到的是(填写结构简式)_____,冷却后,再向烧瓶中加入试剂______ (填名称),再加热到一定温度,试管B中收集到的是_____(填写分子式)。
27.
一氯甲烷的某些物理数据如下表:

在实验室里可用如图装置制备一氯甲烷:

制备装置的分液漏斗中盛有甲醇,烧瓶中盛有浓盐酸。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制备一氯甲烷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反应__________;
(2)装置e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3)检验气体产物CH3Cl的方法是:在e的逸出口点燃CH3Cl气体,火焰呈蓝绿色(与其它烃的燃烧现象有明显区别,且生成物中有HCl),CH3Cl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4)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某学生在关闭活塞x的情况下做此实验时发现,收集到一定体积的气体产物所消耗的甲醇和浓盐酸的量比理论计算的量多(装置的气密性没有问题),其原因是________,实验结束后,d中收集到的液体中含有___________。

在实验室里可用如图装置制备一氯甲烷:

制备装置的分液漏斗中盛有甲醇,烧瓶中盛有浓盐酸。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制备一氯甲烷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反应__________;
(2)装置e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3)检验气体产物CH3Cl的方法是:在e的逸出口点燃CH3Cl气体,火焰呈蓝绿色(与其它烃的燃烧现象有明显区别,且生成物中有HCl),CH3Cl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4)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某学生在关闭活塞x的情况下做此实验时发现,收集到一定体积的气体产物所消耗的甲醇和浓盐酸的量比理论计算的量多(装置的气密性没有问题),其原因是________,实验结束后,d中收集到的液体中含有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1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