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呋喃酚是合成农药的重要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1)A在空气中久置会由无色转变为棕褐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A在核磁共振氢谱中有___________组峰。
(2)B→C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X的分子式为C4H7Cl。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4)要鉴别化合物C和D,适宜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B的同分异构体很多,符合下列条件的有______种,写出其中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任写一种)。
①苯的衍生物 ②有两个互为对位的取代基 ③含有酯基

(1)A在空气中久置会由无色转变为棕褐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A在核磁共振氢谱中有___________组峰。
(2)B→C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X的分子式为C4H7Cl。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4)要鉴别化合物C和D,适宜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B的同分异构体很多,符合下列条件的有______种,写出其中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任写一种)。
①苯的衍生物 ②有两个互为对位的取代基 ③含有酯基
2.推断题- (共1题)
2.
根据图示内容填空:

(1)化合物A含有的官能团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mol A与2 mol H2反应生成1 mol E,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A具有相同官能团的A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
(4)B在酸性条件下与Br2反应得到D,D的碳链不含支链,其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F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由E→F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化合物A含有的官能团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mol A与2 mol H2反应生成1 mol E,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A具有相同官能团的A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
(4)B在酸性条件下与Br2反应得到D,D的碳链不含支链,其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F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由E→F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18题)
6.
香兰素是重要的香料之一,它可由丁香酚经多步反应合成:

有关上述两种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有关上述两种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1 mol丁香酚只能与1 mol Br2反应 |
B.丁香酚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
C.1 mol香兰素最多能与3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
D.香兰素分子中至少有12个原子共平面 |
7.
有机反应的类型很多,下列各反应中与CH2===CH2―→CH2Br—CH2Br的变化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
A.CH3CHO―→C2H5OH |
B.C2H5Cl―→CH2===CH2 |
C.![]() |
D.CH3COOH―→CH3COOC2H5 |
8.
保龄球与竹签可以用来制作有机分子球棍模型,保龄球代表有机分子中的原子,且保龄球个数和大小分别代表有机分子中的原子个数和类型;竹签代表有机分子中原子间结合的化学键,并以竹签的数目和类型代表化学键的数目和类型,下列关于用保龄球和竹签制作分子球棍模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烷的球棍模型需要用五个保龄球和五根竹签制作 |
B.甲烷球棍模型中,较大的保龄球代表甲烷分子中的氢原子 |
C.甲烷的球棍模型中,五个保龄球的球心不在同一平面上 |
D.制作乙烯的模型时,需要用到六根完全相同的竹签 |
10.
已知正四面体形分子E和直线型分子G反应,生成四面体形分子L和直线型分子M。(组成E分子的元素的原子序数小于10,组成G分子的元素为第三周期的元素。)如下图,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L是一种液态有机物 |
B.E中化学键是极性键 |
C.G有漂白性 |
D.上述反应的类型是加成反应 |
11.
一种气态烷烃和一种气态烯烃的混合物9 g,其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11.25倍,当混合气体通过足量溴水时,溴水增重4.2 g,则这两种气态烃是
A.甲烷和乙烯 | B.乙烷和乙烯 | C.甲烷和丙烯 | D.甲烷和丁烯 |
13.
向前者的溶液中逐滴加入后者的溶液,不能看到先浑浊后澄清现象的是( )
A.苯酚钠溶液、稀硫酸 | B.AlCl3溶液、NaOH溶液 |
C.Fe(OH)3溶胶、稀硫酸 | D.Na[Al(OH)4]溶液、稀盐酸 |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多肽、油脂、纤维素、淀粉、蔗糖和葡萄糖在一定条件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
B.蛋白质是结构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分子中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 |
C.棉、麻、蚕丝、羊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 |
D.根据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分散系可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浊液的分散质粒子大小介于溶液与胶体之间 |
15.
某学生为研究乙二酸(HOOC﹣COOH)的化学性质,进行如下实验:向盛有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的试管中滴入适量乙二酸饱和溶液,振荡,观察到试管中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由此可知,乙二酸具有( )
A.氧化性 | B.还原性 | C.酸性 | D.碱性 |
16.
下列关于葡萄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葡萄糖具有多羟基醛结构,是最简单的一种糖类化合物 |
B.葡萄糖具有多羟基酮结构,能发生加成反应 |
C.因为葡萄糖具有甜味,所以属于糖类化合物 |
D.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所以属于醛类化合物 |
2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2N﹣CH2﹣COOH 能与酸、碱反应生成盐 |
B.葡萄糖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 |
C.浓硝酸和醋酸铅溶液均可使鸡蛋清溶液中的蛋白质变性 |
D.1 mol油脂完全水解的产物是1 mol甘油和3 mol 高级脂肪酸(或盐) |
4.选择题- (共1题)
5.实验题- (共2题)
22.
葡萄可用于酿酒。
(1)检验葡萄汁含葡萄糖的方法是:向其中加碱调至碱性,再加入新制备的Cu(OH)2,加热,其现象是_________;
(2)葡萄在酿酒过程中,葡萄糖转化为酒精的过程如下,补充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C6H12O6(葡萄糖)
2_____+2C2H5OH;
(3)葡萄酒密封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酯,酯也可以通过化学实验来制备,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乙酸乙酯:

①试管a中生成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②试管b中盛放的试剂是饱和_________溶液;
③实验开始时,试管b中的导管不伸入液面下的原因是_________;
④若分离出试管b中生成的乙酸乙酯,需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填序号)。
a 漏斗 b 分液漏斗 c 长颈漏斗
(1)检验葡萄汁含葡萄糖的方法是:向其中加碱调至碱性,再加入新制备的Cu(OH)2,加热,其现象是_________;
(2)葡萄在酿酒过程中,葡萄糖转化为酒精的过程如下,补充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C6H12O6(葡萄糖)

(3)葡萄酒密封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酯,酯也可以通过化学实验来制备,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乙酸乙酯:

①试管a中生成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②试管b中盛放的试剂是饱和_________溶液;
③实验开始时,试管b中的导管不伸入液面下的原因是_________;
④若分离出试管b中生成的乙酸乙酯,需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填序号)。
a 漏斗 b 分液漏斗 c 长颈漏斗
23.
醇与氢卤酸反应是制备卤代烃的重要方法。实验室制备溴乙烷和1-溴丁烷的反应如下:
NaBr+H2SO4=HBr+NaHSO4①
R—OH+HBr
R—Br+H2O②
可能存在的副反应有: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脱水生成烯和醚,Br-被浓硫酸氧化为Br2等。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溴乙烷和1溴丁烷的制备实验中,下列仪器最不可能用到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圆底烧瓶 b.量筒 c.锥形瓶 d.布氏漏斗
(2)溴代烃的水溶性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相应的醇,其原因是_________。
(3)将1溴丁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在________(填“上层”“下层”或“不分层”)。
(4)制备操作中,加入的浓硫酸必须进行稀释,其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减少副产物烯和醚的生成 b.减少Br2的生成
c.减少HBr的挥发 d.水是反应的催化剂
(5)欲除去溴乙烷中的少量杂质Br2,下列物质中最适合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NaI b.NaOH c.NaHSO3d.KCl
(6)在制备溴乙烷时,采用边反应边蒸出产物的方法,其有利于_______;但在制备1溴丁烷时却不能边反应边蒸出产物,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NaBr+H2SO4=HBr+NaHSO4①
R—OH+HBr

可能存在的副反应有: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脱水生成烯和醚,Br-被浓硫酸氧化为Br2等。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溴乙烷和1溴丁烷的制备实验中,下列仪器最不可能用到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圆底烧瓶 b.量筒 c.锥形瓶 d.布氏漏斗
(2)溴代烃的水溶性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相应的醇,其原因是_________。
(3)将1溴丁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在________(填“上层”“下层”或“不分层”)。
(4)制备操作中,加入的浓硫酸必须进行稀释,其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减少副产物烯和醚的生成 b.减少Br2的生成
c.减少HBr的挥发 d.水是反应的催化剂
(5)欲除去溴乙烷中的少量杂质Br2,下列物质中最适合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NaI b.NaOH c.NaHSO3d.KCl
(6)在制备溴乙烷时,采用边反应边蒸出产物的方法,其有利于_______;但在制备1溴丁烷时却不能边反应边蒸出产物,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2